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两长,穿越古今:“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对他的爱恋已经结束,不过是一句“分手”。

对她的感觉已然消失,不过是一句“我爱过你”。

情人间情深似海,转眼却是恩断意绝。高楼林立,水泥森林,我们的感觉来得很快,走得也很快,“爱情就像龙卷风,吹完它就走”。

柳梢之上,明月之下,可曾怀念,曾经那车马很慢很慢的时光,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爱得很长,恨得很久。

即使删掉对方的微信微博电话等各种联络方式,不再联络,即使口口声声说相忘于江湖,回头却用小号,默默关注对方的动态。

爱恨两长,穿越古今,留下一些爱的诗,恨的诗,让我们一同回味。

司马相如跟卓文君是一对文艺佳偶,司马相如受封为中郎将,后来曾有抛弃卓文君的念头,某天,他给卓文君寄了一张无字纸,暗示自己已对她无意。卓文君回了一首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通篇无恨而有恨,深情而恳切,一个饱受相思之苦、可怜可爱的诗情女子跃然纸上,司马相如岂能忍心与之相断?明明说的也是那个意思,但是听者的感受却截然不同,“我不想和你分手”相较之下,是不是逊色很多呢。

也有直白的情诗,让男儿不好消受。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的《江南曲》若议成现代文,大致在讲,好后悔嫁给你这个生意人,每次说要回家却总是失信于我,害我白白等你。早知道潮水都比你守信,来去还可预测,不如当初嫁给撑船的汉子!

怎么样,是不是有小拳拳锤你胸口的既视感?可以瞬间激发男人的占有欲和保护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似轻薄荒唐,实际上却是对夫君情真意切的期盼。 这种“恨”是生活中的小情趣,婚姻生活且行且撒娇,绝对没错的。

与婉转娇嗔不同,汉乐府民歌《有所思》则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听说你有了新上人,便将信物“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何其彪悍,何其决绝。从今以后,别再找我,再找我连熟人都做不成。“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完全是一个不哭哭啼啼的、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是不是完全PK掉斩不断理还乱的迷途少女?太阳升起,照耀着一个不会受情所伤的自尊的灵魂。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诗作者鱼玄机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子,可她的情感之路却是一路荆棘。与“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女子洒脱的态度不同,鱼玄机的恨毁了自己。她喜欢恩师温庭筠,恩师却不喜欢她。教授、古诗词研究专家郦波说,鱼玄机被拒绝有两个原因,第一,温庭筠有个外号叫温钟馗,颜值之低可想而知,所以他自惭形秽。第二个,他很狂放,甚至考试的时候还帮人作弊,甚至很爱为女子发声。但是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跨不过道德这一关,所以他把鱼玄机介绍给了状元李亿。两人一见钟情,鱼玄机入李家为妾,然而却被李亿正妻不容,被赶到京郊咸宜观当道士。在道观清修的鱼玄机依然抱有幻想,希望李亿将自己接回,再续姻缘,然而,不久她便得知李亿携妻远赴扬州任官,心碎至极。爱越深,恨越切,在花街柳巷长大的鱼玄机,最终也走上了轻薄自己的道路,结局悲惨,令人唏嘘。

爱恨两长,穿越古今:“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爱恨纠葛,尽在意境深远的诗词之中,诗以言情,它是凝结情感的琥珀,在男男女女的情感当中,诗是情愫的出口,也是促进情感的化学剂,这类以不爱示爱,以恨来表达爱的真实和深切的情诗,仅是古诗精粹中冰山一角。

虽然,诗已经不是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是在恋爱生活中,十分需要这种诗性的表达,来告诉对方,或者试探对方,我们的爱到了哪里。

当我们想说“我想你”时,可以说“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当我们想表露关心时,不会苍白地说,多喝水,而是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虽然,诗已经不是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是,读诗的人始终都在,连续三年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见证了多少热爱诗词亲近诗词的凡人,借助诗词专家的点评,让多少人了解到一首诗背后悠远的故事,中国古诗,不仅有缱绻温柔、还有深沉旷达、悲壮绮丽、婉约浪漫......中国古人对待诗词,又是如何推崇和重视。

北师大教授康震曾讲了一个小故事,武则天喜欢文学,举办盛大的诗会,东方虬先写了一首诗献了上去,武则天马上给了他一件锦袍,东方虬穿上去正得意,这时候宋之问写了一首诗,也献了上去,武则天一看,这诗好呀,“扒下来”,硬生生从东方虬身上扒下来,披到了宋之问身上。可见诗之地位,诗之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