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如果明年再看《開學第一課》,我希望自己不像今年這樣猝不及防。與其無力吐槽,不如見招拆招!


圖|pixabay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新學期第一天,小朋友從書包裡拿出每日記事本,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著:晚上8:00看央視《開學第一課》。作為一個教育部隆重推出延續11年,且向來口碑不錯的品牌節目,我們做家長的自是支持,只是沒想到節目還沒開始就引發了一場“家庭內戰”。

兒子坐在沙發上傻呵呵地看了5分鐘廣告,娃爹有些不爽:“你到底要孩子看什麼?看這些無聊的廣告?”

我也有些納悶,但想著節目開播前放些廣告也算正常,就敷衍道,“再等等,馬上就開始了。”

誰知道8:10了還在無休止地轟炸各種課外機構補習班的廣告。娃爹實在坐不住了:“馬上關掉電視,孩子玩10分鐘都比這強!”

啪嗒,電視黑屏了。我瞬間清醒了:我剛才在幹什麼?!

如果有人跟你說讓孩子看10分鐘或是更久的廣告,你願意嗎?正常情況下,沒人願意。可事實上,我剛才就這麼做了啊!如果不是娃爹斷喝,孩子還會傻呵呵地看下去。

第二天網絡上對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罵聲一片,吐槽的起因就是這長達13分鐘的廣告。在教育部正式發文要給孩子減負,規範課外補習的背景下,在各級教育部門不斷上傳下達,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的情形下,你們居然敢在節目開播前放長達13分鐘的廣告?好些個聞所未聞的課外機構補習班輪番轟炸,生怕家長腦殘記不住。

其實,人家也讀書,也看報,可依然這麼做,那無非就是一種吃定你的心態:我知道這事不能這麼辦,但是我就要這麼辦!你們說什麼我不在乎,因為節目你們必須看!不僅得看,還要寫感受,上傳觀看照片呢!

那麼好,遙控器在我手裡,我來選擇哪一分鐘看。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關掉電視後的第一招,就是讓孩子該玩什麼玩什麼,等微信群裡有人說節目開始了,我才打開電視讓孩子看正片。之前,算咱實戰經驗少,沒屏蔽好不良信息源,以後應對指定收看節目的第一招:不急於準點打開電視,待節目正式開播時間確認,再讓孩子直奔主題,有效避開廣告雷區(插播廣告同理)。

《開學第一課》的開場讓人有些意外,我本人並不反感成龍,單從他的影視作品和現場講述來看,他的確能挑起開場嘉賓的重擔。可陪著孩子一起看,沒法只想他是一個從跑龍套到摘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功夫巨星 ,終究還是會聯想起他那吸毒的兒子,和出櫃的私生女。當然,這是做家長的心理活動,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依然是充滿正義感的“英雄夢”。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在我看來,這個節目有兩個吸引孩子的亮點:一是紀實攝影家解海龍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我們這一代家長都很熟悉“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大眼睛”,可孩子並不知道這張照片的主人公蘇明娟當時(1991年)只有8歲,每天需要往返24裡山路到安徽省金寨縣三合鄉中心小學上學。

一張張黑白照帶著孩子們穿越到20多年前,他們看到了當年的“小光頭”、“大鼻涕”,還有破敗的校舍和崎嶇的山路,這些畫面離他們的生活很遠,但卻真實存在。在節目最後,解海龍拍下的一張彩色“全家福”印證了:知識改變命運。

亮點二是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揭秘“中國創造”。 孩子對去年首飛成功的國產C919大飛機特別有興趣,當他看到試飛機組成員鄒禮學、聶飛、劉立蘇在節目中集體亮相,看到飛行員首飛時穿著的橙色連體飛行服,看到吳光輝院士將C919首飛時帶入機艙的一面國旗通過恩師贈予母校南航時,孩子激動地鼓起了小掌。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當然,整檔節目看下來,和大家觀感一致的吐槽點是:“少年娘、則國娘”。好端端的“非牛頓流體”、“ 無殼孵化小雞”非要植入幾個“花樣美男子”,搶個氣球就如同躲貓貓一般,權且當他們讓著孩子,不以大欺小吧。可這打個雞蛋,打到花容失色、節節敗退,真是看不下去。

席間孩子還問我:“這個姐姐怎麼了?”弄得我哭笑不得,於是將錯就錯,沒告訴孩子這個“姐姐”是男生。不是不想說,而是一時說不清!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我對性別並沒有什麼刻板印象,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化妝美顏倒還是潮流呢!當時隨著唯美思潮的盛行以及玄學思想的影響,處於社會中上階層的男性很注意用化妝的手法美化自己。名士何宴就好傅粉施珠,任何時候粉帛都不離手,因為面色異常白潔,魏明帝即認為這是其傅粉過度的緣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和審美潮流,當下一些年輕人特別粉“花樣美男子”,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氣質更接近虛擬的“二次元世界”吧! 但這不符合我的審美,我想也不是主流的審美傾向。在孩子的成長期,給孩子樹立什麼樣的role model很重要,我顯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花樣美男子”。

所以,應對指定收看節目的第二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孩子感興趣的節目就強化,看後還可以深度討論;對反感的部分則弱化,弱到引不起注意最好。即便注意到了,跟孩子說清父母的想法和立場也挺好。

其實,《開學第一課》的初衷沒錯,孩子們結束假期,再進校園需要一種儀式感。不過儀式感的呈現方式有很多,伴隨著網絡吐槽,不少網友也發了許多其他充滿正能量的“開學第一課”。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比如美國版——2009年9月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所高級中學面向全美從幼兒園到12年級學生髮表的電視開學演講。這個英文視頻我也讓兒子看了,演講的開篇就很能跟孩子“共情”:奧巴馬講述自己小時候由媽媽獨自養大,媽媽沒錢讓他接受美式教育,就凌晨4點半起床親自教奧巴馬功課,然後趕去上班。很多時候,奧巴馬就在廚房的桌子前睡著了……

當小孩子聽到總統小時候也會起不來床,也會因為學習要克服許多困難的時候,這份激勵對一個孩子來說難以估量,我想他們也能記住奧巴馬最後所說的這句話:“你要記住,哪怕你表現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覺得身邊的人都已經放棄了你——永遠不要自己放棄自己。因為當你放棄自己的時候,你也放棄了自己的國家。”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除此之外,“開學第一課”日本版也很適合孩子們看。小學生獨自上學被認為是學會獨立的第一步,即便是接送孩子,書包也由孩子自己拿,日本皇室的小公主也不例外。在學校吃午飯,學生們自己搬運食物、分配食物、分類垃圾、收拾餐盤、擦拭餐桌。

其次,孩子們要學的是責任。在學校,日本的小學生除了正常值日外,還要負責打掃教學樓走廊等公共區域的衛生,廁所也要清洗!

再次,就是磨礪。冬天無論多麼冷,日本幼兒園的孩子都穿短褲上學。每年大寒的節氣,老師還會組織小朋友脫掉上衣,半裸運動,訓練身體素質。

最後,要學的是尊重。即便是過馬路,日本孩子也會給讓路的司機鞠躬感謝。


假如再看《開學第一課》,我一定見招拆招!


說實話,這些圖文真是讓兒子受到不小的驚嚇。我逐一解釋給他聽,這些就是與你同齡甚至更小的日本孩子在做的事情啊。

綜上所述,應對指定收看節目的第三招:開動腦筋,利用身邊資源的多樣性幫助孩子把話題延伸開去,而不只是應對學校的要求。

如果明年再看《開學第一課》,我希望自己不像今年這樣猝不及防。與其無力吐槽,不如見招拆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