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廟天貺殿的傳說,泰安人也未必知道哦!

泰山·岱廟天貺殿的傳說,泰安人也未必知道哦!

天貺殿

貺殿踞岱廟正中,是借調的主體建築,它重彩描繪,古樸典雅,重簷疊角,若蒼鷹展翅欲飛,清風徐來,風鈴響動,使四周顯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曠神怡。這富麗唐皇的天貺殿,無論就規模還是形式,都與北京的金鑾殿相差無幾,據說它們之間,還有萬縷千絲的聯繫呢!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僅僅是個小山神廟,周圍是斷壁殘垣,而且年久失修,透風漏氣,不避風雨,每逢雨天,外邊大下,裡邊小下,外邊不下,裡邊還滴嗒,廟裡的道士為此十分著急,官府又不給撥錢,他就下決心自己攢錢修廟。一晃一年過去了,道士把香客扔的錢和化緣得來的銀子統統收起來,藏在山神的神臺底下,一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靜,道士把錢拿出來一查,修廟的錢已經夠了,道士甭提有多高興,他的笑聲和銀元的響聲一樣清脆,他虔誠地跪在神像前說“山神爺,我給你老人家修廟的錢夠了,過不了多久,你就甭擔心風吹雨淋,跟我活受罪了。”沒想到,道士的舉動被一個前來投宿的小偷看見了。等道士睡下以後,小偷把神臺底下的錢一文不剩地全偷走了。第二天,道士發現後,像丟了命一樣急得直哭,抬頭一看,山神爺還依舊笑眯眯地坐在那裡,就埋怨道:“山神爺呀山神爺,我都快急死了,你還笑!我省吃儉用一年有餘,好不容易攢了這些錢,你自己都看不住家,這廟還怎麼修啊!晚上,道士哪裡還有心思吃飯,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朦朧中,只見山神笑著向他走來,說:“彆著急,廟自然要修,還不用我們自己動手。現在京城是皇姑得了重病,請了各地的名醫都沒治好,我有三名香灰,你拿去給她診治,到那裡廟處然就有了。”

泰山·岱廟天貺殿的傳說,泰安人也未必知道哦!

說完,從袖中掏出三包香灰,於是他便收拾進了京。一到京城,只見城門前許多人都在圍著看告示,一打聽,是皇帝的女兒生了人面瘡,說是誰能治好,要什麼給什麼。道士這可高興了,他伸手就把告示撕下,大搖大擺地進了皇宮。到了後宮,道士一看皇姑的病,和山神說的不差分毫,齜牙咧嘴的怪嚇人,可是他想到治好瘡就能修廟,也就什麼不在乎了。等他把香灰敷上,就聽那瘡還吱吱地叫著討饒。就這樣,道士連上了三天,那瘡第一天就合上口,第二天結了痂,第三天就完全好了,而且一點疤也沒落。皇上得知女兒的病治好了,非常高興,就把道士召進金鑾殿,賜給他許多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可是道士一概都不要,皇帝很納悶,也上還有見了財寶不動心的人,忙問:“你想要什麼?”道士就把他攢錢修廟的事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只要求皇帝修座小廟

修座小廟還不是小事一樁,皇帝便一口答應了,問道士要修個什麼樣的。道士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到的人,哪裡見過世面,他向四周環視了一下說“我看你這屋不孬,就修個這樣的吧。”一個貧道窮僧,怎能和皇帝住一樣的金鑾殿呢?可是皇帝已有言先,要什麼給什麼,怎能失信於民?就很不情願地說,好吧,就修個這樣的,可要比我的金鑾殿矮三磚才成。矮三磚就矮三磚,道士沒說的,連忙向皇帝叩頭謝恩。所以現在的天貺殿和北京的金鑾殿一樣,只不矮三磚而已。

泰山·岱廟天貺殿的傳說,泰安人也未必知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