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在我们演奏乐曲的时候,揉弦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技能。一个曲子好听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左手揉弦的效果,

揉弦和颗粒性是通过左手提升拉琴声音质量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揉弦遍布在我们演奏的各个片段和技巧上面,无处不在并且持续影响。揉弦的技法可以说没有最好听,只有更好听,每个演奏者都会根据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处理配上自己倾向表达的揉弦效果和揉弦感觉,因此揉弦也是每个人审美和表达音乐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我们一般根据揉弦的强烈程度把揉弦分为三类:手臂揉弦、手腕揉弦和手指揉弦。这三类其实不用特别去区分,乐曲拉到对应感情色彩时自然灵活的调整即可,比如拉极其弱的地方揉弦动作肯定不会太大,因此手指或手腕揉弦就可以满足,但到了非常结实激烈的低音区,需要非常厚实的声音质感和力度时,那揉弦必须要用到手臂才能达到那种浓烈的感觉。一般初学揉弦的朋友或琴童为了便于控制和易于出效果都是从手臂揉弦开始接触,因此本文也是基于手臂揉弦来谈。

我们在揉弦中最常遇到什么问题呢?

(1) 揉弦动作很大,但不出效果

这是初学揉弦时遇到的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动作“呼扇呼扇”挺大,看着挺费劲挺卖力气,但就是不出效果。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没有把揉弦的原理搞清楚才出现各种百花齐放的错误情形,各自根据自己对于揉弦的理解随意的揉。很多老师教揉弦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有些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但有些也很大程度误导了学生。我们看到有些学琴者揉弦的时候琴跟着剧烈晃动,感觉琴颤的越大揉弦效果越好,琴恨不得都快从肩上掉下来了,这样即便好不容易揉出来的效果也会被琴的晃动抵消掉了;有些学琴者则是手指第一个关节跟“鲤鱼打挺儿”似的绷着凹凸使劲,感觉第一个关节的抖动越大揉弦效果越明显,说实话长期这样让关节较劲对关节的健康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现象看似各式各样,但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没有理解揉弦的本质原理。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2) 揉弦跟触电了似的,时大时小,时停时起

刚开始学会揉弦之后,出来的动作会非常僵硬非常死,尤其是左手不会放松,最常见的情况是揉弦跟触了电似的,在那里痉挛似的抖动。这种情况是由于左手太僵硬,手臂肌肉紧绷而造成的不自主的抖动,因此手指无法在弦上放松且高质量的滚动。这种僵硬就会造成揉弦的效果无法控制,时大时小,时断时续,速度和音量都不均匀,非常影响揉弦的连贯性。

(3) 揉弦不能每个音都连在一起,总是断断续续

在熟悉揉弦之后,我们在乐曲的各个片段都会尽可能的使用揉弦,在这里也纠正一个误区,并不是只有时值长的音才需要揉弦,揉弦的作用是调整音色,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揉,一直需要就一直持续的揉。我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在换音的时候揉弦就停止了,等换好了下个音手型舒服了再开始揉,其实这正是破坏揉弦声音连贯性的巨大问题。试想每个音都独立的揉弦,揉着揉着要换音了就变成大直音,下个音再重新开始揉,中间的大直音部分就会很影响音乐性和整体的音乐色彩,因此揉弦尽可能持续均匀。

那么揉弦到底应该什么样呢?

揉弦是一个润色修饰音色的技巧,本质是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前后滚动来均匀的改变手指触弦点到琴码的距离从而使声音出现有律动的音高波动,通俗点说就是通过手指在琴弦上前后滚动而规律性的改变音高。揉弦需要演奏者根据乐曲的色彩灵活的运用揉弦来调整音色,有时候揉弦非常快速激烈,手加上手臂都要动起来;有时候揉弦非常安静轻柔,光是手指手腕安静的揉即可;有时候在拉重音或冲弓的时候需要揉弦来搭配,此时揉弦需要上来就激烈并且和右手的爆发力对到一块一同出来;有时候慢曲子的长音需要用揉弦增添音色变化,那需要音的一开始先拉大直音,然后逐渐把揉弦揉起来,这样声音非常好听有韵味;还有时候拉柔美抒情的东西,虽然有很多换音换把换弦,但是揉弦要持续不能停并且揉弦幅度保持均匀一致等等。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揉弦的演奏呢?

(1) 揉弦的产生本质是手指的前后滚动

揉弦的本质是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前后滚动从而改变手指触弦点的高低来实现揉弦的声音效果,其实还是通过有律动的改变触弦点的前后位置来均匀的改变音高,从而发出有律动的颤音效果。在知道原理之后,我们就用这个原理来指导我们的揉弦动作。如果要使得揉弦效果更明显,那么揉弦的方向应该能够使得手指在琴弦上面实现最大的滚动幅度,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揉弦应该前后揉弦,前是琴头方向,后是往自己面部这个方向,其实就是沿着与指板相同的方向来前后揉弦,而不是手指摁弦那种斜着的角度方向,只有前后的手指揉弦动作才能使得在弦上滚动的幅度最大,最容易出现揉弦效果。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2) 揉弦需要注意的动作点

对于揉弦时候的手型,由于揉弦时一般只有摁弦的手指在弦上,剩下的手指都抬起来(双音揉弦除外),因此左手大拇指和揉弦那个手指异常重要,扮演了揉弦动作晃动的轴,以这两个手指为轴前后晃动。在揉弦的过程中其他手指一定要避免瞎呼扇,揉弦起作用的是揉弦手指滚动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其他手指呼扇产生的效果。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揉弦的时候其他手指可劲儿的呼扇,就是揉弦指不动,那这样是完全出不来效果的。

除此之外,在揉弦(手臂揉弦)的过程中要保证左手手腕和手指关节不要太灵活的晃动,因为如果过于灵活的晃动,那么晃动的本身就会使得手指尖的滚动失去控制,这样也就很难做到手指在弦上有律动的均匀滚动。有些学琴者总想问到底手腕动还是手指第一个关节动?动多少?其实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在胳臂带着手指在弦上均匀的前后滚动的大前提下,保持自然就好,不用过分强调哪个关节的晃动大小,因为这个本身就因人而异。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3) 揉弦练习一定要从慢到快

很多人在演奏揉弦乐曲时总是会控制不住揉弦的频率,忽快忽慢忽大忽小,这是因为揉弦的技术动作不够扎实造成的。揉弦的演奏风格变化特别多,有的需要激烈的快揉,有的需要慢慢的轻揉,还有的需要从慢到快的揉,每种音乐感觉需要的不一样,因此在练习揉弦的时候对于不同频率的揉弦都要练习到,才能保证揉弦动作无死角,不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在这里我

强烈建议练习揉弦的学琴者从慢频率练起,一点一点的加快,就按照滚动方向“前~后~前~后~”,先开始一拍只动一下,然后逐渐的加快揉弦动作的频率,直到正常的揉弦速度。长此以往,揉弦的各种频率和情形都练习到了,拉乐曲的时候揉弦才更加自然放松有控制力。

(4) 大片抒情乐段揉弦要持续且均匀

我们在拉抒情乐段的时候,虽然揉弦的途中会遇到换音、换弦、甚至换把,这些衔接点正是反映一个演奏者揉弦技能高超与否的关键。真正高水平的演奏者在换音换弦换把的途中揉弦能够做到持续不断,并且揉弦的频率还保持一致,揉前一个音什么频率在转换的过程中和转换之后就还是什么频率,让人听起来非常连贯,而且声音色彩统一。这样做就需要在揉弦变音的时候提前做准备,且准备的过程中手不能停止揉,而是要将揉弦动作保持同样频率、不受影响的完成换指换把换弦动作,这样才能使音乐色彩前后统一,极大的增加乐曲的柔美和连贯性。

如何“揉弦”才能使拉琴音色更好听?

(5) 常用揉弦技法

我们在听演奏家演奏抒情揉弦的长音时(比如梁祝、牧歌开始的音),会发现演奏家没有一上来就揉弦,而是先把这个音站稳了再逐渐的开始揉弦,频率越来越快直到出现很明显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揉弦技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一个长音音色出现一个逐渐变换的层次,使得这个长音听起来不那么死很有变化,听起来温婉绵长十分舒服。其实揉弦的技法不仅仅只有这个,比如我们还经常演奏的重音或冲弓,在没有揉弦帮忙的时候用右手给爆发力会显得声音非常愣和死板,突然的爆发力使得声音也不那么好听,有时候还会出现噪音,这时候用左手的揉弦配上右手的爆发力就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可以左右手同时爆发出更强的音头效果,二是揉弦的处理使得爆发的压力和噪音得到很好的抵消,出现的声音又有力度又有揉弦的韵味,实在是非常高级。揉弦的变换和处理方式有很多,我们需要根据乐曲的需要,乐句的感觉灵活的去运用才可以发挥揉弦最大的优势。揉弦没有什么窍门,首先是本质原理得搞清楚,怎么揉能出现更大效果,其次就是多揉持续的揉,最后是多听多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感觉来处理,这样才能把揉弦这个技术发挥到极致。

如果您想阅读更多有关学琴或演奏类的精品文章或经验分享,请在"最常用的手机聊天软件"中搜索同名字的号【提琴爱好者社区】,有丰富的提琴学习精品文章和视频在等着您的阅读!您也可以在那边留言询问您的问题,问题可以包括:

小提琴中提琴学琴练琴方法、技术难点解决办法;

各种考级比赛选曲及经验;

艺术特长生报考应考建议;

乐理考级要点(视唱练耳、音乐常识);

曲谱资源、乐器资源;

这些领域我们都会很专业的给予合适的建议,我们的文章和咨询全部都是义务之举,真正希望传播正确的提琴技能和信息,在此感谢您的阅读!提琴爱好者社区期待您的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