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


9月7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在京去世,享年88岁。今天(9月11日),人们怀着无限的哀思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送别常宝华。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姜昆、冯巩、李金斗、全维润、蔡明、侯耀华、郭达、李建华、石小杰等曲艺界人士和常宝华生前好友、家人及众多群众都来参加追悼会,送别常宝华最后一程。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冯巩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表示,常宝华在粉碎“四人帮”初期创作的相声《帽子工厂》对于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引领我们进入新时期起到了号角的作用。常宝华先生的一生是与时代同行的,又是与观众血肉相连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冯巩追忆逝者说:“斯人已去,经典永存,我们要向常先生致敬,好好说相声,说好相声,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石小杰


相声演员石小杰表示:“常老为中国的相声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是我的师父,我是常派的弟子。希望中国年轻的相声演员能够向老艺术家学习,不但要学他的‘艺’,更要学他的‘德’,有艺无德不是一个好演员。天上的星会陨落,但是这样的老艺术家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周炜


相声演员周炜说:“我是相声界的晚辈,同时也是军队文艺工作者,来送老人家一程,祝常老一路走好。”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刘桦


演员刘桦也前来为常宝华送行,他眼泛泪光,表情沉痛地说:“常老更多的不是教我如何说相声,而是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常老是我师父的师父,是个特别平易近人、活泼开朗的好老头。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李金斗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全维润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王庆祥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张大礼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刁惠香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徐德亮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宋德全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李伟健参加常宝华追悼会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开心麻花团队在大厅外等待吊唁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常宝华的孙子常远送爷爷最后一程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亲人朋友们送别常宝华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常宝华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大礼堂举行


怀念常宝华先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满族,1930年11月6日生于天津。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曲艺队队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和第三届理事。第二、三、四、五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常宝华自幼随父常连安、兄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学习相声;八岁时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即登台表演。受到老前辈熏陶和传授达十年之久,学习和演出过传统相声七十余段。一九五一年拜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为师。

l942年曾参加《锦绣歌城》、《花田八错》两部电影的拍摄。

1950年参加相声改进小组,整理编写相声《字象》为处女作。

l950年参加北城游艺社演出相声。

同时演出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京剧《打面缸》、《红鸾喜》、《挑帘裁衣》等。

l951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演出相声,同时演出曲剧《新事新办》、《工人新村》、《罗汉钱》等。

1955年获海军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8年合作并演出相声《水兵破迷信》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获创作和表演优秀奖。

1959年合作并演出相声《昨天》,参加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获创作和表演优秀奖。这个段子曾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周总理曾对《昨天》提出修改意见;老舍曾为这篇作品写了专文评论《谈相声“昨天”》,《昨天》已成为新相声创作中的经典。作品被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

1962年赴西藏演出达九个月,创作了相声《学藏话》、《兵站之家》等,因创作演出成绩显著而荣立二等功。

1964年创作并演出相声《说海》参加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优秀表演奖。

1977年合作并演出相声《帽子工厂》、《狗头军师张》参加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优秀表演奖。

1978年创作相声《四人帮办报》、《解剖》、《两张照片》、《非砸不可》分别在全国、全军评选中获奖。

1980年全国短篇曲艺作品评选,相声《帽子工厂》获一等奖,因创作演出成绩显著而荣立二等功。

1988年,与长孙常远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相声《对话趣谈》。同年出版《常氏相声选》。历年来多次参加评委工作,多次举办相声培训班,曾去过北京大学、北方曲艺学校授课。

1992年创作相声小品《追溯》参加中国“建设杯”相声新作品名家邀请赛获特别荣誉奖。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演出《追溯》获牡丹奖。

2006年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一一终身成就奖。

常宝华先生是一位军旅相声艺术家,在边疆,在海岛,在哨所和观通站,到处留下他不辞辛苦的足迹和他给战士们带来的欢乐与笑声。他把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他时常提醒自己有了这两个身份,就应该比普通的相声演员有更多的担当。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创作和演出时,他以身作则,弘扬正气,自觉抵制“三俗”,努力维护相声艺术的本真:他时刻把观众和战士们挂在心上,他曾说:观众是沃土,战士是雨露,离开这些,谁也成不了“蔓儿”!

为弘扬民族艺术,常宝华先生多次应邀到美国、俄罗斯、波兰、奥地利、瑞士、朝鲜、新加坡进行讲学和交流演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宝华先生的精湛艺术和高洁的人品,受到军内外、业内外人们的敬仰。他的弟子侯耀华、牛群、赵福玉、包常春、杨鲁平、杨子春、刘国建、陈峰宁、高洪胜、冯翊纲(台湾)、宋少卿(台湾)、阿丁、刁伟国等正在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传承着常宝华先生的艺德风范,使之发扬光大。

常宝华先生千古!

2018年9月11号

北京

沧海一生笑|今天,送别常宝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