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明代董其昌《骨董十三說》有云:人能好古董,即高出於世俗,其胸次自別。

這話翻譯成網絡用語,就是:喜歡收藏的人,都是清新脫俗的高逼格人士…

可究竟哪些文玩逼格最高呢?今天便稍微列舉一些。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摺扇

摺扇自古為文人雅士,達官顯貴所愛。所以其材質物華天寶: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姑蘇最重書畫扇,其骨以白竹,棕竹,烏木,紫白檀,湘妃(紅湘妃竹),眉綠(梅鹿)等為之,間有用牙及玳瑁者…

其中又以“湘妃竹”最為雅緻,名貴。如今正宗湘妃在市場上已難覓蹤跡,偶爾得見,均價格不菲。所以小眾又昂貴的湘妃竹摺扇,實在是逼格滿滿。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嘎巴拉

談及高端佛珠,嘎巴拉必在其列。

所謂“嘎巴拉”,是指人頭骨製品,有法器,念珠等多種形制。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此處引用《藏語辭典》次條兩則。左側的為“託巴”,右側的為“嘎巴拉”。其實這兩個詞是一個意思,不過“託巴”是藏語,而“嘎巴拉”是梵文而已。

但是我們以此可以看出“持有嘎巴拉佛珠”可以得“福報”的文化來源。(託巴一詞的俗語引申義為“福報”)

至於將“嘎巴拉”作為收藏佛珠(數珠)的一種,也絕非今人首創:

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數珠中提及:有人頂骨者,以旁宗眼血實色紅者為佳,枯黑者為下。

一條真正廟出殊勝的嘎巴拉無比難得,而其材質的獨特性和揹負的極高的文化價值,也使得嘎巴拉成為了一種逼格滿滿的文玩。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茶杯

相傳“揚州八怪”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從來名人喜評水,自古山僧愛鬥茶。

此聯與《紅樓夢》妙玉喝茶一段可謂相映成趣:

《紅樓夢》第41回: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此短短几十個字,便可見茶文化在我國文人雅士心中的重量——只因品不出茶水好壞,便會淪落為俗人,半點逼格都沒有了。

而曹雪芹為描寫妙玉給眾人飲茶的杯子更是大費筆墨,比如有:“瓠爬簞”,“點犀盞”等等。而予劉姥姥用的一隻“成窯五彩小蓋鍾”更是成為了後文的大伏筆。

由此可見,懂得品茶的同時,一套講究的茶具更是必不可少的高逼格文玩。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高端煙具

雖說吞雲吐霧之事遠不如品茗焚香來的高雅,但確是如今社會交際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如今的高端煙具可以非常齊全,打火機有ZIPPO等進口品牌,更有好事者將其機芯與紫檀,花梨,金絲楠等名貴材質相結合,形成更具文玩風情的打火機。

除此之外,翡翠的菸嘴,黃銅的鍋子,石楠的菸斗,竹留青的煙盒更可以滿足不同菸民的需求。

由此看來,一套高檔的煙具也會是彰顯身份,品味與逼格的好文玩。


古代的流行文化,盤點古代最流行的5種文玩

葫蘆

請出今天逼格最高的文玩!葫蘆!這種逼格叫做返璞歸真。

葫蘆笑摺扇的用法太做作,笑嘎巴拉的來源太玄乎,笑茶杯“君子不器”,笑煙具有傷身體。

當大家為誰的文玩逼格高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你閉目盤一葫蘆,彷彿遊離於世外,才是逼格的最高境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