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K線」領先市場戰勝市場

A股市場又出現更低成交金額,週三滬深兩市成交額分別為934.5及1243億元,再創新低低量。接連兩日創新低成交額代表什麼?對後市會有何種影響?以兩天來的兩市比較,深市週二成交額1243億元,週三也一樣是這個金額,如此相同金額過去不多見,但成交手數有明顯差異,分別是1.36及1.281億手,顯示深市週三成交的個股偏向價格較高股票,但深證成指再創新低,是壓低成交的手法,收盤8111點,下跌56.94點,跌幅0.70%。對比滬市下跌8.69點及0.33%的比率,顯然深市跌幅大一點,說明深市還在持續壓低中,滬市比較穩定。

麥氏理論建立多空判斷“兩個凡是”準則:一是“凡是20日均量線及均價線趨勢上漲才可以做多”;其次是“凡是第3圈確認才是多頭漲勢”。

所謂“第3圈”是指20與40日均量線及均價線向上交叉才可以視為“多頭漲勢”,將重心建立在以中長多為主的模式應用,理由是:從統計上得知,多數交易頻率較高、熱門股、焦點股、題材股的交易換手率都偏高,以100%換手率測算通常都會低於40天,

這部份數據以經驗觀察大致上會有38.2%比率。

倘若以實質流通盤籌碼測算絕對超過38.2%以上比率,甚至於會超過50~61.8%,因為假設“十大流通盤股東”不管是超過5%持股,或低於5%,只要是機構持股者一般都會是較長週期的鎖定,所以其籌碼的穩定性特別高,實質流通盤籌碼通常都不多,只需要計算真實流通籌碼部份即可。

舉例六國化工(600470)十大股東流通盤籌碼第一名是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5.49%,其餘為個人股東隨時可以賣出所以存在變數,實質流通盤籌碼為74.51%,只需要計算這部份的比率即可。

採用回溯法計算近期22個交易日累積換手率為71.865%(平均成本4.16元),已非常接近這個數據。8月13日這一天換手率19.10%,相加結果是82.814%(平均成本4.19元),超過74.51%籌碼比率,可以假設在近期22~23天市場流通盤已經過一次換手,對比平均成本週三收盤4元,虧損比率不超過10%。

2018年8月6~10日共計5個交易日換手率58.89%,假設介入者只進不出,確實已經構成明顯的籌碼鎖定,平均成本在4.73元,其後又不斷經過滾動換手,說明早已超過一次滾動。採取從8月6日到9月12日共計28個交易日測算,換手率141.704%,接近2次滾動換手,成本4.29元,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虧損不多,實際上介入者從第一段5個交易日拉抬時已經將成本拉高,後一段下跌攤平成本並未降低成本,介入者越買越多持股,成本卻越攤越高,他只有兩個可能做法:一、以時間換取價格上漲空間等待時機發動;二、直接認賠殺跌後離場。

以目前股價走勢顯然介入者採取第一種操作模式會更多一些,至於會從哪個時機、點位再加碼然後強勢拔高?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將心比心,您是否可以洞察機先,採取先行進場等候的方式切入。至少在時機與成本上比介入者更有優勢,即使介入者認賠他會虧損會非常嚴重,對您來說是作壁上觀,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盈利的機會也更大。

整體大盤來到這個區域,本欄建議:不要再理會大勢的變動,將操作放在個股上會更為有利。採取麥氏理論“兩個凡是”設定,加上“雙保險指標”,基本上已經可以領先市場,戰勝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很多個股俱有類似六國化工的走勢形態,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可乘之機,至於您是否會懂得把握?要看您自己啦!我的“攻防K線”操作,其中談到“線上黑K買股票”及“線下紅K賣股票”是最好的操作思路與模式,您一定需要這樣有效率的操作,不妨多留意我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