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再上陣解讀樓市:下一輪的房價一定是上漲的!

鳳凰網財經獨家對話任志強,眾多犀利觀點為您解讀中國房地產市場這三十年。

任志強再上陣解讀樓市:下一輪的房價一定是上漲的!


任志強


1.過去十年中國房價高速上漲的原因

“造成房價高速上漲的,實際上是招拍掛制度”。

2002年5月9日,國土資源部簽發11號文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要求從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經營性開發的項目用地都必須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進行公開交易。此舉被業界稱為新一輪“土地革命”的開始。

“這段時間就出現了一個巨大問題”,據任志強介紹,2003年以前,土地供應大概是每年平均30%到40%的增長,並且逐年遞增。但是該文件的發佈直接導致了土地供應量的下降,其中有十幾個月的土地供應量只有5%左右,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所以從2004年到2006年年底的時候,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問題—市場供給嚴重不足,這導致房價開始上調,因為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匹配關係已經被打破了”。

2007年7月24日,北辰實業和北京城開組成的聯合體以92億元的天價奪得長沙新河三角洲地塊,超出起始價(46.38億元)45.62億元,成為當時的“地王”,也開開啟了“高價者得”的市場局面,此後,全國各地便開始屢屢出現“天價”地。

“2005年起的四年間,政府進行了多輪調控,結果2008年出現了美國經濟危機,然後又是四萬億,所以2009年之後(房價)就開始持續上漲”,任志強道。

2.你以為買房子才叫收益?錯了

據有關數據, 2018年1月,北京市的房價均價為62957元/㎡,而2008年1月的房價均價為12479元/㎡,相差5倍左右。

廣州市在2018年1月的房價均價為31409元/㎡, 2008年1月的房價均價為7350元/㎡,相差約4.27倍。

從2008年至2018年,十年近5倍的房價上漲使得擁有房產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同時,沒有及時“上車”的人們陷入了深深的房價焦慮。

任志強卻不這麼認為,“除了後來的年輕人沒趕上(這趟車)以外,所有人都趕上了”。

他對此解釋道,很多人以為現在的市場是商品房為主,這是一個錯誤概念。因為中國最多的房子是福利房,所以簡單來說,和你出手不出手沒關係。我們所有的商品房都加起來,大概也就九千萬套,九千萬套在全國所有住房面積裡佔多少?30%都不到。

也就是說,剩下70%都是自建住房或者福利分配住房,那麼所有人都佔便宜了嗎?顯然不是。

“你以為買房子才叫收益?錯了”。

據任志強介紹,中國把收入分為七等分,最低,低收入,中級收入、中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在最低的那一級裡,住房私有化率是78%,這些人的房子基本都是靠福利分房,而最高收入的住房私有化率是90%,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的人群在住房私有化率上的差距只有12%。

簡單來說,有房子和收入提高完全是兩個概念。

3.農民進城怎麼辦?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兩大隱憂

回顧中國房地產進入市場化後的這二十年,任志強認為,單把房地產作為一個產業進行制度改革的時候,最大缺陷就是沒有隨著城鎮化的要求,把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問題解決。

“嚴格地說起來,從1997年到現在的20多年裡,最重要的問題是1997年提出市場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在城市化發展的高速過程中,農民進城怎麼辦”?

為什麼要解決戶籍制度問題?

“比如年輕人進了城,博士生、研究生,大城市非常希望要的這些人才,他給這些地區又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是他的父母要想進城卻因為戶籍制度問題無法實現。那這個城市和社會就分裂了”。

為什麼要解決土地私有化問題?

“因為土地私有的時候,人們可以隨隨便便到城市周邊去買房子,他就會降低城市的集中度”。

如果不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會出現現階段我們看到的“超大型”城市的問題。

為什麼大城市的土地價格高,房屋價格也高?

“城市化過程中,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接下來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向大城市轉移,就導致這些城市無法應對這麼多的人口進入,這是不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的”。

“由於優質的醫療、教育、公共服務資源的集中,人口源源不斷向大城市湧入,造成這些城市壓力過大,而這一壓力又全部轉移到了房子的問題上”。

今年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將“堅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改成了“堅決抑制房價上漲”,兩字之差顯示了房價調控力度之大。

任志強對此表示,“要遏制房價上漲,我們現在用的是行政辦法,就是我不批你。就像股市,我可以停盤,漲也要停,跌也要停,但這不是市場經濟解決的辦法”。

任志強指出,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這種城鎮化發展是一個歷史推移的過程。要想在全世界達到改革開放之後提出的小康水平,沒有70%的城鎮化率是做不到的。

1996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開始超過30%,2007年以後,隨著房價高速增長,城鎮化率開始下降,每年大概下降0.8%到1.2%之間。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土地和戶籍制度問題,這兩個問題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速度”。

4.那麼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

“到今年6月為止,房價已經連續40個月高速增長,這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任志強認為,無論現在的政策怎麼調整,下一輪的房價一定是上漲的。因為當前部分地區的住房銷售平均成本已經低於土地的供應成本,也就是出現了“麵粉比麵包貴”的情況。

“你沒有辦法老讓大家虧本做買賣,那你能怎麼辦?”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任志強再次強調,一個是土地,一個是戶籍。

“如果不能解決中國未來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房地產問題永遠是磕磕碰碰的,解決不了”。

另外,短期來看,任志強認為,無論政策怎麼調整,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是改變不了的,即使現在可能呈現出有升有降的一種變化,但是房地產的市場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就房地產這個產業來說,美國二百年的過程中城鎮化率比我們高這麼多,有些地區已經達到90%多了,都還在弄房地產,你發什麼愁呢?美國的房價不漲了嗎?睜著眼睛說瞎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