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假如,我們毫無節制的肆意丟棄垃圾,那麼幾十年後地球將沒有一片適合生存的土地。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其實,垃圾對環境和人的危害遠比你想的要大。塑料製品需要500多年才能分解,會汙染土壤,擠壓可利用土地面積。廢電池對水源土壤也有不可逆的傷害,一粒紐扣電池可以汙染6000000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

BBC拍攝《藍色星球》時,拍到了海洋在遭遇垃圾後觸目驚心的畫面。塑料被人倒進大海,被海浪聚集在海面。這些垃圾要經歷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進行降解,在這之前,海洋裡的生物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一隻海豹寶寶被海里漂浮的塑料袋垃圾纏住,整個皮肉被嵌入直至死去。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一頭死去的鯨魚漂浮在海上,被人救起後發現它整個胃裡沒有任何食物,卻塞滿了30多個塑料袋。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被人隨手丟棄的一根吸管,被海龜吸進了鼻子。工作人員用了8分鐘才將它取出。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這一幕幕的悲劇,讓我們感受到環境遭遇垃圾破壞的嚴重後果。也讓和人類同樣生活在一個星球上的動物遭受滅頂之災。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繼續讓垃圾肆意破壞環境,未來的我們會不會也和這些動物一樣?

冰川的悲鳴:創造資源和美景,卻遍佈垃圾

帕米爾高原方圓千里人煙稀少,除了冰川白雪,就是滾石流沙;別人記錄慕士塔格峰7546米的雄奇,像一位巨人屹然聳峙於蒼穹之中。但,這位巨人卻因為垃圾的環繞,身型不斷扭曲、枯萎。

2018年7月,在純淨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海拔4500米處,60個人,僅僅用時60分鐘,撿了至少1195件、143.77公斤重的垃圾。我們敬畏冰川,讚歎它的美麗、巍峨,卻在觀賞之餘為它留下從觸目驚心對的“傷痕”。

一群“撿垃圾”的人

70後的王子人,自詡是一個“撿垃圾的人”,當年雄心壯志的她,原本想用寫作來改變世界。幾經人生失利和挫折,她終於想明白了,自己就是一個平凡人,那就乾點影響世界的“平凡”事兒。2010年王子人從單位離職之後,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有點不一樣的改變。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從那時候開始,王子人就與“垃圾”結下不解之緣。最開始王子人做的就是城市社區垃圾分類相關的議題,並且形成了條件反射一般的職業病,一是進社區就看垃圾桶,二是走到哪裡都會注意到垃圾。

回了農村老家,不是看鄉村變化有多大,第一反應就是“村裡的垃圾太多了”。2012年王子人和團隊夥伴在村頭河道里撿拾垃圾。哪裡有垃圾,王子人就往哪裡扎

,甚至連戶外爬山,朋友看到的是風景,她看到的,是垃圾。

雖然有所準備,但當親眼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還是讓參與撿拾的人感到無比震撼。仙居公盂崖,號稱“華東最後的香格里拉”,卻聚集了幾千個廢棄塑料瓶子,儼然像個天然垃圾場;海拔3700米的阿壩小山村,村周邊扔滿了遊客的電子產品、橡膠鞋。你無法想象被這些垃圾汙染後的山村在未來的幾年、幾十年內會變成什麼樣子。

2014年春天,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因為撿拾垃圾,決定一起發起活動,組織志願者一起“俯身拾垃圾,還山以潔淨”,這便是“撿拾中國”的緣起。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他們用“撿拾”改變世界

戶外撿拾5年來,“撿拾中國”從個人的隨手撿拾行為,發展到聯合全國內20多個省市的五十多家環保組織參與,已經發起了100多場撿拾活動,超過3000人參與和上萬人關注,撿拾里程達上萬公里。“撿拾中國”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影響力。

黑眼睛戶外的負責人小強,參加了2015年春季的吳越古道淨山。自那以後,每次出門都會帶上一個垃圾袋,隨手撿拾垃圾。他說:“我也不說教,我就撿”,所以青海湖走完,後面跟著幾十個自發撿垃圾的小夥伴。一路走,一路撿垃圾,做多少是多少,能身體力行,比什麼都強。

來自四川的黃蓮是個退休職員,特地跑到杭州來參加活動。在這之前,他已經在峨眉山撿了一個月的垃圾。73歲的老楊是這裡最老的志願者(現在已經不在了),2014年秋天,他和大家一起從浙大玉泉校區北高峰撿到了虎跑寺。

他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人;但正是這些普通人,通過他們的行動,一點一點的淨化著這個世界。

“世界清潔日”,上輕鬆籌一起治癒地球

在撿回來的垃圾中,食品外包裝是最多的。沒有參加過撿拾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垃圾多到裝不下的無奈和無力感的。所以大家的夙願是發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撿拾”的行動中。人多力量就大,如果每個人都能做一點,環境會改變很多。

當一些僅僅三四歲的孩子,一起加入到撿拾的隊伍中;當他們認真的撿著山野裡每一個細小的菸蒂。當曾經參與過撿拾活動的志願者,自發組織身邊的朋友家庭定期去佘山撿垃圾,這一切讓我們意識到,讓更多的人帶動周邊,參與到日常環境的環保行動中。“帶著一部分人先撿,然後帶著全國人民一起撿,直到沒有垃圾可撿。”

那些參加過撿拾活動的人,和親眼目睹過山野戶外垃圾問題的人,甚至只是在朋友圈裡看到別人行動的人,相信他們的心裡都種下了環保的種子。

數場“撿拾”行動,動員了成千上萬的人,但是這些遠遠不夠。垃圾太多,能動員出來撿拾的人太少,我們需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影響更多人。而這個舉動也影響了許多公益人士、明星和公眾人物的參與。

“上輕鬆籌款,一起治癒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