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

“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

记不清多少次看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不是孩子,你会和老公离婚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妈妈们的回复历史性的统一:会。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一定会离婚。”

“我刚出月子,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离婚。”

“我俩除了孩子,没有共同语言了,白天各忙各的,晚上背对背玩手机”......

好像似乎每一段失败的婚姻,妈妈们不舍得放手的借口,大多数都是为了孩子。

可是问问自己的内心,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毫无感情的婚姻,没有温暖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安慰还是恐惧呢?

“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

曾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

四川的一个12岁女孩芳芳,为母亲打抱不平,拉着母亲去法院起诉离婚。究其原因,是芳芳的爸爸长期酗酒,并且有酒后暴力行为,于是在一天爸爸喝完酒,在家撒酒疯之后,芳芳将一纸诉状上交到了法院。据法院的工作人员说,诉状书全是孩子写的。

在芳芳的心里,妈妈是爸爸的妻子,爸爸不应该这样对她,她也希望能有个完整的家庭。可如果爸爸一直这样对代妈妈,那她情愿妈妈和爸爸离婚。

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心疼妈妈了。

也许芳芳的妈妈,会觉得自己过得很辛苦,但为了女儿,她试图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继续生活,却不知,她受的一切委屈,女儿心里都是知道的。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而不是维系婚姻的纽带。

父母是不是相爱的,孩子都能看出来的。温暖的家庭,取决于父母婚姻的质量,而这也是孩子眼中爱的最初模样。

相恨相杀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恐惧和悲伤,可能会让他穷尽一生也难以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为人父母总是不负责任地对孩子说,我们大人的事,你们不用瞎操心。但大多时候,很多所谓大人不够理性的处理方式,都让孩子承担了结果。

争吵不休的家庭环境,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透明人》中知名的离婚律师说,最悲哀的离婚就是,孩子支持你离婚。

前段时间,远在国外的表姐忽然联系我,说自己离婚了,要带着孩子回国。

对此虽然很诧异,电话了却也不好太多的过问什么。

她回国后才说起,她的前夫有家暴倾向,尤其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表现尤为明显。她无数次想过要离婚,但每每想起儿子,她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想要给他一个完整的家。

她的隐忍也没有换来前夫的歉意,终于有一次,她忍不住和儿子开了口:“儿子,如果妈妈和爸爸离婚,你同意吗?”

“妈妈,我一直都希望你和爸爸能离婚。虽然你每次在我面前你都掩饰,但我能看到你那些不小心露出来的伤口。你和爸爸离婚吧,不用考虑我。”

表姐说,当她儿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再也忍不住了。一直以来,她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儿子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却没想到,原来她所有的委屈,都印进了孩子的心里。从那一刻起,她才真的下定决心要离婚,不让孩子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

其实,让孩子不幸的,不是离婚的父母,而是凑合的家庭。

家庭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爸妈在不在一起,而是孩子能从一个家庭中感受到多少爱。

“妈妈,你和爸爸离婚吧!”

周杰伦对于父母的离异曾说过:“父母离异对我并不会有负面的影响,他们能做各自喜欢的事,负担压力都变得比较小,不管是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变得比较自由,所以离婚有时也不见得是坏事。”

比起婚姻完整,夫妻相处却水火不容的家庭来说,一个人抚养孩子长大,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的家庭,会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幸福。

好的婚姻,应该是好聚好散,在一起时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分开时也要给彼此最够的尊重要关怀。

婚姻就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我们有理由去相信,孩子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里,更不利于他的成长。

别觉得孩子年纪小,他们其实敏感又细致,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一切微妙的气氛,他都能感受到。

如果孩子觉得爸爸不爱妈妈,他们的内心就会本能的生出一种保护意识:守护妈妈,厌恶爸爸。

要知道,爸爸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尊重和爱护他的妈妈,不在家庭生活中做“隐形人”。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们,都能有所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