「平泉優秀教師記」以身許教修今生 李來生

平泉一中優秀教師---李來生,中學高級教師、承德市師德標兵和教學名師。1973年出生於楊樹嶺鎮大廟村,1994年畢業於保定師專地理教育專業。同年,分配到楊樹嶺職中,後在黃土樑子高中任教。2001年調入平泉一中,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管理能力強,工作勤勉,業績卓著。2014年被聘為承德市兼職教研員,2015年被評為承德市學科帶頭人,2016年被評為我市高中地理學科骨幹教師,2018年被評為我市“道德模範·最美職工”。

以身許教修今生

「平泉優秀教師記」以身許教修今生 李來生

小時候,父母給他起名叫“來生”,意即苦今生修來生,希望她做一個好人。按照佛教因緣果報的理論,如果在今生做一個好人,那麼在來生就能獲得幸福;相反,如果在今生作惡,來生就會下地獄。當然,幼小的她是不明白這層意思的。長大後,她成了一名教師,深知如果有來生,來生的幸福也是今生創造的。況且來生如何,誰能知道?修煉好今生,才是最重要的。基於這樣的想法,她以教室為殿堂,以教材為經書,以學生為信徒,以身許教,苦苦修煉,終於在鼎盛之年華麗轉身,由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為得道名師,實現了最初樸素的心願。

修德,做學生心靈的指路明燈

「平泉優秀教師記」以身許教修今生 李來生

李來生老師,70年代初出生於楊樹嶺鎮大廟村,勤勞樸實的父母和淳樸厚道的民風在她的心底打下了深深的印痕,也孕育了她堅毅、勤勉、善良的性格。1994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楊樹嶺職中,後在黃土樑子高中任教,2001年調入平泉一中。在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恪守職業道德,傳承家庭美德,修煉個人品德,以“學高為師,身正是範”的準繩來衡量自己,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任和領導的好評。

她以大局為重,從布不計較個人得失。2004年,她擔任高二地理課,高一因緊缺地理教師無法開課,在領導左右為難的窘迫中,李老師毅然答應跨年級教課,超負荷工作,解決了學校的難題。她服從領導,體貼同事,任勞任怨。2016年,高二地理教師因病請假,出現空缺。“救場如救火。”在沒有任何代課報酬的情況下,李老師毅然接過班級,以急人之難的精神和高度負責的嚴謹投入工作之中,讓學生順利升入高三。

李老師時刻把教學放在心上,把責任擔在肩上,盡心盡責,全身心投入到班級管理和教學中,讓所教班級形成同心協力、奮發向上的新氣象。她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勉勵學生,在方法上指導學生,在經濟上幫扶學生,在人格養成和理想塑造上做學生心靈的指路明燈,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指明方向。她擅長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困難,以此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讓每一名學生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她要求學生樹立人格理想和奮鬥目標,鼓勵他們在勤奮進取中堅定理想信念,朝著實現人生幸福的美好目標穩步前進。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老師一直堅持“多學習,多接受,多思考,多總結”的原則,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管理藝術。他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理念、思路和做法分享給同事,與同事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把年級工作推向了新臺階,出現了“春來百花齊放,秋收碩果累累”的喜人景象。她的奉獻精神和務實作風,帶動了學科工作和年級工作的整體發展。2014年,李老師被評為平泉市師德標兵。

勤業,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助力

「平泉優秀教師記」以身許教修今生 李來生

吃苦耐勞、迎難而上、挑戰自我、無私奉獻,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必由之路。李老師始終堅信:只有把本職工作做好,才會構築起自己的精神堡壘;只有在工作中出類拔萃,才會成為幸福快樂的人。

參加工作後,她始終堅持在教學一線,每一次學校安排工作,她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把所做的一切都當作學習、成長的歷練過程。從只能教會考的教師成長為勝任高考的骨幹教師,從年輕班主任成長為家長和學校信任的優秀班主任,她都是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地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2006年,學校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改為40分鐘一節課,上午和下午各5節。可她一週就有5個第五節,下課後仍有一些同學追著提問。儘管12點20分放學,當她看到學生那渴望和期待的眼神,根本不忍心拒絕。於是,延遲迴家就成了家常便飯。雖然一身疲憊,內心卻十分踏實。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06年,她所教班級文綜成績在承德市首屈一指,一本、二本上線人數最多,姜佳穎同學榮膺承德市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

身為備課組長,要統籌整個學科教學工作的有序高效運行。每週組織地理組教師到備課大廳集體備課,李老師都認真記錄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然後精心選題編輯出高質量的導學案。他製作的導學案,讓新老教師茅塞頓開,豁然有悟,讓老教師受到啟迪,暗自佩服。她帶領的地理組在承德市聯考和高考評比中一直成績領先。2014年高三地理組被評為承德市高中先進備課組,李老師功莫大焉!

李老師嚴謹治學,精益求精,待人誠懇友善,樂於助人。對新教師她關愛有加,極盡提攜。通過觀摩聽課、評課、磨課、講解難點、指導教法等讓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在學校開展的“青藍工程”以老帶新幫扶活動中,她的徒弟們在各級評優課比賽中均當仁不讓,嶄露頭角。唐豔華在省級評優課比賽中獲得三等獎,文啟章、吳亞男等在市級評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2018年暑假前,學校開展特色教學“一科一案”活動。第一步就是編輯校本教材,李老師又挑起了重擔,負責地理校本教材的主編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李老師抓緊所有時間進行學案編輯,連短暫的暑假都在晝夜奮戰。2018年秋季開學,所有學生都用上了校本教材。她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受到同事和領導的好評。2018年,她不負眾望,被評為平泉市“道德模範·最美職工”。

愛心,於細微處見情懷

「平泉優秀教師記」以身許教修今生 李來生

愛是教育工作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李老師把心中的愛都傾注在了工作和學生身上,彰顯出一名教師的的仁心大愛。

班主任工作量大,擔負責任大,為了更好地管理班集體,早自習她比學生早到10分鐘,下午第一節課提前15分鐘到教室,站到教室門口微笑迎接班級每一名學生。班集體剛剛組建時,總有一兩個學生不到鈴響絕不進班,可當他們看到老師在門口靜候時就不好意思了,都自覺地追隨班主任的腳步,提前進班候課。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她負責的班級學習氛圍最濃、班級紀律最好、學習成績在年級領先。

班級工作瑣屑繁冗,細微之處不得隨便。李老師把母親的慈愛、父親的嚴厲拿捏得恰到好處,有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有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有時麗日暖陽,光風霽月。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攻心策略。

2014屆一位同學,機智聰明,但因其父疏於管教,初中時就偷摸抽菸。家裡給他買了手機,他管不住自己,半夜在被窩裡玩遊戲,常常在課堂上坐著就睡著了。李老師多次與家長聯繫反應其上課狀態,但他像著了魔一樣,絲毫不予理會。人總有軟肋,李老師觀察發現,他年少輕狂,但虛榮心很強。有一次他犯錯誤,李老師把他的母親請到學校。老師剛喊下課,穿著寒酸的母親領著皮膚黝黑的小弟突然出現在師生面前。母親的到來,讓他公子哥的形象瞬間被撕得粉碎。從此,他良心發現,迷途知返,走上了學習的正軌,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2017屆學生一位同學,偏激執拗。剛入學時,學校要求學生剪成標準頭型,他長髮過耳,不但不剪,還以退學相要挾。於是,李老師將班級分成8個學習生活小組,組員互相監督學習、紀律、衛生等情況,期末進行評比。他的小組有幾個厲害的小女生,集體榮譽感超強,不允許組員因髮型丟分。週日放假回來,同學們都看到他剪成了平頭。他的腸胃不好,疼起來臉蠟黃滲汗珠。李老師就到處打聽治胃病拿手的醫生,推薦給他的父母。自己也讀了一些醫學養生的文章,把一些調理腸胃的食譜介紹給他。雙管齊下,他的症狀終於有了好轉,可他那放任不羈的心又復甦了,早自習坐在教室裡無所顧忌地說話,李老師深知跟他談話輕描淡寫絲毫不起作用。為了避免正面衝突,李老師把他叫出教室,直入主題:“看你眉飛色舞的樣子,一定很高興,高興的人都是有底氣的,有底氣的孩子一定很優秀,說說你有哪些優點吧?”他很自得地把自己的優點一一列出。李老師並沒有批評他的得意,而是按條分析:“首先成績還可以,究竟生麼樣的成績算還可以呢?班級30名、年級前80名?能走一個什麼樣的院校呢?河北師範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大學?還不一定能選到理想的專業,你覺得這是你追求的目標嗎?”他搖了搖頭。“第二,你覺得自己知識面很寬廣,你讀了哪些有益的書呢,可以說說讀書體會嗎?”這個問題問得他同學很囧。他的閱讀習慣很好,但是讀書很泛泛,收益不大。李老師便給他推薦了一些閱讀書目,如《誰動了我的奶酪》《平凡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贖》《喚醒心中的巨人》等。“第三,你說你有正義感,將來要當大法官,為百姓伸張正義。”李老師列舉了任峙嶽同學的各種表現,比如說上課與同桌竊竊私語,回答問題時陰陽怪氣,扭捏作態,完全與正義凜然的大法官形象相左。要想實現心中目標,必須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近理想。“第四,你說你擅長樂器,你擅長什麼樂器,如今過幾級了?”他說擅長吉它,吉它沒有級可過。李老師最後告訴他:“這次談話,只是曬一曬你的人生規劃,經得住推敲才能成為你人生奮鬥的航標。”經過這次長談,他重新認識自己,改掉了身上的毛病,高考時以600分的成績被西北政法大學錄取。

學生學習壓力大,任務重,有些同學體質弱,經常會患病。2017屆一些同學體質差,低血糖,三人幾次暈倒,李老師就一直守護在他們身旁,直至其恢復如常。有兩次學生深夜昏迷,李老師從家中匆匆趕到學校,與值班領導一起將學生送往醫院,通宵守護,直到家長趕到醫院,李老師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班級管理要立足整體,李老師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掉隊。2014屆的一位同學,閱讀量比較大,文史知識面廣,但是基礎差,每天進班只要老師不到,他就像老幹部一樣在班裡溜達、說話,尤其是一手爛字讓人覺得面目可憎。李老師就讓他每天用15分鐘寫一篇字跡工整的日記,按時檢查。他開始寫日記無話可寫,李老師就鼓勵他摘錄一些名言警句,並寫出心得體會,慢慢地就能寫一天的學習生活和心靈感受,再後來就能寫見聞評述了。他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反思自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漸漸地改掉了不良習慣,學習成績也漸漸提升上來,最終考入石家莊鐵道大學。

“每一滴露珠在太陽的照耀下都會有無窮無盡的色彩。”把愛的陽光播撒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教育的原野就會百花爭豔,桃李芬芳。這是李老師的職業理想,更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他孜孜以求的人生幸福與快樂。

挑戰,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進

李老師善思考,勤鑽研,多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期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服務。

在教學中,她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行分層教學。2017屆畢業生地理成績參差不齊,她針對大多數人制定了中等難度學案,給基礎差的學生吃快餐,補基礎,以基本題帶知識點,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給優秀生吃大餐,針對學生區域地理底子薄的狀況,將近五年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經典高考題,根據不同年份、不同章節進行整理,有計劃地分發給他們,讓他們像吃山珍海味一樣咂透題中味道,並及時進行跟蹤輔導。

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卓有成效的。2017年高考,李老師所教班級文綜成績處於全市領先地位,優秀生都考上了文科頂尖大學。李雪瑩被清華大學錄取,沈藝琪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賈萌被中國社科院錄取,趙媛被山東大學錄取……真可謂滿園芬芳,爭奇鬥妍!

李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積極撰寫學術論文,教研水平不斷攀升。2011年,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發表《俄羅斯城市與民俗》一文,榮獲第二屆中國民族文化創新成果一等獎,並榮獲“2011年度民族文化影響力人物”榮譽稱號;2013年,《世界特殊氣候類型成因分析》在河北省中學地理優秀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2014年,《地理教學中恰當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效率》榮獲河北省一等獎;2015年,《地理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分析》榮獲河北省一等獎。

與此同時,她還主持或參與了省級課題《雙自主教學中地理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利用現代技術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高效課堂研究》的研發工作,都已順利結題並獲得科研成果獎。

春華秋實,天道酬勤。李老師2014年被聘為承德市兼職教研員;2015年被評為承德市學科帶頭人和承德市教學名師;2016年被評為平泉市高中地理骨幹教師;2017年,為承德市地理教師做一模試卷講解觀摩課,受到專家和同行的好評;2018年微課《母親》在第三屆全國優秀微課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如今,身富力強的她,正處在事業的風口浪尖,學生的渴望、家長的期盼、領導的矚望以及家庭的責任,都是她面臨的挑戰,但李老師有信心,也有能力把挑戰變為成就自我、擁抱幸福的資本。有大愛心者得大快樂,我們相信,李老師在向著更高更遠目標前進的征途中,一定能領略到更加瑰麗的風景,一定能獲得人生的大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