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女状元不当五百强高管 回乡做茶农年销600万元


2004年祁门县文科高考状元、世界500强高管、茶农……你大概很难想象,这些标签可以全部加在一个80后姑娘的身上,她叫江雪霞,从小在茶山长大。一直以来,江雪霞对家乡的茶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一路顺风顺水的她做了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掉500强企业的工作,回乡当茶农。

图为江雪霞的故乡际源村。做这个决定并非江雪霞一时兴起。0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做品牌策划的她发现,祁门红茶在茶行业内有很好的口碑,但却没有几个知名的品牌。“祁门红茶曾经辉煌一时,出口欧美主要国家,但九十年代开始衰弱,家乡的很多红茶做了绿茶。”2013年,江雪霞正式辞职返乡,她想领村里的茶农,做出一个响当当的茶叶品牌。

图为村民翻耕田地。返乡后,江雪霞姐妹和村里的茶农签订了统一的茶园管理和种植合同,按照一定的标准管理茶园。“父亲说茶草是茶农的天,如果茶草的品质无法保证,那做出的茶就不会是好茶。”为了保证茶草质量,江雪霞组织村民锄草、翻耕。有时,盛夏的高温接近四十度,茶农们还是按照质量要求,上茶山翻地。


村民将茶叶卖到江雪霞的茶厂。每年的三到六月份是茶季,一到下午收草茶的时间,茶农们就不约而同的来到江雪霞的茶厂卖鲜叶。只要符合江雪霞的标准,茶草的收购价格都会高于市场价,“整个茶季,平均一天收茶草超过十万元,每三天就给村民结算一次。”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也是江雪霞的一个愿望。

制作茶粽。要真正掌握制茶真功夫,还是得自己花时间摸索。三姐妹按照温度、时长、火候分别进行了多次尝试,没日没夜的在茶厂里,每做出一批新茶,就立刻去找行家审评,记下优缺点,回来继续总结改进工艺。

茶叶集中堆放在茶厂中。可是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3年做的第一批茶,不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没有达到江雪霞的标准,因此没有被推向市场。江雪霞便和大姐三妹一起,到各地的红茶厂学习,做红茶工艺复杂,初制环节便要持续一天一夜,她们便跟着做茶的师傅一起熬夜通宵,学习制茶技艺。


江雪霞在网上为买家答疑。做茶之余,江雪霞把重心放在了销售上,全合作社的茶叶都指望着三姐妹销售。为了拓展销量,三姐妹进行头脑风暴,研发出了粽茶、玫瑰红茶等创意产品,在端午前后的一个月光粽茶就销售了100多万。忙起来时,做客服的江雪霞打字打得手都直不起来。

经过五年的发展,江雪霞和姐姐、妹妹带领60户茶农成立合作社,建立起自己的茶厂和茶叶品牌“际源春”,并通过网店“际源春祁门红茶”销售茶叶,2017年销量600多万。随着茶叶电商平台的做大,姐姐江雪琴和妹妹江淑霞很多精力被打包发货占据,最多的时候三姐妹一天要打包上千个订单。

每年8月中旬,合作社免费向村民发放有机肥、黄板等农业物资。

作为2004年祁门县文科高考状元,村里唯一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江雪霞的动作总是备受瞩目,她也总是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每年忙完茶季,她就寻找机会外出学习和开拓市场,2017年,她在首届中国妇女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创意奖。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大茶叶电商,拓宽茶叶的销路,让茶农的钱包鼓起来,也为祁门红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大茶叶电商,拓宽茶叶的销路,让茶农的钱包鼓起来,也为祁门红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