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夜,苏小妹出“微笑吹灯双得意”,秦观的下联颇解风情

民间传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个小妹,名叫苏小妹,此女家学渊源,从小知书达理,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精通笔墨,才华出众。到了二八芳龄,自然引得不少豪门望族的公子哥们前来求婚。对于苏小妹而言,门第那都是浮云,自然看重的是才华。不少名门大家的公子哥都倒在诗书这一关。

在当时,有个年轻人名叫秦少游,天资聪颖,年少即饱读诗书,眼界也颇高,唯独对“苏门三父子”佩服有加。但他不相信苏家待字闺中的苏小妹那么有才华。于是想找个机会试试苏小妹的才学。如果真如传闻所言,那自己若能过关,岂不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洞房夜,苏小妹出“微笑吹灯双得意”,秦观的下联颇解风情

有一天,秦少游得知苏小妹要去一个庙里烧香,便先行打扮成一个道人,在庙门前假装化缘。苏小妹一下花轿,秦少游便假装上前布施,并顺口吟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一看是一个道人,本想施舍几个钱,但看这个年轻人总感觉不太像道士,便改变了主意,边走向庙里边说: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一听,心中暗暗赞许,果然是名不虚传。于是,他紧跟几步,又对苏小妹出了个上联:愿小姐身如药材,百病不生。

苏小妹眉头一皱,她最讨厌别人拍马屁,本不想理睬,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句: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不舍。秦少游边瞧着苏小妹远去的倩影,边在心里想:果然是才貌双全。心中的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洞房夜,苏小妹出“微笑吹灯双得意”,秦观的下联颇解风情

等苏小妹从庙里烧香出来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秦少游赶紧上前又出了一联: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苏小妹一看,这个年轻道士怎么还守在庙门口,顿觉得此人不正经。一边上花轿,一边生气地嗔道:疯道士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通过这次试探,秦少游便暗下决心要捕获美人之心。于是,他一边准备参加科考,一边打探苏家的消息。而苏洵一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他家来向女儿求婚。又高兴又是发愁。高兴的是可以好好挑一个才人,把女儿嫁出去。发愁的是怎么挑选出如意郎君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要求前来求婚的每人写一篇文章,然后从中挑选。最后,苏小妹挑中了秦少游的文章。全家人也都同意了这本亲事。

因秦少游孤身一人在京都应考,苏洵便把婚礼安排在自己的府上举行。洞房花烛夜,苏小妹才知道原来新郎官就是曾经在庙前布施的“道人”,就想着该好好收拾一下新郎官。

洞房夜,苏小妹出“微笑吹灯双得意”,秦观的下联颇解风情

等参加婚礼的人都散去后,苏小妹命令丫环把秦少游关在洞房门外,要他对上对联才放他进来。苏小妹出了个上联:闭门推开窗前月。秦少游正陶醉在新婚的喜悦之中,冷不丁来这么个对联,一时半刻居然对不上来。这一幕恰好被尚未就寝的苏东坡看在眼里,有心想帮帮秦少游,但又怕这位才子妹夫没面子。于是,苏东坡灵机一动,就在秦少游来回踱步的湖边投下一颗小石头,水中倒映的天光月影便一下子散了开来。秦少游何等聪明,一下子就来了灵感,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洞房夜,苏小妹出“微笑吹灯双得意”,秦观的下联颇解风情

苏小妹这才放秦少游进了洞房,给秦少游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微红着脸笑道:微笑吹灯双得意。秦少游毫不犹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面对着红粉佳人,吟道:含羞解带两痴情。至此,两人深情相视,共度良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