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狂人俞熔如何“搅局”大健康产业

美年大健康的发展始终伴随资本力量,通过并购整合形成了庞大的健康产业布局。也许因为资本的残酷性,万科事件中的姚振华被冠以“野蛮人”形象,在这点上,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也同样扮演着一个“投资出手凶狠”的“野心家”角色。

资本狂人俞熔如何“搅局”大健康产业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

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15年,美年成功参股行业中有着重要品牌影响力的慈铭体检,之后借壳“江苏三友”登陆A股,坐稳了体检行业的头把交椅,市值也在医疗健康板块名列前茅。

脚步从未停歇,2016年,美年收购了境外公司新新健康100%股权,间接控股了京沪两地的美兆体检。据了解,俞熔刚刚进入大健康领域时,曾专门去台湾考察过这家企业,这是一家与英国BUPA、日本PL并列的世界三大高端体检机构。

2017年,拥有近20年投资经验的俞熔,在完成对慈铭体检全资收购后,开始重新显露他投资家的一面——构建一个看似无边的医疗生态圈。

慈铭体检创始人韩小红形容俞熔是一位对资本市场有着成熟思考,对健康行业拥有情怀和热爱的企业家,其行事风格与对团队未来的发展规划赢得了她的认可,这也是俞熔在并购过程中颇感自豪的事情,从2011年以来,美年并购的所有企业没有一个团队离开,并且做到了高管零流失。

俞熔总结了自己的体会,在并购中,协同、时机、团队、工具八个字,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老业务的协同共振,正向循环提升。“这样的逻辑一旦形成口碑效应,信任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家很容易进入实质性合作状态,合作空间越来越好,合作层次也越来越高。”

资本狂人俞熔如何“搅局”大健康产业

美年大健康发展历程

在收购整合处于“开挂”模式下,2016年7月,美年还参股了基因检测公司美因健康和数据管理公司好卓数据,并与远程影像诊断公司大象医疗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美年系”深度布局了专科医疗:美维口腔、民生五官科,中医板块:掌中医。

从美年近几年的“买买买”,不难看出俞熔在医疗领域的野心。观察发现美年的并购主要有两个方向:首先是同业并购,从2011年美年与大健康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行业第三名和第四名通过重组跃居第一,到并购在体检行业位列三强的慈铭,美年逐步确立了其在健康体检行业的龙头地位。

之后是跨界并购,中下游医疗服务中的专科医疗、分子诊断、基因检测等在垂直领域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也成为美年重点考虑对象,这也意味着美年将在综合医疗中各个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通过投资、并购形成完整生态,核心赛道要求高把控力,外围赛道组建开放平台。这一打法,与阿里、腾讯这样的生态级公司颇为类似,腾讯正是将已投公司微医集团、丁香园、医联、卓健科技串起来了。而阿里对自有资源的跨业整合也很超前。美年的目标,正是打造健康管理领域的生态布局,但还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做到”。在谈到未来战略地图时,俞熔如是表示。

资本狂人俞熔如何“搅局”大健康产业

有意思的是,近期,民营体检双雄之一的爱康国宾宣布接受阿里系的私有化要约(参考:《爱康国宾再被阿里邀约 马云抢滩大健康意欲何为》), 私有化完成后,爱康国宾将由阿里系、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副董事长何伯权拥有。

对于马云“一战定乾坤”的结局,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或许早有预料。在此前一次采访中,他曾表示,BAT正在加速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三年里就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如果现在不整合,就会错过一个最好的黄金机会。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机会和风口下,有评论称投资出身的俞熔也会“当仁不让”,而他最终是否会牵手腾讯,值得关注。


俞熔:未来医疗的几大发展机遇

1、医疗服务闭环。据俞熔介绍,2017年,美年大健康服务了2000万人次的健康体检,产生了大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他认为,在服务链中,把商业保险融入到“服务需求-服务供给-支付保障”的闭环中会有很多机会。

2、医疗大数据。俞熔认为,大数据会带动医疗核心要素的流动,远程医疗、智能诊断,互联网医院等等都在释放积极的信号。

3、基层医疗。俞熔表示,在基层,无论是基础医疗服务,还是健康体检都有巨大的刚需,很可能在消费升级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他提醒大家关注三四线城市对于医疗服务提升的巨大需求。

4、金融支持。未来十年,以保险为代表的健康险、寿险、以及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等,会对整个医疗服务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强大的加速、推动和催化作用。

5、资本市场。俞熔介绍,截至2017年,真正的医疗服务业上市公司在A股并没有出现,他希望2018年会产生0的突破。他认为,医疗服务行业,特别是非公的医疗服务行业,从0到1的过程非常漫长,但从1到10,假如有资本、专业以及其他各种积极因素的推动,速度会快很多。

6、专科行业格局。未来医疗服务业,C端的流量入口所发挥的影响力仍非常重要的,他非常看好专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目前,爱尔眼科、美年体检、口腔诊所等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竞争力。非公医疗的突破,在与公立医疗的互补、竞争和协同发展中突出专科优势,仍是未来5-10年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