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1

舉國矚目的河南高考“掉包”案,終於蓋棺定論了。

本月11號晚,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發佈最終調查結果:

經反覆調查審核考場監控視頻、答題卡原件、筆跡專家的鑑定:四名考生的答題卡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和所貼的條形碼信息完全一致,各科答題卡字跡也一致。

確認是考生本人所答,成績準確無誤。

鬧事家長在微博上道歉。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雖然毫無誠意,可至此,一場全民圍觀,由學生與家長自導自演的暑期大劇,徹底落幕。

在這,小淨為大家梳理出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8月5號,自媒體出品的一篇名為《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調包,紀委介入檢察官實名舉報》的舉報文章,引爆輿論。

文章詳細講述了:河南4名考生家長看到孩子高考分數與平時成績及高考後估分成績相差巨大,便懷疑孩子的答題卡被人掉包,為討回公道實名舉報了河南省高考招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內外勾結”。

高考被爆“黑內幕”,“陰謀論”徹底引發眾怒。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8月6號,河南紀檢部門介入調查,5日後官方鄭重回應了此次高考不存在掉包現象。

真相不容辯駁,錄像、答題卡、筆跡不會說謊,唯一的可能是孩子考砸了,隨便編了個理由搪塞家長,沒成想爸媽當了真,藉助自媒體,把事件鬧得滿城風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孩子成績究竟怎樣,家長心裡一點數都沒嗎?

2

事件出來後,一直不想寫,其一不想質疑高考的公正性,第二,不想惡意揣測孩子的用心。

說實話,事件開始,家長的陰謀論就禁不住推敲。

高考試卷和答題卡,從啟封、發放、回收、押運、入箱、封箱、出庫、掃描、識別,要經過多少人,能收買甚至操縱一條完整的“掉包線”的人,為什麼不直接改成績呢?

河南招生辦8月7號翻出試卷核對各項信息,發現無誤,書面回覆了考生跟家長。

鐵證擺著,有家長接受了孩子考砸的事實,還有家長視若無睹,堅稱答題卡被掉包。

這次事件裡,鬧得最歡的還屬鄭州的蘇小妹(化名)跟商丘的餘小芳(化名)。

在家長的舉報材料中,白字黑色的寫著孩子高考出來的成績與平時成績存在250分以上的出入。

蘇小妹,平時600分+,估分627分+,高考335分;

餘小芳,一模至三模546分+,估分500+,高考243分;

考試存在失誤,可失誤超過200分,專家認為基本不可能。

她們兩個的成績真的好嗎?

先說餘小芳,單從學校反饋的成績單中看,她的成績相當魔幻,好的時候126,差的時候5。警察例行詢問時,餘小芳十分鎮靜,辦案的警察都直誇小姑娘心理素質非一般。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答題卡被翻出,筆跡專家反覆鑑別,最終得出答題卡上的字跡就是她本人的。可餘小芳非說答題卡上的“8”,跟平時的筆跡不一樣。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最好笑的是,餘小芳答題卡上的考號、條形碼上的數字都被人為改動過。這成了本次事件中,無法查證的疑點。

可姑娘,機器識別的是條形碼,跟數字沒有半毛錢關係呀。

蘇小妹的故事更玄幻。

掉包案,鬧到這一步,蘇小妹的爸爸可謂居功至偉。

他聯合其他家長舉報,看到答題卡的蘇小妹睜著眼睛說瞎話:一口咬定答題卡不是自己的。為增加可信度,還默寫出了高考作文,以作文為線索追查答題卡去向。

有時候假話說多了,自己都會信以為真。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大眾眼睛不瞎,姑娘,下次想把謊言做實,麻煩換個筆跡。

掉包案還沒解決,蘇小妹又陷入了“抄襲門”。

蘇小妹曾憑藉兩篇在期刊雜誌上發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分析》、《天文學的基本性質和發展規律》論文過了北師大自招初審,好笑的是其中一篇竟是抄襲的學界老泰斗的文章,下次抄襲長點心,名字都沒改。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被爆抄襲後,蘇小妹的檢察官爸爸第一時間站出來聲援女兒:“天下論文一大抄,抄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全抄,要變成自己的就要改動,查重率超過30%才能算抄襲。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河南高考調包案水落石出:18歲滿口謊言,真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見過抄襲的,的確沒見過抄襲之後還能說的如此振振有詞的。

蘇小妹的同學曾透漏:蘇小妹想考取北師大,可成績達不到,想復讀一年,父親不許,她就想通過考砸的方式讓父親妥協,可看到成績的父親以為有暗箱操作,賭上前途掀起了軒然大波。

水落石出,真相讓鬧事的家長的臉上都添了尷尬的神色。

事情到了最後,究竟該怪誰?

是滿口謊言的孩子,還是魯莽衝動的家長?

3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事情,心裡挺不好受的。

這場收割了國民智商稅的鬧劇暴露了一個真相: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妖魔樣。

孩子考砸了,撒謊騙家長,謊言穿幫了,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死扛,只要不承認,這場全民皆知真相的戲,就可以繼續演下去。

畢竟,考生及其家長有權利質疑考試環節,鬧得再大,也無須擔責。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寫:孩子天生是不會撒謊的,如果某個孩子有說謊的壞毛病,這一定是他的成長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孩子的言行裡都藏著父母的影子。

鬧事家長在沒有核實孩子話語真實性的情況下,選擇自媒體煽動民眾情緒,捏造掉包情節,面對相關部門反饋的調查結果,拒不相信,板上釘釘後,毫無誠意的道歉,這不是一個有涵養家長能做出來的事。

前段時間看了一段公益視頻《孩子在模仿》,看完之後,感觸很深。

你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小時候是一個猙獰的表情,一句不雅的話,一個無禮的動作,長大後就是道德與教養的問題了。

皮膚,眼睛,頭髮、基因都會遺傳,唯一遺傳不了的是一種叫做教養的東西。正因為不會遺傳,才需要父母教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的人格能折射出孩子的品格。

為人父母,希望你能為孩子永遠道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