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沒「下崗」,兩顆牙就並排在崗,醫生:都是家長餵出來的!

什麼是雙排牙

不知道父母們有沒有注意到,在自己孩子兒童期的時候,口腔裡面同一位置的牙齒會出現兩顆牙齒呢,其實在兒童6至12歲的時候是處於換牙期,恆牙已萌出,相應乳牙未脫落,叫做乳牙滯留,俗稱“雙排牙”或“背背牙”。

乳牙自然脫落,恆牙隨後逐漸萌出,這是小朋友長到六七歲時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換牙過程。可如今,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出現換牙“程序”有點錯亂的問題,還沒等乳牙“下崗”恆牙就迫不及待“上崗,於是,兩顆牙並排在崗,只能請牙醫通過“暴力”的方式強制要求乳牙“下崗”,否則將嚴重影響牙齒的美觀與健康。

乳牙沒“下崗”,兩顆牙就並排在崗,醫生:都是家長喂出來的!

長在內側的雙排牙

在杭州口腔醫院兒童齒科,7歲的小男孩天天(化名)剛拔完牙,隨著麻藥勁慢慢過去他開始感覺到疼痛,起先是用力捂著嘴巴,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就撲進奶奶的懷裡哭了起來。

聽接診醫生錢曉雲說,自去年11月以來,這已是她為天天拔的第四顆牙,原因都是同一個:乳牙還沒脫落,恆牙就已在旁邊長出來。

“雙排牙的問題現在在臨床上很常見,我們碰到每10個小朋友至少有5個存在,有些好一點的乳牙已經鬆動,而有些厲害的乳牙紋絲不動,只能通過外力拔除。”錢曉雲醫生說,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出現雙排牙,其實關鍵問題就出在家長的餵養方式上,太精細。

乳牙沒“下崗”,兩顆牙就並排在崗,醫生:都是家長喂出來的!

長在外側的雙排牙

就拿天天來說,錢醫生曾與他奶奶有過深入的溝通。小朋友從小就胃口不好,因此在餵養上大人向來非常上心,從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各種食物都是精心研磨,水果一直都是榨汁,最“偷懶”的也得去皮切塊,很少會有機會得用牙齒費勁的咬。

“牙齒就跟肌肉一樣用進廢退,尤其是小朋友在生長髮育階段,更需要多鍛鍊。”錢醫生說,恆前牙一般都比乳前牙大1/3左右,如果不通過鍛鍊來促進頜骨的正常發育,恆牙就會因沒有足夠的空間長而排列不整齊,甚至是出現雙排牙。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說“小時候牙齒太整齊換牙以後往往不太好看”。

乳牙沒“下崗”,兩顆牙就並排在崗,醫生:都是家長喂出來的!

“雙排牙”是如何形成的

1、孩子的營養過剩,營養供給好,牙胚發育比以前早,往往恆牙長了出來乳牙還沒掉。

2、飲食精細。食物過於鬆軟、精細,乳牙牙根未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鍛鍊,和牙槽骨緊密相連,不易脫落。

3、恆牙胚發育錯位,恆牙牙胚沒有正對乳牙根尖部,而在乳牙根的內側生長,使乳牙根不能隨著恆牙的生長吸收,而只在牙根的一側發生吸收,新生恆牙在萌出時乳牙仍很牢固,根本沒有要脫落的跡象,沒有正常脫落的乳牙佔據了恆牙的位置而形成雙排牙。

4、乳牙病變,牙齒替換時,乳牙脫落後,恆牙會在乳牙原有的位置長出,由於乳牙齲壞嚴重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礙等情況造成乳牙不能及時脫落。

5、恆牙的錯位造成的錯合畸形,已經萌出的恆牙由於位置不夠、異位萌出或是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鉛筆等不良的習慣導致恆牙與恆牙之間的前後錯位排列形成雙排牙的現象。

“雙排牙”的危害

1、不利於牙齒清潔衛生,容易形成牙垢和牙結石,而造成孩子的口臭。

2、可能誘發齲齒、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性疾病。

3、阻礙孩子的頜骨發育、咀嚼功能,影響面部美觀。

4、局部含有細菌微生物的慢性炎症病灶,其中的細菌及其毒素通過血管及淋巴管被帶到機體的一些器官和組織,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時,細菌生長繁殖,細菌毒素損害組織和器官,使這些遠離患牙的組織器官發生病變,引起機體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心肌炎、腎炎、心內膜炎、眼疾、風溼性關節炎等問題。

雙排牙如何預防

錢醫生特別提醒各位家長,給孩子的飲食別太精細,應多給些原生態的食物讓孩子鍛鍊牙齒與頜骨。

偏食好甜飲、長期食用流質、飲食過於精細、不願咀嚼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正是其形成“雙排牙”的原因。

注意培養孩子的口腔衛生習慣,少喝碳酸飲料等糖分高的飲料,進食後及時漱口刷牙,避免乳牙和新萌出的恆牙發生齲壞。

如果你的孩子目前正處於幼兒園中大班的階段,趕緊看看他們牙齒間有沒有足夠的縫隙。如果沒有的話,適當增加牛肉乾、豆子等堅硬的食物讓孩子多用大牙嚼嚼,促進頜骨發育,應該在孩子10歲前都還有機會。而如果你的孩子這會已經出現雙排牙且乳牙有些鬆動,那麼可以多吃玉米和蘋果,注意是用門牙咬,也對恆牙的整齊美觀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