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讀完《今日簡史》Day 4:充滿謊言和欺騙的時代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出品 | 遠讀重洋

↓文末有大禮,五天連連送↓

今天,我們接著讀《今日簡史》第四部分:真相。

赫拉利認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人類想找到絕對意義上的真相,也變得越來越難。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01.

知識的錯覺

如果問你對拉鍊有多少了解,很多人肯定會自信滿滿——畢竟每天都在使用拉鍊,哪有什麼不知道的事情?但當人們被問到拉鍊的工作原理的時候,大多數人卻什麼也說不上來。

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的錯覺(Knowledge Illusion)”——我們以為自己懂得很多,但其實只是把別人大腦裡的知識當成了自己的知識。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壞事。人類對群體知識的依賴,讓我們成為了地球的主宰。無論是發明工具、解決衝突、治癒疾病,都需要群體思考。

但如此一來,想要獨立思考就變得更難了。想象一下,如果朋友圈裡所有人一致認為某件事情是對的,即便你覺得有些不對勁,你多半也會附和大家。因為我們總是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還有不少人喜歡高談闊論國際經濟形勢,自己卻對經濟學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把經濟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只要把從別人那裡收集到的知識複述一遍,貌似就成了自己的知識。

正因為如此,人類很少能認清自己的無知。而且,比起批評和負面意見,人類一直更喜歡正面反饋。比如,和思想觀念相近的人交朋友,只關注自己喜歡的媒體。

特朗普就公開表示,自己只喜歡看親近共和黨的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對於 CNN、《紐約時報》等反對自己的媒體統統稱為“假新聞”。

但越是喜歡正面反饋,人們的原有信念就越會被加強;越是屏蔽負面意見,就越難深度思考和改變,真相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02.

何為正義?

不僅如此,真相本身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我們之前討論過:人類自古以來就有道德責任感,對什麼是“正義”也有明確的判斷。比如,你搶了我的食物,我的家人今晚不得不餓肚子,你的行為就是不正義的。

但社會發展到今天,因果關係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非黑即白的情況已經不多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己不欲勿施於人”,但如果不是你直接去“施於人”,而是間接地“施於人”,那又該怎麼算呢?

比如,英國貴婦們雖然從沒去過非洲或加勒比海,但通過購買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的股票和債券,她們讓大西洋的奴隸貿易獲得了更多的資金。

再比如,她們在喝下午茶的時候,悠閒地往茶裡放一塊方糖。但她們不知道,這些方糖的產地是環境如地獄一般的奴隸莊園。

那麼問題來了,英國貴婦們是否要為奴隸們的悲慘遭遇負一些責呢?

或者再往深了問:提供資金服務的倫敦證交所要不要負責?大英帝國要不要負責呢?

顯然,這是一個比“你搶了我的食物”要複雜得多的問題。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但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並不會深挖下去。從個人角度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壞事——那些不願意努力追求真相的人,往往更容易維持幸福的無知狀態;反倒是努力追求真相的人,最後會經歷更多的磨難和痛苦。

而當人類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又不想為了追求真相付出太多努力的時候,通常會硬造出一個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世界,或者乾脆用陰謀論來解釋——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比如,想搞清楚“全球經濟如何運作”這個問題太難了,但要說某個神秘大財團在背後操縱全球經濟,控制了媒體和政府,甚至挑起戰爭,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但赫拉利也指出,這些方法都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03.

謊言橫行的時代

2014 年 2 月,一批沒有佩戴任何標誌的武裝人員入侵克里米亞。俄羅斯政府一再否認這些武裝人員屬於俄羅斯,說他們是“自衛團隊”,只是去軍用品店買了看起來像俄軍的裝備而已。

1931 年,日本假裝受到攻擊,藉機開啟侵華戰爭,接著又建立偽滿洲國,以合理化自己的侵略。

英國殖民澳大利亞的理由更是令人大開眼界。英國殖民的依據是:澳大利亞是一塊“無主之地”,這等於把澳大利亞 5 萬年原住民的歷史一筆勾銷。

這也是為什麼赫拉利說:人類正處於一個“後真相時代”——我們難以分辨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謊言,因為我們身邊充斥了太多歪曲的歷史、假新聞和欺騙。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國家之間是這樣,宗教更是如此——甚至,赫拉利把宗教和假新聞之間劃上了等號。

他在書裡寫道:如果有 1000 個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個月,這是假新聞。如果有 10 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 1000 年,這就成了宗教;而且教徒還會警告其他所有人不準說這是假新聞,否則就是傷害了宗教感情。

但赫拉利同時也認為,人類本身就是這樣一個“後真相物種”:

他們為了解釋那些自己不理解的自然現象,編造出了很多故事和傳說;而創造故事、相信虛擬故事正是人類能夠稱霸地球的原因——人類通過傳播故事而獲得盟友,無論對方是誰,只要有相同的思想和信念,你們就能攜手合作。

總結來說,赫拉利強調的是:在這個充滿謊言和欺騙的時代,人類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要努力追求真相。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正好,藉著“真相”這個話題,我們順帶聊聊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

04.

無解的“電車難題”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片刻之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問題是:瘋子在另一條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要拉桿?

換句話說:你會不會為了救五個人,犧牲一個人?

這就是倫理學領域最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無論你怎麼做,都會有人死。這個問題的難點在於:怎麼做才是不違背道德的?

第一次接觸這個問題的人多半會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下手分析。給你個小提示:當我們討論道德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判斷:意圖和結果。

意圖派的代表是著名哲學家康德(Kant)。他認為,人需要做出絕對富有道德的決定,而你在做決定的瞬間,就能判斷你這個決定的對與錯。

結果派的代表是實用主義(Utilitarianism)。實用主義者認為,能達到道德最大化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只是一個輔助工具而已。

康德的“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


康德認為,道德不是來源於人的慾望,而是來源於理性。在他的理論裡,有兩條最重要的法則:

一、只做那些不會產生矛盾,且你認為大家都可以做的事情。

以偷竊為例。根據這條法則,如果你偷竊了,就代表大家都可以偷竊。但如果人人都可以偷竊,顯然又不是大家都認可的價值觀。因此,偷竊不是一個有道德的行為。

二、不要把自己或他人當做達成目標的手段,而要把他們同樣當做是人。

打個比方:為了贏得比賽,你撒謊挑撥對方球員之間的感情,引起內訌,這麼做就是不道德的。因為你欺騙了他人,剝奪了他們的自主權。也就是說,人是不能撒謊的,即便是善意的謊言——因為對方有權知道真相,你不能替他們做決定,剝奪他們的自主權。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實用主義(Utilitarianism)

對實用主義者來說,只要結果是好的,決定就是對的。那什麼是好結果呢?人類行為的最終目的是幸福快樂,所以能帶來幸福快樂的結果就是好結果。

而且,實用主義者不僅要為自己尋找快樂,還要照顧到他人的快樂,最終達到集體快樂的高潮。

有時候,為了達到集體快樂的最大化,必須犧牲小我。因此,實用主義更注重結果。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當我們弄明白了這兩種道德標準之後,“電車難題”突然變得不那麼難了。

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他們一定會拉桿——因為死一個人比死五個強,這樣集體的幸福感才能最大化。

康德絕不會拉桿——因為一旦拉桿,就等於奪走了這個人的自主權,讓別人替他做了決定。

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兩種道德標準究竟哪個是對的?誰才更有道德?

顯然,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答案的。你相信怎樣的價值觀,就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赫拉利想表達的也正是這一點: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裡,道德、真相、正義早已經沒有絕對答案。

但越是如此,我們就越要盡其所能去追求更接近真相的答案——至少,我們可以拒絕被欺騙和操控,比別人更清醒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粉絲福利

五本《今日簡史》免費送!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連續 5 天,5 篇深入解讀文章

關注遠讀重洋並留言

都可獲得 1 本《今日簡史》

書籍由中信出版社寄出

一周读完《今日简史》Day 4:充满谎言和欺骗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