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唐朝是一个诗人扎堆的朝代。要说著名的诗人,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的人,掰掰手指头说出10个真不是一件难事。

清朝人编的《全唐诗》“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恐怖的数字!

唐朝还没有自媒体,印刷术也不是价廉物美的大众技术,这些诗歌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基本上靠的是口口相传。

不过口口相传也是有门道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是文人扎堆的诗会,喝喝酒,做做诗,要是诗作被大家认可,就会流传开来;其次是逛青楼,文人逛青楼不止是生理需要,还有精神需求,自己的诗作通过歌妓的传唱,传播速度很是可观;然后就是到处旅游到处题诗,这一点后世的乾隆皇帝做到了极致。

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当然,古人传播诗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行卷”,把自己得意的作品弄成手抄本,然后找知名的文人求推荐,求点赞。

那时候的知名文人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做自媒体平台,加精的推荐对于作者名声的推动不是一点点。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两个知名文人阅读“行卷”的小故事,催生出两个超级牛人。

第一个知名文人叫顾况,这位虽然当的官不大,但在文坛的名声还是相当被认可的,很多新近来到京城的文人都会拿自己的得意之作来“拜山头”。

这天,顾况从堆成小山一样的“行卷”中拿出一份,先看名字——白居易,不认识,顾况自言自语地开个玩笑“京城米贵,居之不易”,接着打开手抄本,迎面第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我去!震惊了半晌的顾况,摇头苦笑,有这样地文章,“居即易矣”。

文坛“后浪”白居易在顾况的大力推荐下,很快声名鹊起,拍死了无数的“前浪”。

第二个知名文人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愈还是国子博士的时候就已经是文坛大V,再加上韩愈一直有提携后进的好名声,每天送来的“行卷”不计其数。

这天,韩愈有个应酬,送走客人已经很晚了,他一边宽衣解带往卧室走,一边拿起一份诗稿,第一首就是《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气势,太猛了,韩愈立刻停下了解腰带的手,沉浸在诗句的磅礴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后来有“诗鬼”之称的李贺。

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其实,在唐朝,类似的故事时时刻刻在发生。

就这两个故事而言,白居易的那个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提及,应该是真事,但后一则貌似有些争议。

从这则故事来看,发生的时间可以从两点去判定,一个是韩愈担任国子博士的时间,一个是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创作时间。

韩愈担任国子博士是在唐宪宗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07年前后,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唐宪宗元和九年,也就是公元814年,当年,唐宪宗派张煦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创作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再看李贺的生卒年月,李贺生于公元791年,卒于公元817年,按照两种时间来判定,李贺分别是16岁和23岁,都和李贺幼年成名不符。

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还是正史《新唐书·李贺传》的记载比较靠谱,同样传奇。

李贺只有7岁的时候,他的诗作就在长安流传,当时的文坛大咖韩愈与皇甫湜觉得李贺的诗才了得,却不知道李贺是何许人,两人纳闷的是,如果是同时代的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呢?难不成是他们不知道的古人?

经过一番打听,韩愈和皇甫湜找到了李贺的老爸李瑨肃,一起登门拜访。

李瑨肃客客气气把两位大咖迎进门,然后让下人去叫李贺,只见时年7岁的李贺梳着两个爪髻蹦蹦跳跳地从后堂跑出来,把两位大咖惊掉了下巴。

文坛大咖打开拜山头的行卷 迎面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半信半疑的韩愈还提出要当场面试,李贺不慌不忙拿起写诗的木板,在墨池中蘸好毛笔,旁若无人挥笔疾书——

华裙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殿前作赋声磨空。

笔补造化天无功,元精耿耿贯当中。

庞眉书客感愁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负天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首诗名为《高轩过》。

后来,在韩愈的一手提携下,李贺的名头越来越大,可惜的是,如此才能的李贺年仅26岁就撒手人寰,于是才有了“诗鬼”的称号。

脑补一下文坛大咖瞠目结舌的画面,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