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開源負責人許勇:未來開源計劃重點是AI和服務小程序生態

導讀:2018年6月25日,Linux 基金會,集結世界頂級開發者的非營利開源組織,宣佈騰訊成為基金會的最新白金會員。在開源領域,騰訊的貢獻正逐步增長,日益成為社區活躍一員。在與社區機構互動上,騰訊廣泛聯動Linux資源,以首批企業身份使用OpenDaylight SDN控制器,並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中國開放 SDN (COS) 委員會。在項目支持上,騰訊贊助了數十個GitHub開源項目,同時是雲原生計算基金會、Hyperledger、LF Networking 和開放網絡基金會的成員。在深耕垂直領域上,騰訊以 LF 深度學習基金會首要創始成員的身份,計劃通過貢獻旗下AI開源項目Angel 項目,助力基金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迭代。據悉,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劉昕,將作為騰訊開源顧問加入Linux基金董事會,代表企業行使相關權益。同時,騰訊作為白金會員,還能充分利用基金會在開源管理、法律規章、活動執行、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專業知識,進一步為開源社區提供資源與支持。

騰訊開源負責人許勇:未來開源計劃重點是AI和服務小程序生態

以下為LC3騰訊專訪許勇回答部分的內容:

主持人:各位老師,咱們LC3騰訊專訪的活動現在開始,臺上嘉賓分別是騰訊開源顧問&Linux基金會董事劉昕,騰訊副總裁曾宇,騰訊開源負責人許勇,要不然咱們三位嘉賓有什麼想說的或者對騰訊開源想介紹的也可以先聊兩句。

許勇:歡迎各位媒體跟我們做一個專場的溝通,2010年隨著騰訊的開放戰略,騰訊開源開始從內部的自研或技術積累到逐漸和外界有更多的溝通。在技術上,騰訊開源也是經歷了一個由內部到外部的一個轉變的過程。我們在這當中提倡大家能夠把自己的技術共享出來,能夠更多的複用技術,儘可能避免重複造輪子,到現在我們慢慢跟外界有更多合作的方式,整個過程其實來講也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在國內尤其是大企業來做技術共享也是非常難的事情。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可以看到騰訊跟外面的包括國際上的一些大的開源組織如linux基金會合作,希望能夠把騰訊的許多技術積累能夠釋放出去,能夠跟外界共享,也希望融入到目前開源的整個運動中來,實現共贏。這就是騰訊開源目前的基本情況。

媒體:我有一個問題,一是剛才咱們宣佈加入了linux基金會,為什麼選擇加入這個基金會,二是騰訊對開源有什麼認識?三是騰訊都使用了哪些開放,目前騰訊有哪些開源項目,騰訊在開源社區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許勇:我補充說一下,可能我們看到以前騰訊開源的項目類似於工程師文化驅動,比如說我出於對代碼對開源的熱愛,我貢獻出這個項目。後來慢慢我們會看到,開源和我們自身的業務結合起來可以產生更大價值,像這次和Linux基金會的深度合作,使得我們有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使我們的開源項目能夠更長久,更持續,能夠更多的和社區產生良好的互動。騰訊開源正由最初的工程師文化驅動的個體行為,轉變到現階段業務目標結合,發揮開源更大的力量,這樣無論是對開源社區和行業,還是對騰訊公司本身來講,這都是一個多方受益的舉措。騰訊開源也會繼續以不同的方式,包括以個體的方式,以參與社區貢獻的方式,或者說以我們與基金會合作這種方式,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多角度參與到開源的活動中來。

騰訊開源負責人許勇:未來開源計劃重點是AI和服務小程序生態

Linux基金會官網對騰訊成為白金會員表示歡迎

媒體:騰訊在內部開源上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怎麼樣,或者有什麼新的問題,另外在外部問題上有哪些新的問題需要解決?

許勇:是這樣的,在過程中我剛才講從2010年開放戰略,最初在內部分享代碼存在部門牆的問題和業務目標在時間投入上的矛盾等。但現在我們看到我們看到,騰訊的工程師越來越多的有更多的工程師文化驅動,基於這種開源的熱情和追求,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些業餘時間去完成我的一些想法。其實從根本上我覺得每個大公司可能都解決不了部門之間的壁壘,或者我要完成KPI這些問題,我沒時間做更多開源的一些事。

但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轉變,現在越來越多和業務結合,會有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就是說我既在做開源的同時又對業務有促進,就像曾總講的,做了開源可以縮短開發時間,提升創新的效率,這個結合起來,實際上使騰訊開源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樣可以一部分,或者說解決剛才提到的我們一直困擾的部門牆和KPI的問題,慢慢和業務結合,他業務上也能得到提升,他自己本身的開源的追求也能得到滿足。

在開源的過程中,包括今天TARS這個項目也遇到很多問題,大公司開源最怵的就是涉及到法律,專利這些問題,我們TARS到捐獻給Linux基金會,整個內部流程推動下來也是比較艱難的,舉個例子就是我們TARS捐贈給Linux基金會商標,在騰訊是商標捐贈的第一例,騰訊其實從來沒有發生過商標去轉給其他非騰訊公司的事例,我們也和相關同時討論,溝通了多輪,最終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非常不容易,可以說甘苦自知。所以說在對外的過程中其實遇到了非常多的問題,我們會覺得可能我們和Linux基金會合作,未來我覺得可能也會產生很多問題,包括可能一些合作上的問題,這些可能都是一些新的問題,就會不斷的遇到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前不久對外開源了一些項目會外界很多質疑或者類似於覺得你不行,但是從外界公司和我們內部互動反饋來講大家都是很良性的,就是說很友善的指出你這個怎麼樣怎麼樣,然後我們的工程師馬上就是可能連夜做梳理,做優化,也可以看到其實有些問題出現了一個好的現象,就是加強了我們跟社區更緊密的聯繫,能夠讓我們內部的工程師更瞭解開源社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究竟應該怎麼樣貢獻自己的力量,問題的解決過程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對騰訊今後做開源其實幫助是非常大的。

媒體:您好,我想問一下,因為騰訊之前一直強調開源和開放,那麼開源的程度如何抽象概括,舉個例子大概比方的難易程度可能是在1-10裡面排5左右的話,現在可以說整個程序的開源,系統的開源大概會在什麼位置?大概到什麼樣的程度然後類比一下。第二是在商業模式上面,在開源的生態下面,對商業模式有什麼調整?

許勇:我覺得如果是1-10分之間我們應該在6分左右,其實我們會發現說可能你以前沒想開源的事到你想開源,到你真正開源出去其實是蠻難的,比如以前我寫代碼就不想開源,可能我跟業務和數據的耦合非常緊密,發現想開源也是蠻難的。包括基於一些商業化的考慮,因為我們以前經驗也少,也不知道開源出去會有什麼風險,所以說有些是屬於偏保守的。但是可以看到慢慢現在有更多的開放和開源的思維在技術上,有更多人能夠認識到它帶來一些收益和對業務的提升。這次的TARS和Linux基金會合作,也想騰訊內部做一個榜樣出來,讓一些猶豫或者有疑慮的業務去看一下其實業務和開源結合起來是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能夠起到剛才曾總所說的能夠提升創新效率的這種效果,所以說我覺得目前難度來講應該是在6左右。

打6分是現在這個狀況,以前可能更難,現在是一個什麼狀況?上有政策,可能我們管理層像曾總他們比較支持開放和開源,2010年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2010年前其實騰訊起碼技術上是挺封閉的,現在打6分的狀況是因為在上面有政策支持,在下面已經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了,就是說工程師文化在許多部門、許多團隊已經深入一些了。現在其實難點在於我們要好多第一次去做可能沒有經驗,可能會困難,甚至剛才講的就是歷史包袱,就等於是我們要開放技術,我們要做解耦,做這種優化等等,主要難得是在這麼一點,就是在這些方面困難不少。領導不支持,還有就是工程師對開源認識不足,都不知道開源是怎麼玩的,我覺得這兩個是以前我們從2010年到現在克服的最大的兩個難點,到現在打6分主要是我剛剛講到歷史包袱這些東西可以解決,或者比如我們吃過一次虧下次就不再吃這種虧了,有經驗了。

媒體:您好,我的問題是目前對於騰訊而言參與開源的方式有哪些,第二個問題是騰訊在去年公佈的一共是20個開源項目,那麼在最近的一次項目是月底的面對面翻譯小程序的開源,在2018年下半年有沒有什麼重大的開源項目開源計劃?

許勇:現在我們如果整體盤一下,其實騰訊在開源方面投入還是蠻大的,首先就是類似這種工程師或者說業務去參與這種知名的開源社區的貢獻,包括像kurbernetes、Docker、Hadoop等等,其實在業務上用到的,騰訊的參與力度還是蠻大的,基於這些項目提交patch和issue等,活躍度還是非常高的。另外可以看到騰訊現在慢慢的把自己的項目開源出去,去年大概20個左右,目前累計有57個開源項目在Github上。近年來騰訊也是積極的參與基金會的建設,包括加入成為會員,然後把自己的項目捐獻出去。我相信第三種形式也會在騰訊內部越來越多,主要是騰訊是通過這三種形式去做這種參與外界的開源。

未來在開源方面,我們重點還是會在一些AI項目以及圍繞服務微信小程序開發者生態方面更多的努力。因為其實就是說微信小程序它可以作為一個開發者生態,這方面其實是需要很多很友好的可能更多的開放性的東西出來,才能夠把整個生態做得更好。騰訊開源在下半年的話,重點會在這兩個方面努力,還有TARS和Linux基金會的合作也只是剛剛起步,後面還有許多工作要落地和探索,究竟怎麼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整個開源的行業中來,能夠更好的產出更良好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