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讀完《今日簡史》Day 3:人類的愚蠢與自負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出品 | 遠讀重洋

↓文末有大禮,五天連連送↓

今天,我們接著讀《今日簡史》第三部分:絕望與希望。

這部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赫拉利從恐怖主義、戰爭、宗教、世俗主義等多個角度展開,探討“人類是多麼愚蠢和自負”的同時,也順手給我們抓了一劑解藥。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01.

恐怖主義和戰爭:愚蠢進行曲

先從恐怖主義說起。有數據顯示,自 2001 年以來,全球因恐怖襲擊死亡的人數累計為 2.5 萬。相比之下,每年有 125 萬人死於車禍,350 萬人死於糖尿病和高血壓,700 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但解決後面這些問題的呼聲,卻遠沒有“打倒恐怖主義”的口號響亮。這也好理解——雖然前者的殺傷力遠比恐怖襲擊大,但人們對這類事情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在一個和平年代的社會里,再小的恐怖襲擊事件都會被無限放大。

在赫拉利看來,恐怖主義就是典型的“以小博大”的行為——恐怖分子只用小範圍的殺傷,就能讓數以億計的民眾感到恐慌。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而恐怖分子之所以這麼做,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實力發起正面戰爭,所以才利用恐懼控制人心。赫拉利把恐怖分子形容成蒼蠅:蒼蠅要摧毀一家瓷器店,單憑自己肯定做不到。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頭公牛,鑽進它的耳朵裡,通過嗡嗡聲來騷擾公牛,最終讓公牛因為恐懼和憤怒而發狂,在瓷器店裡橫衝直撞。

恐怖分子也是這麼算計的:先激怒對手,逼對手全力反擊,造成軍事和政治上的風暴。當風暴形成之後,對手可能犯下各種錯誤,實施各種暴行,於是輿論開始動搖,中立人士開始改變立場,權力平衡也開始偏移。

但赫拉利指出,只是挑釁對手,卻沒有能力給對手帶來實質性的傷害,其實就是一種絕望的表現。但恐怖分子往往還是能夠得逞——比如,911 恐怖襲擊之後,美國接連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意味著恐怖分子僅靠一次恐怖襲擊,就讓三個國家付出了巨大代價。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但赫拉利認為,這也不能全怪人類的愚蠢——隨著歷史的進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開始成為主流,國家的體制保證了領土內暴力事件日益減少。但矛盾的地方就在於:一個國家的暴力事件越少,公眾受到恐怖主義事件的衝擊就越大。

對此,赫拉利給出的建議是:千萬別大張旗鼓地報復恐怖分子,而是——

1.秘密打擊恐怖組織,切斷他們背後的資金網絡;

2.媒體要保持客觀冷靜,不要唯恐天下不亂;

3.公眾必須抑制內心的想象力,別反應過度。

講完恐怖主義,我們再來談談戰爭。赫拉利認為,21 世紀之前,各個國家殺來殺去無非是為了掠奪資源、擴大領土、販賣奴隸、佔領金礦。但到了 21 世紀,掠奪和佔領已經賺不了什麼錢了,今天最主要的經濟資產是科技和知識,而這些是無法通過掠奪和佔領獲得的。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雖然在 21 世紀發動戰爭已經沒什麼利益可圖了,但赫拉利說:絕對不能低估人類的愚蠢。他提到了二戰軸心國的例子:二戰結束之後,戰敗國德、意、日居然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興盛期。

那麼,一開始究竟為什麼要開戰?為什麼要讓數百萬人承受不必要的傷亡和破壞呢?

赫拉利在書中寫道:“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一個愚蠢的誤判。”

在 20 世紀 30 年代,日本的將領、經濟學家和新聞工作者都認為,如果無法奪下朝鮮、中國東北和沿海地區,日本經濟一定會陷入停滯。

但事實呢?日本最著名的經濟奇蹟,就是在日本徹底戰敗投降之後才開始的。

02.

人類的自負:以猶太人為例

罵完了愚蠢,赫拉利又狠狠批評了人類的自負。在他看來,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文化才是人類歷史的關鍵。

比如,希臘人就認為人類歷史上所有重要的想法和發明都誕生於雅典;不少印度人認為飛機和核彈都是由印度先知發明的;阿茲特克人甚至相信,如果不是他們堅持每年獻祭,太陽就不會升起,整個宇宙也會崩塌。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不過,

赫拉利罵得最兇的還是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他在書裡寫道:“雖然我的猶太同胞在人數和實際影響力上有所欠缺,但講到無所忌憚、厚顏行事,絕對不落人後。”

比如,赫拉利提到他在以色列上的一門瑜伽老師的課,這位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就說:“瑜伽是由猶太人發明的。”而且他振振有詞,還翻出了《聖經》裡的經文當證據。但事實呢?《聖經》裡的所謂“證據”只是一句非常模稜兩可的話。

赫拉利還批判了以色列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三大宗教”的說法——在很多以色列人看來,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有 23 億信徒;伊斯蘭教,有 18 億信徒;猶太教,有 2500 萬信徒。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但赫拉利說,即便是有 10 億信徒的印度教和 5 億信徒的佛教都排不進“三大宗教”的行列,以色列人敢這麼說,無非是因為:他們認為,所有主要的宗教和倫理傳統都是源自猶太教的。

但事實呢?道德倫理是根植在物種演化過程中的。即便在黑猩猩社群裡,高階成員也必須尊重低階成員的財產權。如果某隻年輕的母黑猩猩找到一根香蕉,即使是雄性首領,通常也不會搶走。如果違反這條規則,它就很有可能失去首領地位。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就這樣,赫拉利從宗教、倫理道德、一神論等多個角度出發,把自己的同胞批了個體無完膚。在他看來,猶太教就是一小群受迫害的少數人的簡單宗教信仰,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特別重要。

當然,赫拉利也很聰明,畢竟批評自己民族總比批評其他民族更禮貌一些。當我們讀到赫拉利痛罵自己人的時候,不妨也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又是怎麼做的?

03.

世俗主義:人類的終極出路

那麼,民族主義不利於世界和平,自由主義已經過時了,求神拜佛又不是很靠譜,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赫拉利的答案是:做一個世俗主義者。

對於世俗主義,很多人的理解是:否認宗教。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但赫拉利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

世俗主義有著正面積極的世界觀,並且有一套完整的價值準則。只不過,世俗主義不認為人類的道德和智慧是在某個時間和地點從天而降的,而是由人類自然進化傳承而來的。

而且,世俗主義也並不是無神主義。就算你有宗教信仰,只要你遵循世俗的道德準則,你也可以成為世俗社會的一員。

具體來說,世俗主義包括了六個道德準則,分別是:

真相

同情

平等

自由

勇氣

責任

讀完你有沒有覺得有些眼熟呢?如果沒有,建議你再回去好好複習一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並不是巧合。事實上,以上六點不僅是世俗主義者的道德準則,更是現代科學和民主制度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看看每一條具體的準則——

先說真相。真相必須基於觀察和證據,而不是隻依靠信仰。而且,真相和相信也不是一碼事。如果你很相信某件事情,多半是因為這件事能反映出你的心理狀態,或者和你過去的經歷產生了呼應。但這不等於它就是真相——甚至在很多時候,正因為事情本身不是真的,才需要有強烈的信仰。

再說同情。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比如,世俗主義禁止殺人,不是因為哪個神教導我們不該殺人,而是因為殺人會給他人帶來巨大的痛苦。如果不殺人只是因為要聽神的話,而不是出於內心的同情和憐憫,那當神命令他們去殺死異教徒的時候,他們多半也會窮兇極惡地大開殺戒。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接著是平等。這裡的平等並不是指階級、收入、地位上的平等,而是平等真正的本質——無論受苦的人身份高低,痛苦就是痛苦。比如,古代高官在政治鬥爭中的痛苦焦慮,不見得比一個老百姓為生計而痛苦焦慮的程度低;同樣的,沒有誰因為有過一些特殊經歷或榮耀光環,就可以高人一等。

然後是自由。世俗主義珍惜自由,不會讓其他任何書本、機構或人來告訴自己什麼是正確,什麼是真相。人類應該永遠有自由提出質疑,聽取不同意見,嘗試不同的道路。

接下來是勇氣。這裡的勇氣,不僅是指面對壓迫和強權時的勇氣,更是指我們在面對未知恐懼時的勇氣,以及最重要的——承認自己無知的勇氣。

赫拉利指出,現代歷史已經證明,比起要求所有人無條件接受某個答案的社會,如果某個社會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無知,提出困難並試圖解決,這個社會不但會更繁榮,也會更為和平。

最後是責任。世俗主義不相信有什麼更高的權力會負責照顧世界、懲惡揚善、維護公平。因此,不管人類做什麼不做什麼,都得由我們自己的血肉之軀負起責任。

不過,赫拉利也坦承了世俗主義的缺陷——歷史上,世俗主義也曾經演化成為教條主義,並隨之帶來了很多問題。但赫拉利認為,跟大多數傳統宗教相比,世俗主義至少有一個優勢:它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盲點。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而對於大多數宗教來說,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力量可以揭示絕對真理。如此一來,宗教就不允許自己犯錯,因為一旦出錯,整個故事就會隨之崩塌。

但世俗主義告訴我們,人類就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缺點。所以,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我們當然也能接受自己犯下的錯誤。

粉絲福利

五本《今日簡史》免費送!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連續 5 天,5 篇深入解讀文章

關注遠讀重洋並留言

都可獲得 1 本《今日簡史》

書籍由中信出版社寄出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3:人类的愚蠢与自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