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善款細數返還感動網友:背後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宋馨藉助器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一年前曾通過眾籌平臺給黑龍江大慶市五歲女孩宋馨(化名)獻愛心的網友們,自9月3日開始陸續收到了一筆與當時捐款等額的退款。

孩子的母親趙瑛傑表示,女兒因在舞蹈班上課發生意外的事情已過去一年,如今宋馨病情相對穩定,正在進一步接受康復性治療。更重要的是,她終於等來了孩子受傷與舞蹈課操作不當存在直接因果關係的司法鑑定結果,並準備開始下一步的維權。所以,她決定兌現當初承諾,全額返還近60萬元的善款。

出乎意料的退款,不僅讓當初的捐獻者感慨趙瑛傑處世之道讓人敬佩,也讓無數網友為其點贊。

60萬善款細數返還感動網友:背後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60萬善款細數返還感動網友:背後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出事前的宋馨是個活潑愛笑的姑娘

60萬善款細數返還感動網友:背後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事件

舞蹈班上出意外

致5歲女童截癱

去年9月3日,是趙瑛傑難以忘懷的一天。曾經讓自己引以為傲的5歲女兒宋馨出現了意外。

身為高校輔導員的她忙於在學校接待新生,那天沒能陪伴女兒去舞蹈班,轉而由孩子父親代勞。孩子在舞蹈房上課,家長們都在屋外等待,並不能看到屋裡的情況。

課後,宋馨被舞蹈老師交到父親手裡,並囑咐只是摔了一跤,“沒啥大事兒”。回家的路上,孩子的腿軟得像兩根麵條,並且不停地在哭,“爸爸,我疼。”直到回到了家,孩子走不動了。

趙瑛傑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回憶,後來,趙瑛傑調取舞蹈班監控發現,舞蹈老師要求宋馨完成下腰、後橋等高難度動作。在下腰沒站穩摔倒後,老師不僅沒有及時讓孩子平躺並告知屋外的家長,還攙起宋馨繼續做了六次深蹲,以期緩解疼痛。隨後,又根據課程安排,要求宋馨做了五次向前下腰和兩次倒立。

趙瑛傑說,整個過程,孩子一直在哭,走路的時候已經無法走直線,小手還在不停地敲打背部。後來,宋馨胸椎以下創傷性截癱、大小便失禁,還伴有腹部陣痛。

出事前,宋馨是個活潑愛笑的姑娘,還是幼兒園裡能跳花木蘭的“文藝骨幹”,趙瑛傑為了培養孩子興趣,更是多一個和小夥伴們共同玩耍的機會,給她報了一個舞蹈班,但趙瑛傑沒想到,這將是她一場噩夢的開始。

曾輾轉多地就醫

完全康復難度大

事發時正值週日,宋馨的就醫並不順利。家人送她抵達離家最近的醫院後,卻被告知沒有見過這種病例。後來,經過拍片和CT,仍無法明確病因,宋馨還差點被誤診為單純的骨折。

直到4日15時,宋馨在另一家醫院被確診為胸椎無骨折脫位性脊髓損傷。這時,孩子身上插著尿管,躺在病床上,縮成小小的一團,嘴裡不停地喊著“媽媽,媽媽”。趙瑛傑很是心疼,“醫生告訴我,她有可能下半身終身癱瘓。”

當天晚上,趙瑛傑夫婦用擔架抬著宋馨連夜趕往北京。趙瑛傑並不知道接下來該去哪裡醫治,但她有一種信念,到了北京,一定就能有更好的治療手段,孩子就有希望。

然而事非人願。在北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告訴趙瑛傑,完全康復難度很大,建議回家進行康復治療,最後的結果也只能看運氣。

即便轉到了神經內科,得到的答覆也是:“有終身癱瘓的可能,不確定這一輩子還能不能重新站起來,只能試試看,但醫療費用無法估計。”

已經48小時沒有得到有效救治,趙瑛傑不願意放棄最後的機會。

接下來的問題在於,醫院沒有床位,如果排隊還需要等一兩週。趙瑛傑撲通一聲跪下:如果沒有病房我們就睡走廊,在任何地方都行,只要能讓孩子用上藥,在哪兒都行。我不能幹等著了。最終,在醫院的協調下,宋馨住進了神經內科的重症監護室。

籌款

隔著玻璃看一眼

成每天最大期待

兒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與外界隔離,一週總共只有一兩個小時的探視時間。為了能時刻陪伴著女兒,趙瑛傑每天都坐在門外的樓梯口守著,她覺得這樣就能離女兒近一些,女兒可以感受到母親就在身邊,不會孤獨。

“有時候,重症監護室外的大門會敞開,我就趁保安不注意溜進去,趴在監護室外的玻璃上往裡看孩子。”趙瑛傑說,宋馨躺在病房裡的一個小角落裡,顯得特別無助。

監護室的窗戶上貼了一隻小蝴蝶,趙瑛傑每次都會站在這裡往裡探視。後來,宋馨告訴媽媽,每天病房開燈的時候就知道是白天了,她就一直盯著那隻蝴蝶,希望能在後面看到媽媽的臉。

探視的時候,孩子總說:媽媽,我想換病房,不想在這裡,太孤單了。趙瑛傑安慰道:“寶寶你要加油,快快好起來,有很多愛你的叔叔阿姨都在等待你健康出院。”

一個月後,趙瑛傑回到大慶開始上班。“太煎熬了,我每天都努力完成工作,讓大家看到我很堅強。但當週圍沒人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就會不自覺地掉眼淚。”她說,一有空,她就會跟女兒視頻,每當聽到孩子說“媽媽我想你”時,感到整個心都碎了。每當有假期,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女兒的身邊。

不願求人的母親

被迫發籌款信息

讓趙瑛傑揪心的除了女兒的病情,還有幾乎是個無底洞的醫療費用。

“如果只是一次手術,我還能預估大概的金額,可以找親戚朋友借。可醫生說孩子治療和恢復的情況無法預估,這讓我實在沒法跟人開口借錢。” 趙瑛傑說。

剛到北京當天,趙瑛傑兜裡只有幾千塊錢,連住院的2萬塊押金也是後來跟北京朋友借的。面對接下來遙遙無期的治療,趙瑛傑決定賣房。入院後第二天一早,趙瑛傑在朋友圈發佈賣房信息,但是房屋出售並不太順利。“我前兩天又在網上更新了一遍賣房信息,目前還沒賣出去。” 趙瑛傑告訴北青報記者。

這時,大慶市青年聯合會以及趙瑛傑所在的東北石油大學伸出了援手,趙瑛傑的學生們建議老師在眾籌平臺發起募捐。

對於捐款一事,趙瑛傑很是糾結,“雖然我的家庭不是很富有,但也不至於貧困潦倒。平時我還給別人捐錢,如今怎麼能接受捐款?”

看著病床上年幼的孩子,經過再三糾結後,趙瑛傑決定去網絡眾籌試一試,並承諾,“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善款,若真有一天孩子病情穩定、康復有望,我必將返還、轉捐全部善款。”

北青報記者看到,趙瑛傑在眾籌平臺發起募捐的目標金額是60萬。之所以如此“定價”,趙瑛傑的依據是來北京入院的第一天就花費了2萬元。“我只想有人幫我渡過困難期,就一個月,接下來的錢,我必須自己籌。”

2017年9月6日晚,趙瑛傑將籌款信息發出,截至第二天10時,經過18284次幫助,就已籌得598319元捐助。

籌款平臺按照趙瑛傑意願,直接將錢打入女兒在北京兒童醫院的就醫賬戶。“這部分錢只用於負擔醫療費,其餘的錢我們自己湊。” 趙瑛傑說。與此同時,她也開始不斷往該賬戶中打錢,“所以這60萬一直處於動態平衡中,我不敢輕易使用。”

退捐

媽媽終於可以說

“不是女兒的錯”

當女兒的治療進入正軌後,趙瑛傑開始著手給女兒的受傷討個說法:“我必須讓證據來說話。”

趙瑛傑在大慶提起了訴訟,而司法鑑定成為最關鍵證據。“我和舞蹈班商定可以在北京進行司法鑑定,但機構必須由對方挑選。我很擔心。”趙瑛傑說。

2018年9月3日,在經歷了訴訟、開庭及選擇鑑定機構、取證、提交相關材料、組織鑑定機構聽證會、兩次查體等多個環節後,趙瑛傑終於拿到了權威鑑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其中明確指出,“被鑑定人脊髓損傷與其摔傷及練習‘下腰動作’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參與度為完全作用。”

拿到這份鑑定,趙瑛傑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之前,女兒曾好幾次問我自己究竟為什麼會受傷,是不是因為自己有病。現在我終於可以打電話告訴她,一切都不是你的錯。” 趙瑛傑說。

接下來,趙瑛傑將繼續法律程序,進行維權。

當年近60萬善款

從平臺全額退回

在拿到司法鑑定結果的當天下午,趙瑛傑決定兌現諾言,主動聯繫此前發起籌款的網絡平臺,要求返回之前籌得的全部598319元善款。

“平臺工作人員在接到我退款的請求後,反覆詢問,跟我確定。後來又在款項全部轉賬到位後,再次徵求我的意見,畢竟這樣的事情並不多見。” 趙瑛傑說。

“救急不救窮,所有的善意和愛心都只應該被珍視為愛心傳遞,而永遠都不要被辜負。”這是趙瑛傑的態度。

昨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趙瑛傑此次選擇的網絡眾籌平臺。其工作人員表示,截至目前,平臺已原路返回598000多元善款,還剩幾百塊正在辦理中。

昔日捐款人感慨

“再次相信他人”

9月4日,趙瑛傑大學校友伏唯生收到了50元退款。不久,陸續有校友在微信群中說收到了趙瑛傑的退款。伏唯生和大多數校友都曾表達過不用退款的意思,但是他們還是陸續收到了輕鬆籌的退款信息。

去年9月,伏唯生通過校友圈子的多次轉發,看到了趙瑛傑發佈的籌款信息。伏唯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與趙瑛傑並不相識,當時只覺得生活不易,能幫則幫,就通過平臺捐了50塊錢。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伏唯生並沒有特別留意宋馨的病況,“因為她媽媽幾乎不在朋友圈提及此事,所以校友間討論的人也就少了。”

接到退款的伏唯生向趙瑛傑表達了希望再次捐款的心願,但被謝絕。他說:“這姑娘有一股子心氣兒,在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告訴大家任何不好的消息,默默付出那麼多後又堅決把捐款退了回來,真是佩服。”

這兩天,趙瑛傑收到很多朋友轉來的陌生人在收到退款後對她的讚許。王麗波在自己的朋友圈寫道:“本是捐款人,卻對孩子母親充滿了感激。去年我想為孩子盡一份微薄之力,沒想到今天你們給了我最深的感動,謝謝你們讓我願意再次相信他人,謝謝!”

網友王桂榮在當地媒體的公號中留言:“去年9月7日捐出善款,到今年9月5日被退回,這看似短暫的一年,對趙瑛傑而言,每一刻都是戰勝自我。同是媽媽,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善款事小,處世之道讓人敬佩!”

後續

孩子已可站立並能簡單行走

宋馨的康復比預想的順利,僅在北京入院治療三天後,她的腳趾頭便恢復了知覺。“在看到孩子腳趾頭動的那一瞬間,讓我感覺終於看到了希望。” 趙瑛傑說。

2017年9月20日,宋馨轉院開始接受康復治療。“這期間,孩子除了基本的藥物治療,還需要經歷高壓氧艙、激光、水療等一系列環節。我不能每一個步驟都陪伴在她身邊,內心很是煎熬。” 趙瑛傑說。

2018年的春天,宋馨藉助康復器械學習重新站立,並且最終脫手單槓站了起來,一家人感到“這個‘寒冬’終於要過去了”。

據趙瑛傑介紹,目前孩子恢復得不錯,站立基本已無問題,只是走路還有一些障礙,“步態和原來不太一樣了”,身體的其他機能也在慢慢恢復中。

一家人決定這兩天把孩子從北京接回大慶,“在外面熬了一年,回到熟悉的環境,也有利於孩子的康復。” 趙瑛傑說。

過去的一年,讓趙瑛傑覺得女兒長大了很多。“過去孩子愛耍小性子,打針的時候又哭又鬧,因為腫脹得厲害,她還不停地去撓手上的針眼。而如今,宋馨知道了有很多關注她的人正在等待她快快好起來能夠出院。每當我說起這些,她都特別懂事地點點頭。”趙瑛傑說。現在孩子每次跟她視頻時,也會說:“媽媽,我不哭。”

不過,即便如此,在宋馨幼小的心裡並不能完全懂得過去一年裡發生的事情,將會給她的未來帶來怎樣的變化。孩子的姥姥曾擔憂地問宋馨,如果以後不能走路了怎麼辦。孩子天真地說:“那我就拄柺棍唄。”

這樣的純真,更讓趙瑛傑心疼。如今,和宋馨同歲的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年級的小學生,而她心心念唸的還是想趕緊回去,回幼兒園和熟悉的小朋友、老師玩耍。趙瑛傑還沒有想好,怎麼跟女兒說,她和之前的小朋友不一樣了。

與一年前那個被抬在擔架上,身上還插著尿管的宋馨相比,小姑娘如今已經能站立起來,並簡單行走。趙瑛傑想等孩子再康復一段時間,帶著那個“看起來基本是正常孩子狀態”的宋馨,去看看曾經幫助過她的好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