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在漢末三國的歷史上,由於勢力眾多,將領往往很難做到“從一而終”,他們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投奔到“敵營”,到了三國鼎立的時代,這種情況雖然變少,但依舊有些名將投奔他國,比如離開曹魏投靠東吳的諸葛誕,離開蜀漢投奔曹魏的黃權,而從曹魏到蜀漢的名將最多,最著名的就是姜維了,另外夏侯霸也是重要人物,但是從實力上看,有一位將領,雖然名氣不高,但他論作用,堪稱是諸葛亮最為信任的手下之一,論實力絲毫不亞於曹操“五子良將”中的兩人。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此人就是王平,雖然王平沒有威震逍遙津的功績,他的兵法韜略是明顯勝過徐晃一籌的,而他從曹魏“叛逃”至蜀漢,也跟徐晃有關,因為在漢水一戰中,徐晃盲目地擺下背水一戰的陣勢,這卻遭到了他當時的副將王平的極力勸阻。他提醒徐晃,對手是趙雲和黃忠這樣的名將,如果盲目地擺下了背水陣,如此打法,無異於自尋死路,但徐晃的一意孤行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更逼走了王平,由此可見,徐晃在用兵打仗方面,是不如王平沉穩的。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而王平在蜀漢時,也是深受諸葛亮信任,無論是南征孟獲,還是北伐中原,王平都屢立戰功,特別是在蜀漢軍隊退守街亭的時候,馬謖爭功一定要駐守街亭狙擊張郃的追兵,諸葛亮也是擔心馬謖經驗不足,特意派了王平做馬謖的副將,但馬謖卻不聽王平的建議,一味上山退守,最終他所率領的蜀漢軍隊,被張郃與司馬懿聯手剿殺,馬謖也落得個被諸葛亮揮淚斬首的下場。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應該說,如果是王平作為主將守街亭的話,雖說也很難鬥得過司馬懿和張郃聯手,但如果從兵法韜略的角度上講,王平單獨面對張郃,還是不會輕易能落於下風的,畢竟張郃還有幾次跟王平的對壘,都沒能佔到什麼便宜。由此可見,曹操的五子良將中,實力出眾的張郃與徐晃兩人,都未必是王平的對手,起碼他們不會對王平造成碾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民間流傳的“三國24將”中,王平卻沒有任何入選的資格呢?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也許很多人會說,王平兵法謀略不錯,但名將排行,比的是武力,王平的武力實在不值一提,但真相是這樣嗎?我們來簡單看看王平的戰績,也許會有新的發現——王平身為蜀漢王牌部隊,無當飛軍的領軍人物,能力必然不錯,另外王平還是魏延之後,繼續鎮守漢中大門的武將,應該說,他的功績要比魏延的功勞更明顯,因為他的鎮守,曹魏根本攻不進蜀漢的北大門。換句話說,王平也不在魏延之下。但他始終不能成為人氣武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此人登場較晚,且一直都被其他各路名將的偶像光環籠罩著。

他逃離曹魏投奔蜀漢,“戰勝”過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卻無緣24名將

其實說來說去,王平這種級別的大將不能入圍各種版本的“名將譜”原因很簡單,王平就是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通俗點說,王平就是三國年間不帶流量的實力派,再有能耐,也不如光鮮亮眼的“流量小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