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布獨家產品

除了受歡迎的AD鈣奶,娃哈哈又近日上線了一款新乳酸菌飲料“呦呦君”,不同於一貫“聯銷體”的渠道模式,這一次娃哈哈選擇了電商線上銷售,還在拼多多平臺上進行首發。

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曾表示電商衝擊不了娃哈哈,但如今娃哈哈明顯開始對線上張開了懷抱,娃哈哈另一款產品“天眼晶睛”,也選擇社交微商進行銷售,不過命運頗為多舛,代理模式多次變動導致代理商出現了一系列維權事件。


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佈獨家產品


可能看著微商脈絡打不通,娃哈哈這次新產品選擇電商渠道進行嘗試無可厚非,不過為何會選擇近段時間以來負面纏身的拼多多呢?

娃哈哈想爭取拼多多的用戶?

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在三四線城市收穫了大量用戶。根據權威方面數據,2015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網絡購物人口達2.57億,超過一二線城市網絡購物人口的1.83億。


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佈獨家產品


而這些用戶,也正是娃哈哈當下的目標用戶,一方面,娃哈哈在的產品在同行業來說相對比較便宜,容易吸引部分中低收入人群,而拼多多的主流消費人群跟娃哈哈產品的定價與定位是相符的。

另一方面,對於拼多多來說,他們也希望在平臺上看見類似娃哈哈這樣的大品牌,可以此提升消費者的信心,所以二者的合作目前看來是雙贏的,於是,娃哈哈選擇拼多多首發新品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內的品牌店鋪大多掛著“官方”、“旗艦”等名頭,但店主實為個體經銷商。而娃哈哈 “親自操刀”這一舉動,或許是第一家與拼多多有官方合作的中國快消企業。


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佈獨家產品


同時,這並不是娃哈哈首次接觸拼多多平臺。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娃哈哈就在拼多多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由其關聯公司娃哈哈鉅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主要銷售含乳飲料、飲用水、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共涉及41種商品,拼單數量超過10萬。

對社交零售的混亂嘗試

在今年發佈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娃哈哈排名再度下滑,全國排名已落至141名,而201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娃哈哈位居全國排名第12名。業界普遍認為,娃哈哈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品牌、產品及零售模式的老化。因此,在不斷髮力新產品的同時,娃哈哈的零售模式也隨之改變。

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今年娃哈哈集團與浙江中南集團合作剛推出的一款社交營銷產品天眼晶睛飲品出了問題。


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佈獨家產品


娃哈哈推出天眼晶睛新品後,產品包裝頻繁變動,代理政策也多次改變。因此,代理商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有代理商表示,6月的一次試飲活動中,很多參加試飲的消費者並沒有獲得娃哈哈直接贈送的天眼晶睛產品,為了安撫消費者,代理商拿自己的存貨進行補發。

更為重要的是,中南天眼棄用了此前推出的城市代理-大區代理的模式,轉用會員-VIP-經理-總裁的模式,還準備開闢線下渠道,售賣的天眼晶睛產品為每提(10瓶裝)66元,這個價格比線上產品的價格低。一系列做法招致代理商的不滿。


拼多多負面纏身,娃哈哈微商折戟後還敢在上面發佈獨家產品


不過,社交零售代理商眼中的政策頻繁變動,在娃哈哈相關人士看來,並不是太大的調整,是企業經營模式的改革。

改革本身是沒錯的,看著傳統路子不好走,開始下坡,娃哈哈急於拐彎,對於線上的嘗試未免太激進、混亂了些。

微商之路娃哈哈走偏了,這才想邁步跨進電商去觸及目標用戶,與平臺聯合做到雙贏,拼多多的確是個娃哈哈目前最好的選擇,但醜聞爆出後,拼多多自身信任度與形象受損,整個正在經受著考驗,娃哈哈轉型電商能否收到成效,也許要晚些時候才能得出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