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人被問責,11人被審查調查……讀懂這場問責「風暴」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等25個單位的62名國家公職人員被問責,包括益陽市委副秘書長在內11人被立案審查和監察調查!日前,因洞庭湖區下塞湖非法矮圍問題,湖南省委對有關責任人員作出嚴肅處理,以雷霆之勢,掀起一場問責處分“風暴”,再次釋放了動真格、肅風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護衛綠水青山的強烈信號。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面前,在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是各地區各部門和領導幹部不可猶豫、不能退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履職不到位、責任不落實,就要被問責、被處分!此次湖南省委對下塞湖非法矮圍問題有關責任人員作出嚴肅處理,就是一個鮮明例證。下塞湖非法矮圍問題是一起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國家公職人員嚴重失職瀆職、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件。通報顯示,這裡面既有部分省直部門和地市縣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態度不堅決、行動不積極、履職不到位的問題,“沒有認識到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沒有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也有少數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失職瀆職,甚至為私營企業主違法行為提供幫助、充當“保護傘”的問題,“有的甚至收受紅包禮金、賄賂,濫用職權,違規簽訂長期承包合同、出具虛假函件和證明”;還有表態多、行動少、落實差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說一套做一套,擅自降低拆除標準,在督查督辦中不深入、不較真、不碰硬,在檢查驗收中搞變通、打折扣,甚至弄虛作假”。問題觸目驚心,必須嚴肅查處問責;教訓極為深刻,必須深入總結、舉一反三。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領導幹部。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要嚴格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強化各級領導幹部在生態文明決策、執行、監管中的責任。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要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壓實各級責任,層層抓落實。各相關部門要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匯聚起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紀檢監察機關要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紀律保障上主動作為。要把監督挺在前面,早發現、早治理,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深入排查違規違法開山、圍湖、土地變性、建房等現象,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不能任其坐大成勢。要用好問責“利器”,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不論是否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查處問責。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違紀違法、不擔當不作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症和突出問題等,阻力再大也要堅決果斷處置,尤其要打破關係網和利益藩籬,打擊背後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不達目的決不收兵,以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蘭琳宗)

轉自:中央紀委監委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