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通过吃草、大量运动来减肥,规定自己坚持多少天不能吃甜食,吃了之后就要罚自己跑10公里。

他们在晚上拼命学习和工作,也是为了弥补白天碌碌无为引发的罪恶感。

很多时候,自我惩罚甚至是无意识的,人们会把一些意外解释为因果报应,是对自己做错事情的惩罚。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最近完成了公司的一个很大的项目,她很开心,收获了很多的赞赏,然而那个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开始感到不安。她认为自己是太中获得了胜利,继而她非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张扬,自己是否会遭受同事们的排挤。“就好像这一次获胜,让我感到羞耻和担心”

01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自我惩罚的背后是什么?

自我惩罚中,人们体验到的核心情感是内疚羞耻

内疚是指向他人的:自己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自己应该为他人的不幸承担责任;

而羞耻是指向自身的:我,是个坏人。

也正是因为自我惩罚者的内疚和羞耻是让他们坚信自己是一切错误、不幸的源头,因此他们往往无法接受别人的安慰。

集体合作的时候,有时因为你负责的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导致全部任务延期或者失败。

这时,其他队友/同事无论怎样安慰:“没关系的,这不是你的错。” 都无济于事,你就是无法原谅自己,不断反复回想自己的过失。

甚至,他人的安慰反而会让你更加怪罪自己。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02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你什么对自己那么狠?

1.我活该受罚

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们有动力去保持良好的感觉,减少不好的内心体验。

但对于一些低自尊者来说,他们想要修复不良心情的动机更少,甚至会有意去做一些事情维持消极的体验。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受人喜爱的”,即使没有人这样对Ta说过,他也会通过主动回避他人、拒绝邀请、甚至故意出糗然后道歉。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配得到这样的对待。

2.惩罚使我进步

有些人把惩罚当成督促自己进步的方式。在一些宗教中,肉体的疼痛是一种消灭内心妄念的手段。

Brock等人的经典实验也显示,当被试回忆了有关于违反道德的故事之后,他们会把自己的手放在冰水里更长的时间(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

疼痛和受罚减少了他们之后的愧疚感,让他们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3.通过惩罚自己来惩罚别人

有时候,人们惩罚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更受罪。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她高中时曾很多次试图自杀,割腕、但她跟我说:“我爸妈每天都逼我,从来不给我自由。每次我“自杀”之后,我爸妈就会对我宽松一点。”

她并不是真正想“杀掉自己”,只是想要通过“杀掉我父母的女儿”来报复父母。

用惩罚自己的方法来惩罚别人,就像是一个人在无声的呐喊着:“看看我啊!看看我现在的样子,看看你们把我害得多惨。”

4.惩罚能让我保持亲密的关系

在和他人的关系中,我的一切都是可以妥协的。

人在成长中,总是会获得这样的、那样的鼓励和支持。而所谓“自虐”,往往是一个孩子感觉“痛苦”是为获得亲密和爱所必需要付出的代价。

我记得一个人描述说,“只有在疼痛中,我才感到自己全然地被爱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孔融让梨、牺牲自己的需求去照顾别人,这些“懂事”的行为,都获得极高的道德赞扬。

然而人非圣贤,只有圣人才不吃喝拉撒。圣人才否认那些欲望、挫折、遗憾感:让他们那些坏人去享受!我只想被钉在高高的十字架上。

“我害怕如果我不痛苦了,不再因为你而遭受折磨,我就失去了被你爱的理由。”

03

真正的暴行,是对自己的惩罚

如何停止自我惩罚?

让我们抛去那些偏执的、分裂的、非黑即白的看法:你要去做一个道德楷模,否则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事实上,你我都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你会为了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争取,允许自己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你的感受、你关注的,都是重要的。而快乐感,它不必和羞耻、愧疚、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痛苦的感受相连。

你不必去做圣人,更不必放纵自己欲望。你我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开心的时候开心,难过的时候难过,犯了错误就去改正,骄傲的事情就为它庆祝。

圣经中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

就安心地、大胆地做个有缺憾的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