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新学期,做到这3点,成绩一定猛蹿!

开学两周了,不知道大家的学习情况怎么样?还记得刚开学时信誓旦旦立下的计划吗?可能你的信念和冲劲已经被繁重的课业压力磨去了不少,这都是正常现象。可能你感觉一直在努力,但总是力不从心,这里我给你3点建议和启示,可以免除焦虑,给你的拼命加点料,继续前行!加油!

1

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利用黄金时间来记忆

首先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2

尊重自己的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规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后,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自己的最佳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

4

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不按计划办事,计划形同虚设。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使计划越定越适合自己!

5

公开学习计划

大多数初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公开。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6

留有机动时间

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实现的!留下机动时间,也能让我们有余力解决突发的学习情况!

7

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重点不同

① 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

尖子生在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不可盲目求快,一定要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尖子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步骤和结果。

② 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中等生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个性化的表格。

③ 后进生:抓中低难度题目,拿好基础分

很多后进生急于提高成绩,但必须知道:贪多嚼不烂!!老师建议: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一定要对课堂知识点、公式、定理等理解清楚,平时选择中低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不把过多时间放在难题上。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2

把握好学习的4个环节

1

预习

初中的知识量越来越大,要求理解、联系与思考,而非单纯死记硬背。如何为思考留出更多的空间呢?答案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

有些同学说:“预习重要是重要,可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确实,现在的学习很紧张。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中等的学生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前者做作业快,效率高。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可以留出 10-30 分钟的时间预习。如果预习了,听课效果就好,作业做得就快,预习的时间自然就节省出来了。所以预习是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

如果时间很紧,怎么办?

① 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② 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 8-15 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③ 上课前花 2 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状态。

2

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

高效听课要抓住以下几点:

① 做好课前准备,即预习。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以及对探求知识的极大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② 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③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老师的合作者,学习的参与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结论由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④ 在听取公式定理的同时充分理解、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学习思路。

⑤ 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即不能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⑥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需要充分调动耳、眼、手、脑等器官协同工作,可以帮助学习。注意,要有选择地记笔记,并记录经典例题。

⑦ 注意跟老师的交流,听课要与老师有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3

复习

复习应该融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专门为考试准备的。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学过即习,方为及时。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

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课后回忆——回想什么?回想我们在上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比如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新思路、之后遇到新题我们该如何解答。

② 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越透,掌握越牢,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③ 整理笔记——对课堂笔记及时完善,勾画疑点,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

④ 看参考书——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应考能力。

⑤ 单元复习——要求:a.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b.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c.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记录下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4

作业

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的目的。

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考试时你能随便上厕所么?考试时你能吃水果么?考试时你能开手机么?考试时你能看笔记看答案么?……考试时不能干的事,写作业时尽量也别干,至少保持30分钟。

30分钟后,休息5分钟,上厕所喝水吃水果聊微信,但一定别打游戏。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提高效率;稳定考试时的状态。

作业中的错题也很关键,对于作业中没有弄懂的题一定要收入到错题本里,找老师问同学一定要搞懂为止,方便以后复习时查漏补缺。

3

用好三个本子

01

笔记本

第一个本子用来做笔记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了能够清楚的讲明白课堂内容,老师一般都会在黑板上列出课堂大纲以及课堂学习的重难点。这时,有心的同学就会把老师总结的重难点记下来,不仅有利于及时消化,而且有利于课后复习。

但是,有些孩子求知心切,不放过任何知识点,整节课都在做笔记,老师已经说到下个内容了,她还在抄上个内容的知识点。一整节课下来,除了满满的笔记,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这样只顾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的内容,反而容易成绩下降。

正确的做法:

记提纲——有时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和速度,那就把老师上课内容的大纲记下来,认真听讲,下课再补齐笔记。

记难点——把没听懂的内容先记录下来,课后慢慢消化老师所说的内容,如果还不能理解,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记重点——翻看笔记的时候能够想起上课时的场景,便于记忆和考前复习。

记疑问——有些疑点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老师疏忽导致,把疑点记录下来,课后与老师或同学探讨,解决疑问。

02

错题本

第二个本子是错题本。把自己在平时作业、习题、考试中做错的或者不会做的题都收集起来。

光收集肯定是不够的,还要归纳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把对应的解题思路或者知识点写在旁边,如果有其他解法也可以写在旁边。这样的错题本要及时翻看,尤其是在考前,对于查漏补缺是很有效的。

有些孩子错题全部都记,事无巨细,过不多久就密密麻麻写完一本,只写不看,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照样出错,白白浪费时间整理。

正确的做法:

安排好格式——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在本子中间划一条线,一边写题目和答案,一边分析错题原因和解题思路。

做好归纳——可以按照不同知识点做划分,也可以将题目类型进行划分。便于复习的时候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总结思路,定期复习——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同时错题本能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03

口袋词汇本

第三个本子是口袋词汇本。这个本子可以小一点,能够放在口袋中即可,那么上面记什么呢?

语文和英语在中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准备一个词汇本,利用等车、课间这样的碎片时间记几个单词,背几句古诗词对提高成绩很有必要。

其实口袋本可以灵活运用,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正确的做法:

做好单词分类——将容易弄混的单词放在一起重点区分记忆,或是加入一些词组或是固定搭配,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

加入常考成语、古诗词——在单词记忆疲倦的时候换换“口味”,能有效缓解疲劳,提高记忆效率。

摘抄佳句佳段——口袋本不仅可以用来背单词、古诗词,还可以摘抄佳句佳段作为写作素材,用来记忆政史地的知识点也非常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