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遊戲要不要去中心化?|手遊矩陣

小遊戲要不要去中心化?|手遊矩陣

2017年底,微信開放小遊戲,一個新的市場爆發了。寄生於微信的小遊戲,核心在於社交,這一點我們在之前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過,畢竟微信本身是一個社交平臺,而通過社交裂變帶來的傳播效果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小遊戲能夠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體量。

同樣,為了能夠快速佔取市場紅利,小遊戲的開發者們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來試探微信的底線,比如分享、關注、復活等等,這也讓原本規則並不完善的微信小遊戲一直在更新規則。而小遊戲的數量也在半年的時間達到了幾千款,不過除了小遊戲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群體——盒子,也在快速增長。

小遊戲要不要去中心化?|手遊矩陣

盒子,大家應該都清楚是什麼。簡單而言,盒子就像是一個渠道,盒子的開發者把小遊戲集中在一起,然後通過導量的形式讓一些小遊戲獲取更多的量。不過正當盒子們把流量玩得飛起的時候,微信官方一封致小遊戲開發者的信,讓盒子們瞬間涼了下來。這封信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微信一直堅持去中心化,小遊戲亦是如此。

我們不支持純以分發為目標的第三方平臺,不支持導流性質的小遊戲(小程序)互跳。我們希望好的小遊戲是因用戶的認可而湧現,而不是流量運營的結果。

這段話裡面有兩個關鍵點,首先是小遊戲不會做中心化,其次是不支持純以分發為目標的第三方平臺。也就是說,以經營流量為核心的盒子將會受到打擊。

而後,在微信裡面,小遊戲也去掉了精選欄目,由此可見,微信是打算將去中心化進行到底。

| 為什麼要去中心化?

事實上,這個話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模糊的,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描述。不過從騰訊的開發戰略至今,可以想象微信去中心化的含義應該與開發有更加直接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去中心化的意思不是不要中心,而是有多箇中心,處於一個共生狀態。所以,這對於產品、生態、體系等各方面都有更加穩定的結構。

小遊戲要不要去中心化?|手遊矩陣

特別是在區塊鏈的概念走紅以後,去中心化被提及的越來越多,而在這個概念中,被運用得更多的則是賬本理論。不過去中心化的優勢也有足夠多的理論去支撐,其中比較關鍵的點就是容錯性、抗攻擊性以及可替代性,不過這些與張小龍想的去中心化應該沒有太多的聯繫。對於張小龍而言,他心中的去中心化則應該是關閉中心化流量入口,從而鼓勵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組織自己的客戶。

所以,對於盒子的定論更重要的是第二句:希望好的小遊戲是因用戶的認可而湧現,而不是流量運營的結果。

| 傳統中心化對小遊戲的影響是什麼?

從端游到手遊,渠道出現了。渠道出現的原因很簡單,在大量手游出現的初期,玩家已經失去尋找遊戲的方向,把目光都集中在渠道上面,渠道再以排行榜的模式把最好玩、下載最快的遊戲列出來,再將一些遊戲標籤化進行分類,方便玩家通過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模式找到自己需要的遊戲。所以手遊和渠道之間的共生關係就是這樣,而小遊戲與盒子也是一樣。

當大量小遊戲湧入微信之後,官方卻選擇了去中心化的做法,那麼玩家如何去選擇合適的產品,這就只有靠第三方的盒子了。不過大部分的盒子卻是以流量運營模式為主,這與微信的生態相悖,於是,微信目前是不支持這樣的模式,相信在不久之後,微信就會打擊這種以純流量運營模式的盒子了。

其實,在海量的產品中,很多有創意的小團隊並不能夠在第一時間嶄露頭角,反而會被流量團隊壓在下面,甚至會導致創意被抄襲的事情並不少見。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中心化也是對於一些創意產品的保護,不過就目前的微信來看,並沒有一個做到了這樣的產品。小遊戲的開發者依然處於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 盒子的激增帶來了什麼?

當前的遊戲市場有點類似於頁遊鼎盛時期的模式——買量為主。遊戲原本的營銷、推廣已經不在是遊戲廠商的首選,因為買量的效果可量化,怎麼買才是最好,都是可以優化的。所以,盒子的生意其實就是買量。

從2017年底小遊戲上線,到今日,小遊戲買量的成本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一些開發者表示,早期小遊戲的量在0.2元,而到了現在已經翻了數十倍,更重要的是目前iOS尚未開放內購,對於很多老老實實以廣告作為盈利模式的開發者來說,想通過買量來獲取用戶,最終達到盈利的模式基本都是一個夢想,於是在目前的整個小遊戲的生態環境下,普遍盈利的並非是小遊戲的開發者,而是盒子們。而買量價格的節節攀升並不完全是因為成本上升,還有那些哄抬流量價格的流量販子。

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微信打擊純流量的分發是遲早的事情。

| 小遊戲要不要去中心化?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小遊戲都是需要中心化的一個產品體系,雖然微信堅持去中心化,但是有價格有內容的盒子已經可以承擔起中心化的責任。畢竟在一個海量的產品環境中,怎麼樣去挖掘有價值的內容,並將這些內容推薦給用戶,依然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在某個角度來看,盒子的生存並不難,只要起到傳播有價值的內容,那麼一定是會受到用戶的歡迎。當然,這種努力並不是單單是在盒子一邊,同樣,小遊戲的開發者也不能把小遊戲想象為傳統的手遊,通過傳統手遊的玩法變現,其實不少開發者已經注意到了,小遊戲和傳統手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所以更有創意和社交的玩法相信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在當下,想要成為頭部的盒子,並且能夠長期紮根在微信的生態環境下,那麼就希望真正讀懂微信官方的想法,以及能夠看到小遊戲的未來趨勢。在騰訊2018年的多次會議中,“功能遊戲”與“新文創”成為了高頻詞,而在這個背後則是騰訊遊戲在接下來的重點目標,所以,就目前的微信小遊戲而已,還遠遠沒有爆發出真正的能量,雖然已經有千萬級DAU,過億流水的出現,但是要相信,在十億DAU的微信上,這只是小小的一個成功,而在社交傳播的裂變下,這種產品也將會越來越多。

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玩家都需要一個渠道,一個出口去尋找優質的內容,而怎麼樣將這些內容體現在玩家的面前,微信、盒子以及開發者們,都是有機會去達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信給小遊戲開發者的那封信裡面,微信曾談到過對原創遊戲提供傾斜支持,或許這才應該是開發者們最關心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