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不知如何調薪的HR不是好HR!

乾貨|不知如何調薪的HR不是好HR!


年度調薪是HR的事兒,更是每位員工的大事兒!

為了更好的掌握調薪要點,HR們務必要對“薪酬管理”有充分的認識。

從瞭解各個崗位平均薪資水平到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再對薪酬戰略的規劃,對於HR來說,不僅是專業能力的完善,更是業務水平的提升。

調薪依據


在準備調薪之前,HR應向老闆回答:企業為什麼要調薪?接下來才是調多少合理的問題。

調薪依據來源於企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先看內部:

1、業務戰略

企業的業務戰略決定了薪酬戰略,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企業薪酬戰略可分為:

①市場滯後型

企業處於創業期或起步發展期,現金流不夠充裕,需要緊盯著市場上的領先企業來決定自身的薪酬水平。

②市場領先型

企業處於快速增長期或成熟期,現金流充裕,需要以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來吸引和挽留員工。

③混合型

企業根據自身實際使用不同的薪酬策略,比如:在底薪部分使用市場領先策略,在浮動獎金部分使用市場滯後策略。

HR只有搞清楚企業業務戰略,才能確定該不該進行員工調薪。

如果,你所在企業正處於業務增長的快速發展時期,迫切需要以優厚的薪酬政策來吸引人才,你若無法按時進行年度調薪,那麼,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將不具備薪酬競爭力,吸引優秀員工也將不可能。

2、企業成本和效益

對於老闆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如何增加企業利潤?

而實現這個目標無非有兩種手段: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

員工薪酬是企業運營成本的一部分,調薪直接影響企業來年利潤,而薪酬一旦調整上去,再降下來會比較困難。

基本工資的增長除了帶來員工工資成本的上升,還會帶來其他薪酬和福利成本的增加,比如年度獎金、保險。因此,除了考慮薪資成本,還需要考慮企業綜合成本的增加因素。

因此,在向老闆建議調薪之前,HR需要自己先算一筆賬,計算一下調薪之後會對企業經營狀況帶來怎樣的影響。

3、企業薪酬戰略

目前,不少大型企業實行了全面薪酬戰略,就是說員工得到的不止是到手工資,還包括獎金、股票、期權、社保和培訓發展機會等。

雖然年度調薪調整的是員工工資部分,但是,HR需要把年度調薪放到整體的薪酬戰略上考慮。

比如,企業未來準備實施一項新的員工福利政策,會帶來員工成本上升,在總體人工成本預算恆定的前提下,年度調薪預算將會一定程度的縮水。

除以上內部因素以外,調薪還要考慮下述外部因素。

1、當地經濟水平

任何一個區域的薪資漲幅應與當地經濟水平相關,目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物價水平不斷上升,企業員工也習慣了每年實行工資調整。

2、市場同行的薪酬增長

市場因素是影響調薪的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假如同崗位薪酬在其他企業中都紛紛增長,而你所在企業卻遠低於市場,在沒有其他薪酬改革的前提下,這樣做可能會有兩個後果:

① 一年之後你和競爭對手的薪酬水平差異拉大。

② 你將變得難以吸引市場優秀人才,對保留企業自己的優秀人才的難度也會加大。

這也是很多企業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市場薪酬報告的原因。

薪酬管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市場定價,也就是崗位薪酬水平和年度薪酬漲幅都參照市場制訂,薪酬報告對市場定價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調薪數據選取


確定好是否要實施員工調薪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調多少?

大多數人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去找一份市場薪酬報告,從中查未來一年的市場調薪比例預測,然後以此作為本企業調薪的依據。

不過,從外部獲取的數據在使用之時也要小心,因為你想吸引的人才可能來自行業外,而你的人才也有可能流失到其他行業。

正所謂薪酬無小事,你必須本著嚴謹的態度,對於使用的任何外部數據,都應該做到理由充足。

預算管理


進入調薪預算分配階段


調薪預算金額就是現有年度工資總額乘以調薪比例。比如,企業當前年度員工工資總額為1000萬元,明年調薪比例確定為5%,則明年的調薪預算為:

1000萬 X10% =100萬

很多人會把這10%理解為下一年每名員工都能獲得10%的工資增長。這是一個極大的誤會,假如HR不能在薪酬溝通中把這個問題向員工和領導解釋清楚,將會對後續的人才管理工作帶來極大麻煩。

這裡要注意幾個問題


1、績效調薪和晉升調薪。

前者是全員普調,後者是員工升職需要的調薪。通常整體調薪預算包括了這兩部分調薪。基於此,需要從整體預算中拿出一小部分比例作為晉升調薪。

2、績效調薪部分最好不要一次用完。

因為從本次調薪到下次調薪之間的一年之間,還可能發生各種各樣常規調薪以外的情況,比如員工挽留、薪酬微調等,所以儘量留出一小部分作為二次調整之用。

3、二次調薪因為預算金額極小,所以必須嚴格限定只適用少數重點員工。

比如公司需要重點獎勵的和挽留的員工,或者上次調薪之後薪資水平仍然嚴重偏低的。

因此,很多企業在一年之中有兩次績效調薪的安排,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一般相隔6個月;第一次用大部分調薪預算做全員普調,第二次用餘下的預算做少量人員的調薪。

4、設計調薪矩陣。

設計調薪矩陣也就是根據員工各個績效結果級別和現有薪資水平,確定員工調薪幅度的指導原則。

一般來說,每名員工的調薪比例會受兩個因素的影響:

① 績效結果:績效結果越好,調薪比例越高;

② 薪資水平:同等績效條件下,現有薪資水平越低,調薪比例越高。

調薪矩陣確定之後,公司便可以把調薪預算按部門、團隊下放,由各部門和團隊按照調薪矩陣的指導比例,依次給每個員工調薪。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最好由公司最高管理層統一掌握一小部分比例,而不是把預算全部下放給部門。

因為,自下而上的調薪需求永遠都會超出原來預算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由一部分預算放到全公司層面,由公司HR或CEO在全公司範圍內統一調配,以彌補部門未能滿足的調薪缺口。

5、調薪完成之後召開校準會議。

調薪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團隊調薪完成之後,要上升到部門層面由部門負責人做校準;部門調薪完成之後,要最後上升到公司層面做校準,公司CEO和HR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校準會議。

校準目的在於確保各團隊、部門在調薪過程中都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則,避免出現嚴重違背調薪矩陣中確定的調薪原則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