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冲击待解,风格短“大”长“小”

2018 年一季度经济开局总体平稳,从三驾马车来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暂时成为拖累因素;消费增速有所回升,成为经济增速总体平稳的支柱力量;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地产投资暂时弥补基建投资回落缺口。总体而言,尽管目前经济相对平稳,但未来仍存回落压力,中美贸易战阴云难解使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面临失速风险,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率难以再度提升,制造业投资依旧低迷,地产投资受“房住不炒”的调控目标压制而短期难以提振,为了实现稳增长的总体目标,基建投资或将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手段,维持全年经济增速缓慢回落至 6.6%的判断。

4 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美国国内加息预期的强化以及欧日对量宽退出的犹疑才是美元指数走强的主导因素。面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强化,中美利差持续缩窄,已离开易纲行长所说的舒服区间,其对中国利率水平向上的牵扯力正在逐步强化;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央行实施降准以强化流动性供给的稳定性,且 4 月 23 日政治局会议重提扩大内需,但是以资管新规落地为标志的严监管行为则持续推进,由此看来政策的呵护依然出于维稳,带有明显的预防色彩,而杠杆去化依旧是调控的中心所在。因此,尽管 2017年流动性环境持续收紧的态势在 2018 年将有所改观,但是在内部强监管和外部有压力的情况下,期盼流动性趋于宽松进而带来金融资产估值的整体提升显然并不现实。

策略方面,市场在经历了连续的弱势震荡后,底部正在构筑过程中。从盈利情况来看,5 月前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业绩印证了我们对于创业板业绩将超越主板的判断。一季度主板(非银行和两油)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从 2017 年的 39.4%,回落至 24%,而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则在经历年报的资产减计冲击后,从 2017 年年报同比-17.7%增速,快速回升至 2018 年一季度 34.5%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水平。业绩层面的验证,支撑了我们对今年将是风格逐步从大盘股过度到小盘股的风格判断。另一方面,从短期事件性机会的角度来看,MSCI 纳入 A 股时点的临近将制约风格的切换过程。MSCI 纳入 A 股后,追踪 MSCI 指数的资金将为 A 股带来约 170 亿美金的增量资金。除此之外,陆股通资金已经在持续流入,从配置行为来看,存在超配 MSCI标的股的迹象。目前,MSCI 标的股的流通市值仅占陆股通标的 57.9%,但一月份以来,陆股通流入资金配置在 MSCI 标的上的比例却达到 3/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大指数的企稳甚至反弹。因此,我们继续坚持,短期博弈蓝筹股反弹,而中长期看好创业板机会的配置策略。

作者:周喜、宋亦威、杜乃璇、张扬(渤海证券)

重要说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本公司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