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逃避開學,只有我在實名羨慕你們

都在逃避开学,只有我在实名羡慕你们

都在逃避开学,只有我在实名羡慕你们

又是一年開學季。

瘋玩了一個暑假,小學生們開始痛哭流涕地補作業,中學生們開始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而大學生們,則開始面臨著大學專屬的“開學恐懼症”。

就連廣大的學齡前兒童,也預感了這場即將面臨的史詩級“大災難”。

都在逃避开学,只有我在实名羡慕你们

整個世界都充滿著對開學的排斥,除了剛畢業的我。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開學意味著告別每天睡到自然醒。對於大學生而言,開學則意味著告別家人,離家返校。

曾幾何時,我也曾因這些抗拒過開學。而現在,在他們正經歷著我曾經歷過的一切時,我恍然醒悟,比起畢了業要面臨的一切,我更懷念開學的日子。

有人說,你總是懷念以往,是因為你現在過得不夠好。這一點我承認,畢業以來,我發現,時光在往前走,我的生活卻在向後退

選擇越多,卻越迷茫

災難片《開學》的選擇題中,大家有且只有一個選項。但在《畢業》作品中,我們卻面臨著諸多選擇。

留在大學的城市,還是去北上廣深,還是回鄉就業?

是出國留學,還是考研深造,還是就業工作?

從大三開始,我們就在不斷地做選擇題,每一個答案都通向羅馬,卻每一個都讓人答得戰戰兢兢。

微博上曾經有個段子: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我們成年人全都要。但真相往往殘酷,

只有成年人的世界裡,才會有選擇題,小孩子只有填空題。

他們的試卷上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上學。而我們,畢業以前,我們在出國、考研、就業中糾纏不清。畢業以後,即使上了班,我們仍侷限在這些選擇中:

要不要跳槽?要不要轉行?要不要創業?

就像是一場豪賭,小孩子們的選擇題是賭分數,我們的選擇題卻是在賭前程。而不同於固定選項的ABCD,我們的選擇裡多了EFG。以至於到了最後,選擇越多,我們就越迷茫。

所以,相比於每天做選擇題,我更懷念以前有標準答案的日子

畢業以後,時間開始加速

這個暑假我沒有回家,畢業以後,一個“忙”字貫穿了我的生活。

忙著找工作,忙著看房子,忙著加班……

時間正是從畢業以後開始加速的。

大學的時候,我總向朋友抱怨學期太長,課程太多。一節40分鐘的課程,總覺得被老師定格成了2小時一樣。大學四年,畢業的時候我彷彿過了一個世紀。

畢業之後,我每天生活的主題只有上班。每次朋友找我聊天,我都回她:等會兒,忙工作呢。每次朋友約我週末去玩,我都回她:不去了,這周太累了。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起,這些曾經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朋友,我已經大半個月沒有聯繫了。而我們的聯繫,也僅僅靠QQ微信來維持。

畢業以後,我發現,我的時間開始加速。我沒有時間聊天,沒有時間去玩,甚至沒有時間喘口氣。因為我把這些時間,都用來掙錢了

我再也不敢浪費時間。相較於以前轉頭就能說上話,畢業,把我和朋友們之間的距離拉的很長

我的快樂越來越值錢

小學時,校門口外5毛一包的辣條,可以買下我一天的快樂。

中學時,精品店內5塊一本的本子,可以承包我一個星期的快樂。

大學時,絲芙蘭裡300多的YSL,可以囊括我一個月的快樂。

我還記得小學開學時因為一個新書包就雀躍的心情。那個時候,快樂對於我而言,是補完作業,是老友重逢。

也許快樂是有容量的,學生時代透支得多了,我漸漸開始發現,我越難買到快樂

一包5毛錢的辣條,我要顧及健康;一本5塊錢的本子,我要顧及面子;一隻300多的YSL,我要顧及工資

年紀越大,顧慮越多。我發現,我的快樂越來越值錢了。

以前我考一次95分,就會歡呼一整天;現在我拿著幾乎滿面都是95+的成績單,卻在擔心那個80會拉低我的績點。

以前我吃一根兩塊五的雪糕,就會高興好一陣子;現在我拿裡很貴的冰淇淋,卻在擔心它化的太快。

以前我一拿到每個月1500的生活費,就會迫不及待地去吃一頓大餐。現在我拿著5000的工資條,卻在擔心扣完房租以後的生活。

畢業以後,我的沮喪總是輕而易舉地出現。

和他們一樣,我曾是《災難片》的“受害者”。但現在,我更羨慕你們每年兩次的開學。因為只有進了社會這所大學,你才會知道:

遲到扣的再也不是分,而是錢。

失敗面臨的再也不是老師的溫聲細語,而是老闆的破口大罵。

催促你的再也不是宿管阿姨叫你睡覺的聲音,而是房東讓你交房租的吶喊。

劍尚未佩妥,轉身已江湖。你們開學的同時,社會也在向我們“開學”。只是,

畢了業的我們,再也不是60分萬歲

這樣的“開學”,我倒真想跟你們換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