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理性认知民俗的地域特色,是科学发掘和客观推介地域文化的前提。民俗包括多种类别,事象繁杂,如果不秉持理性立场,就容易出现误判,甚至出现错判。”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8月9日,三峡民俗网在宜昌山城水都大饭店宣布对外开播。刘洪进摄

2018年8月9日,“三峡民俗网开播暨宜昌民协通讯员高级班开班”活动,在湖北宜都市高坝洲镇宜昌山城水都大饭店举行。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知名学者王作栋在山城水都为宜昌民协学员上课。刘洪进摄

知名学者、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到会讲授了《理性认知民俗的地域特色谈例》课,他通过大量事例,告诉人们,任何想当然的民俗表达,都会漏洞百出。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图为宜昌民协通讯员培训授课现场。刘洪进摄

王作栋老师所谈的出错例证,不仅对新老媒体人和基层通讯员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也对热心旅游的开发者和相关领导都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王作栋的讲课为通讯员“妙笔有根”打下基础。刘洪进摄

现将王作栋老师的讲课内容(完整版)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示。

理性认知民俗的地域特色谈例

王作栋

理性认知民俗的地域特色,是科学发掘和客观推介地域文化的前提。民俗包括多种类别,事象繁杂。如果不秉持理性立场,就容易出现误判,甚至出现错判。

在长江三峡区域,以往出现的错讹比较多,有不经核验、人云亦云的;有一厢情愿、似是而非的;有妄称特色、乃至妄称第一的。五花八门,有的经不起推敲的报道,至今仍然时有出现。

在新版“三峡民俗网”正式面世开播的今天,我想结合一些实例,和大家共同探讨,确保“三峡民俗网”的采编质量应注意的学术尺度。

例一 2018.7.21湖北手机报宜昌周末版,置顶的是对“和渣”的报道。这篇报道很短,140余字,全文如下:

和渣,是湖北土家族群众所特有、用黄豆制作的一种菜肴。其制作过程最关键的一步是用小石磨将浸泡超过12小时的黄豆磨成豆浆,这一步被称为推合渣。土家人推合渣原本是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用于招待贵宾,近些年随着鄂西山区民族风情旅游的兴起,合渣逐渐成了进山的中外游客必尝的土家美味佳肴之一。 新华社发(王俊摄)

此文的主要错误,是第一句话中的错判:“和渣,是湖北土家族群众所特有”。 合渣,是懒豆腐的别称,南京也叫小豆腐。

懒豆腐不止流布于长江流域,从东北到广东,历史上大面积流布。它制作简单,黄豆泡好了,用磨子推成浆,煮熟就食用,不用滤浆,不用点卤,不用打包压榨,省去了打豆腐的工序环节,所以用了偷懒的“懒”字,形象地叫它“懒豆腐”。它的营养成分保留得充分,连同豆渣一并食用,粗纤维没有浪费,所以在集镇农村盛行。

新华社发的这条消息,第一句话错了三点:1、“土家族群众所特有”没有依据;2、界定“是湖北土家族群众特有的”,更莫名其妙;3、“和渣”的合,是合并的“合”,本意为连同豆渣一并食用,合渣吃。

这则报道的次要错误,是第三句“土家人推合渣原本是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用于招待贵宾“。

第三句错了两点:

1、推合渣、煮合渣吃,是懒豆腐流布范围内,包括土家族聚居区域内,百姓家庭一年四季日常的事,懒豆腐不是稀罕菜品,不是传统意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用于招待贵宾”的;

2、土家先民在年节中恰恰是看重豆腐的,称为“年豆腐”。因为普通百姓家里没有打豆腐压榨的家私,也大多不会点卤技术,所以到快过年的时候,背上一些黄豆,到会打豆腐的人户打成豆腐,或者以黄豆直接换成豆腐,背回家里,过年时做煎豆腐、炒豆干、豆腐汤、豆腐圆子。

家里若有红白喜事,一般用同样方式提前置办豆腐。若预计亲友宾客将来的人数多、豆腐用量大,便接请打豆腐的师傅提前到家里来制作;接请的当日,要去人带上背架子,替师傅背来打包压榨的家私(点卤的石膏,师傅自带);末了,送师傅返程的时候,一并派人将家私送回去。

在年节和红白喜事中,豆腐是主菜之一.而不需要精工细作、太平常的合渣,在年节和红白喜事中,不算主菜。

例二 宜昌某风景区的一个石磨上,刻有“天下第一磨”五个大字。很多游客质疑,“天下第一磨”,同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的石磨比较了?

乔家大院,五世同堂,每天几百人吃饭,粮食加工不但用大石磨、大石碾,装粮食的库房除了保证长年供给之外,还得储备一批粮食以防荒年。

在长江三峡区域,山岭丘陵多,历史上罕见几百人的大家族居住在一个院子里,儿子成家后,大多另起炉灶,比如五峰渔洋关的大房坪、二房坪、三房坪,都是例证。这是地域民俗的差异性事象。不作横向比较,自称“第一”石磨,就成了荒谬。

例三 上刀山,被说成“本地巫术的遗留”。三峡某景区联系贵州艺人来表演上刀山,以扩大景区游客量,此属于旅游企业运作行为。

但是有两个问题出来了,第一,推介用语为“本地巫术的遗留”,不符合史实。上刀山,被认定为贵州苗族绝技。三峡宜昌区域的古代巫术遗存中,没有“上刀山”事象。这与平善坝曾经引入湖南女书相似,推介用语错误。

第二,来景区表演上刀山的几个人,不是真正的传人。真正的传人,带着中青年徒弟,在贵州当地正规表演场馆和重要景区表演。那是有证书的师傅,当地文化旅游业界的将才,外地想挖都不容易挖走。在他们周围,有瞄学的、没有拜师、没有经过艰辛的专业训练的,搞到我们这里来“猴子称大王”,“倒挂金钩”、“观音坐莲”等高难度传统动作做不到位( 识不上胆,怕摔下来),内行点的游客看了摇头。

好比刘德培二十多岁时想学皮影戏,师傅(水濜司,左氏戏班)一听五音不全,拒收徒弟。刘德培央求背皮影戏箱子,换口饭吃。师傅看他吃得苦,留下打杂背箱子。晚上,人家在演、唱、打,刘德培就一边看管箱子影子、一边看戏。他的记性好,几个月下来,戏文唱词记得几套正本,又还学会了一个人击打锣鼓梆钹。

翌年入冬,他又去水濜司左氏戏班背箱子,继续瞄学。离开戏班以后,他自己组建了一个皮影戏班,称为“刘家戏班”,他自己以打家业为主。很少提影子(视力不济)、很少唱(只帮腔),他到老还是黄腔走调。采风人员找他,是记录他的唱词、道白,不记曲谱的。他老人家的唱段,请他重唱一遍、他高低长短又是一个样,你怎么记得准?

这是就贵州来之不入流的上刀山表演,换个方式的说明。对那几个上刀山表演者,我向当地宣传部长和乡负责同志建议,要求景区退回去了。

例四 滴水床,“土家先民的发明”。三峡区域地瘠人贫,富裕人家为子女筹办婚事,请木匠师徒上门制作全套新家具,包括床、衣柜、书柜、橱柜、书案、桌子板凳等一应俱全,耗时半年就算长的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仅一张床就用1000个工的“千工床”。

我们这一带的富裕大户,同东南苏杭一带的豪商巨贾比较起来,只是小菜一碟。那里的豪商巨贾相互攀比(如同当代的豪华婚宴、豪华车队),不惜代价促进工匠雕龙刻凤精工细作,是产生“千工床”的基础。

宁波博物馆展陈的“千工床”,为国宝级精品。三峡地区原来使用简单的铺板床(在简易板凳或马叉上铺木板),在清朝前期历时百余年实施“江西填湖广”大移民其间,浙江移民中的木匠带来了“宁波床”制作技艺,才使我们的先民用床更新换代,——先富户、再中等人家,先集镇、再传入村落。

本地学打“宁波床”的木匠于是开始遍布城乡。不过,因为受市场需求限制,我们本地的“宁波床”没有技艺层面的发展,始终达不到宁波制作水准。名称在部分山区也改了,称为“露水床”。

困难些的人户,就打“架子床”(四根床柱,挂蚊帐)。

上述移入、仿制的过程历时三百多年,证明滴水床为“土家先民的发明”的说道,是错的。

例五

猇亭某景区,将与容美土司从无统属关系的溶洞,粘上容美土司符号。这个风景区内的溶洞,是景区营销的依托。洞口处,立一大通石碑,刻有当代人撰写的专文,开篇竟是“容美土司多溶洞”。

容美土司强盛时期,势力最大范围、北向只抵今五峰长乐坪百年关,与猇亭隔了渔洋关(当时属长阳县),隔了宜都县,隔了长江。

高湖的溶洞与容美土司毫无瓜葛,碑文犯了生拉硬扯、假容美土司之名以广招徕的错误,属于滥贴标签,误导游客。我告知了区委宣传部长,景区后来做了处理没有、是如何处理的,我就不清楚了。

例六 今年6月份,还有人讲、写“土家先民世世代代以包谷洋芋红苕为生”的,其中包括负领导之责的干部。

这是以讹传讹造成的。包谷洋芋红苕原产南美洲,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1494年起带回西班牙,逐步在欧洲推广种植。明代中后期,经海路、陆路传入我国。其中经海路传入的种子,先在东南沿海的个别村落试种,获得成功,接着增加试种乡村,进而扩大到一个县、一个府、几个行省。

明朝末年,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份种植了。接着,清朝前期大移民,来自江浙的移民将种子带到了湖北西部,这种旱地高产作物覆盖区域得以进一步扩大,从平原、丘陵地区到原来缺少人间烟火的山峦地带,被大量移民依次开发。

旱地高产作物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饮食结构,这段历史距今为200余年至300余年。清代后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各县县志,已经都有了出产包谷洋芋红苕的记载。

近几年来有些人的所谓“土家先民世世代代以包谷洋芋红苕为生”,错在没有探究,土家先民的历史远远不止300余年。

国家强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质上与“丁是丁卯是卯”的务实求准密不可分,与对文化的敬畏与坚守密不可分。

我们个人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是如何理解的,理解的程度是肤浅还是深刻,能否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将信息客观地传递出去,并影响到社会他人,实质上是文化行为,是责任意识的表现。我上面讲到的这些内容,意在给各位提供参照坐标系,对事象的认知尽可能客观一些、探究深入一些。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比如需要了解一点清朝前期大移民对我们宜昌本地带来了哪些影响,——清朝前期大移民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前后100余年。

大移民改变了我们本地原来的人口构成,增加了数以十万计的生产力,生产水平空前提升,徽派建筑、宁波木器等九老十八匠技艺含量高的产品,与旱地高产作物一起,带动了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促进了人口繁衍,促进了私塾教育和祠堂、族谱、门楣文化的普及,也促进了地方口语的多样化。

大致了解这个宏阔的社会背景,对我们认知本地的历史与民俗,对共同办好“三峡民俗网”,都是切实有益的。

(王作栋,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津帖专家)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山城水都风光。刘洪进摄

笔下生花,要生有根基的花,民俗与旅游不可犯常识错误,切记

参加宜昌民协通讯员培训的学员在山城水都实习。刘洪进摄

怪奇公社刘洪进/配图,2018年8月22日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