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我們知道,航母是一個軍事強國綜合國力的象徵,在重大軍事行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在經濟、科技、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大舉投入,中國已慢慢進入了裝備現代化的國家行列,軍事武器裝備方面也不落於人。而航母的建設也成了重中之重。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近日據環球網報道,網絡上流傳了一張中國航母艦載機試飛的圖片,圖片顯示有彈射器滑道,疑似是將殲-15艦載機的前輪稍加改裝進行彈射起飛測試。而我們知道,目前中國首艘航母依然會採用滑躍起飛方式,但這種滑躍起飛方式,帶油帶彈量不足,作戰半徑小,且難以起飛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以及運輸機等。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但我們相信,採用彈射起飛將是大勢所趨,而在這方面“八一勳章”的獲得者、工程院院士馬偉明院士正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一切。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從國外引進的某艦船發電機系統,被發現存在功率“固有振盪”問題,嚴重時會造成整個動力系統癱瘓,影響艦船戰鬥力,而國外專家卻矢口否認他們產品有問題。面對外方專家傲慢和鄙夷的眼光,馬偉明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攻克電機界的這一高科技堡壘。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這不,前段時間,馬偉明院士在做某課題報告時,就透露了我國國產航母的相關消息。馬院士說:目前我國已決定推遲建設3號航母,而主要討論的就是採用哪種彈射方式,電磁彈射 or 蒸汽彈射。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對此,馬院士則直接亮明瞭自己的觀點:“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作為一名軍隊院士,我清楚的知道我要做什麼”為此他面對了無數的質疑聲,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一世界超級大國20多年來都沒取得成功,你這要強攻硬上,能行嗎?”馬院士的回答斬釘截鐵:“搞科研就得擔風險。只要是國防建設所需,天大的風險也要幹!”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而近日,《解放軍報》透露的我國新一代彈射起飛型殲15飛機的消息更是證明了這點——從國家“航母建設某核心技術試驗試飛基地”進行電磁彈射飛行試驗的消息。文章稱,新設計的試驗機(彈射型殲15)、全新研製的裝置(首條電磁彈射器實驗裝置)、尚未定型的戰機發動機(海軍型太行發動機)、飛機性能如何、裝置可否過關、狀態是否可控……等等。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不僅如此,據環球網消息,在2017年9月16日的晚上10點,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內燈火通明,馬院士又帶領著團隊正開展某新型裝備的關鍵攻關。而為了提升創新對戰鬥力的貢獻率,馬偉明夙興夜寐,夜以繼日地再次奮戰在了科研的第一線。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沒錯,馬偉明院士就是這樣一名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也許還有不少人不理解,有很多問題想要問馬院士,對此馬院士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時發表的獲獎感言就足以回答一切,他的話深深的打動了讓每一位中華兒女!以下是截取片段。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有人問我,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我最擔心的是祖國人才斷檔,後繼乏人。”有人問我,你最缺的是什麼?我說是時間。”有人問我,你這麼拼死拼活,究竟圖的是什麼?我回答,我一不圖名,二不圖利,三不圖官,就想實實在在為國家和軍隊做點事。說實話,如果我們(團隊)只想個人發財,每個人都能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但作為軍人,我們不能只盯商場、忘了戰場,只圖名利、忘了打贏!有一次,組織上到學校考察干部,一名首長提名要我當校領導。我當時想都沒想,就婉言謝絕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正真的舞臺在哪裡。

終於等到電磁彈射!馬偉明院士用行動回應一切: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沒錯馬偉明的話深深的觸動了筆者的心,可在看看現在的報道,天天吹捧炒作電影電視明星,青少年最崇拜的人都是電影電視明星,最大的理想就是當影視明星,沒有人崇拜科學家想當科學家,可如果全民不愛,國家不理,人人偏愛當官娛樂,就如沒有靈魂的鳥,還能飛起來嗎?所以說,科學家強則國強!全民娛樂,誤國誤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