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商界密集訪華背後:安倍熱盼北京之行

中日關係正逐漸回暖。

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近一段時期,安倍首相和日本政府多次在對華關係上展現積極姿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正步入正常軌道,面臨改善發展的重要機遇。新形勢下,我們要繼續相向而行,保持改善向好勢頭,推動中日關係穩中有進,得到新的更大發展。

就在習近平與安倍於東方經濟論壇期間會面時,由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聯、日中經濟協會、日本商工會議所組成的訪華團也正在對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這是日本經濟界時隔一年再次派出大型訪華團。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日俄關係沒有很深、很廣的推進、日美存在貿易爭端、日韓關係尚達不到互相信任的大背景下,安倍希望與中國重新探討中日關係的發展。“本次來訪的日本經貿訪華團規格其實非常高,可見日方的重視程度。”陳言說道,“日方希望中日雙邊關係在經濟方面先恢復起來,然後在政治方面建立互信,這樣東亞的局勢就能趨於穩定。”

豪華經濟團隊

1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中西宏明、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率領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並同他們座談。日本主要企業負責人200餘人出席。

李克強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當前中日關係改善發展勢頭持續增強。今年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雙方應當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本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從兩國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出發,牢牢把握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確方向,鞏固當前兩國關係改善勢頭,推動中日關係在重回正軌的基礎上行穩致遠。

日本經濟界三團體負責人向李克強遞交了日本21世紀中日關係展望委員會編寫的雙邊關係建議書。他們表示,日本經濟界支持日中兩國政府共同努力,反對保護主義,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推進日中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進程,加強日中在創新、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積極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每年,陳言都會出席日中經濟協會聯合訪華代表團在北京的招待晚宴。談及今年的感受,陳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與前兩年很不同,“日本企業談到中日關係時,不僅僅是希望‘改善’,而是希望‘出現幾個層次的大幅度改善’。”

具體而言,陳言表示,首先日方經濟界非常關注自由貿易的原則。“美國特朗普政府大搞單邊主義,作為盟友的日本深受影響。美國政府對諸如鋼鐵、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且目前沒有鬆動的跡象,很可能在今後波及到其他產品。”陳言說道,“因此,在這個時候,是否維持自由貿易的原則,通過擴大貿易來讓世界各國經濟進一步發展,這是中日企業必須要回答的問題。多數日本企業還是希望能與中方一起堅持這個原則。”

此外,陳言還表示,日本企業尋求使中日貿易走上新途徑,“日方希望能在數碼、大數據等IT方面鼓勵雙方企業共同去拓展企業規模與尋求業務的新機遇。”就在9月10日,日本電機制造商日立(Hitachi)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物聯網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日立和騰訊將在智慧城市的構建和製造、物流等領域展開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的技術和資源合作開發新的市場。除此之外,還將推動低成本、高效率和安全性的物聯網環境建設。

政要密集訪華

在日本經濟界最主要代表訪問中國的同時,日本政界的高官近來也頻頻到訪中國。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8月中旬至今,日方政界至少派出了4波代表團訪問中國。

外交部網站消息顯示,8月29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會見了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王毅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日本對華認識趨向正面積極。堅持中日彼此是夥伴不是對手,中國的發展對日本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更不是威脅的認知。堅持妥善管控分歧和處理好敏感問題。在此基礎上,中方願與日方加強溝通,拓展創新、第三方市場等領域務實合作,推進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和區域一體化進程。

此外,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也在8月底訪華。9月初,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也來了一場“中國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山口那津男自2009年擔任公明黨代表後第5次訪華。這回他再一次充當信使,帶來了安倍的親筆信。2013年、2015年、2017年,山口那津男曾多次攜帶安倍書信訪問中國。

對於日本政界高官密集訪華,日媒評論稱,旨在為安倍訪問中國熱身,反映了安倍對這次北京之行的期盼。

就記者圍繞安倍最早10月訪華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9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已向安倍首相發出訪華邀請。目前,雙方正就此保持著溝通。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訪問創造良好氛圍和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