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老去的90后

1.

00后已经开始陆续踏入大学校园,身为90后的我们,尽管在聊天的时候依然贫嘴“我还是个宝宝”,但生活中却不断有一些时刻,提醒自己不再年轻。

是当面对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不等那些父母说,自己主动热情地招呼“叫阿姨”“叫叔叔”。

是晚上洗了脸坐在梳妆台前,看着眼周的细纹和脸上隐约的色斑时,盘算着是不是该升级一下护肤品。

是“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的文章走红,不光男生,连女生也在讨论用什么方法能拯救日益稀薄的秀发。

第一批老去的90后

是跟久未相聚的朋友约好,熬夜打游戏唱K,12点一过却个个面露疲态略带尴尬打道回府。

是朋友圈里鲜有人晒生日照,转而晒求婚照婚纱照结婚照生子照百岁照走路照换牙照。

是职业尚未或者刚刚走上正轨,总觉得自己好像工作还没多久,却发现真正的新人已是95后。

这些时刻接踵而至,像是北京今年猝不及防的冬意,前一刻还穿着夏装活蹦乱跳的我们,突然就被寒风卷倒在地。

尤其对于赶上90后首班车的90年生人,按家乡的虚岁算法,过完明年春节就是30岁了。

三十而立不知道能不能有,不寒而栗倒是真真切切。

2.

可是真正让我们有年龄感的,并非这些时刻本身,而是它们所拉扯出的,对于人生方向、生活方式、心态观念等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忧虑。

曾经雄心勃勃地跟父母说,自己买房买车一分钱都不要家里;现在看看房屋中介的网站后安慰自己,就当是帮父母把资产保值增值吧。

曾经憧憬天长地久的爱情,目睹无奈现实下劳燕分飞或者亲朋好友的闪婚闪离,开始认真思考李银河所说的婚姻制度终将走向消亡。

曾经盘算着毕业后三年五年的职业发展路径,现在每次聚会大家提起工作三句话不离吐槽,听上去任何职业都像是一个围城,进不去也出不来。

对于尚未真正迈入三十岁的90后而言,生理上的衰老虽然已然拉开帷幕,却并不是最可怕的。毕竟不管是外形还是体能,只要你肯花些时间和金钱去保养去健身,冻龄甚至童颜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真正可怕的是心理上的老去,是那些曾经生机勃勃的热情在一点点消退。这变化是不动声色的,好像天边的晚霞,这一刻明明还熊熊燃烧着光,眼睁睁地看着它一丝一毫消逝,最终彻底沉寂。

为了不再失望而扼杀希望,为了不再愤怒而隐藏情感,为了抗拒失败而放弃努力,为了省心省力而拒绝变化。就这么一点点成为自己曾经最瞧不起的样子,还安慰自己这就是成熟世故,然后心安理得去过这麻木漠然的日子。

这才是真正令人生畏的老去。

第一批老去的90后

3.

我同那些三十多岁的人聊过,当他们二十七八岁时,都曾认为三十岁是一个槛,像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或许有好有坏,但之后的人生总归会有或该有翻天覆地变化的。

然而当他们真的过了三十岁,发现不过如此。三十岁也只是寻常的一天,曾经有的那些紧迫感,或者以为该有的脱胎换骨,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发生。

其实,三十岁固然可以是一个节点,但是并不存在必须做出什么选择的使命。即便人生是一场考试,只有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才是真正的交卷,此前任何的倒计时提醒纵然关键,但为此慌张便毫无必要。

所谓“庸人楷模”曾国藩,年少天资平平,诵读的文章连梁上君子都记住了,他还没有完全背下来。前半生郁郁不得志,直到四十多岁才获得事业转机。

一部《挺经》,道尽了这其中的艰辛以及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一夜成名,没有速战速决,有的是坚持初心、持之以恒、历久弥新。

天才固然令人钦佩羡慕,但是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更有借鉴意义的,是天资平凡却充满韧劲的人。

因此,我更倾向于将三十岁作为一个心理发展的节点。

年少的我们热情狂妄,不管是否如意,总充满对自己、对人生的诸多想象。踏上社会以后,逐渐看到那些不顺遂,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找到一种同自己、同他人、同社会完美的相处方式,能够既妥协又坚持,既心潮澎湃又冷静睿智,是我希望在三十岁之前可以摸索到的。

第一批老去的90后

4.

其实三十岁本就是人为设置的一个时间节点,砥砺心智也好,求新求变也罢,对任何人而言都应是终其一生的事业。

央视朝闻天下前阵子做过一个中关村创业者调查。被家里人一再催婚的三十多岁的北大保安,一个月退休金有三万块的八十多岁的退休夫妇,以及家乡远在广东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看上去似乎都与“年轻”不再有关系,但是他们身上却都有着满满的开放性,包容性,有热情有干劲,感染力爆棚。

满头银发的两位老人,讲起他们在做的事情时,眼睛闪闪发光的样子;北大的保安小哥,被问到会不会坚持下去时,羞涩却肯定的样子;几次失败却屡败屡战的中年人,兴高采烈地介绍第一位主动要求付费的用户,踌躇满志的样子。

从年龄上算,他们才是真正老去的一代,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不输孩童的、蓬勃的生命力。大概是从内而外透露出的那股始终如一的热情与韧劲,使他们闪烁着年轻的活力与光芒。

年龄的增长固然令人心慌意乱,它提醒你尽管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时间却越来越少。但是真正使人老去的,从来不是花白的头发或者迟缓的步履。

始终热情,始终坚韧,始终接受各种可能,这些特质将如同清澈的活水一般,为生命之渠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把握住这一点的我们,或许也可以成为第一批拒绝老去的90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