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開學在即,一年級與七年級的新生與家長馬上就會意識到這一次部編教材改版的影響。那麼,新生與家長可以如何應對部編教材改版帶來的變化呢?

今天,教評網李老師將為大家解讀這次部編版教材中的變化,併為小一與初一的新生家長支支招。

今秋9月,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這是今秋9月一年級新生家長和七年級新生家長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新教材來了,有什麼新變化?我們的孩子上一年級或者升七年級能適應新教材嗎?

很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困惑,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和一名新一年級孩子的家長,我給大家聊聊新教材的變化和如何應對這些新變化。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部編版教材來了,小一與初一的教材會有什麼變化?

對於一年級的家長來說,要知道孩子即將使用的“部編本”語文教材有一大顯著的變化就是: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過去一年級剛上學都是先學拼音,再用拼音去認字。這回改了,孩子們在學習了“天地人你我他”、“口耳目”等一些常用漢字後,再進行漢語拼音的系統學習。

總主編溫儒敏說:這是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這樣還可以減少一年級新入學孩子的畏難情緒,想辦法讓小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挺有意思的。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對於七年級的新生家長來說,大家可能比較關注的就是:部編語文教材傳統文化的篇目大大增加了,文言文課文大篇幅增加。面對新變化,我們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去做,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的教材,新的變化呢?

給小一與初一新生及家長的三大建議

有家長擔憂:我們孩子大字識不了幾個怎麼辦?我們不會寫字怎麼辦?教材編寫者這樣說:認寫分流,多認少寫,這是部編本語文教材低年級的編寫原則,還有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認字”內容,就是說,不完全依賴漢語拼音認字。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所以,建議大家在孩子入學前可以讓孩子多認字。這裡向大家推薦麥田認字、悟空識字等識字軟件。這些識字軟件都是以動畫的形式,從音形義方面教孩子認字,然後通過字音字形,選字填空等多種形式的遊戲練習,讓孩子多元認字,增加識字量。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的識字與部編一年級教材同步,家長可以使用巴比智慧園早教APP。

此軟件中有部編小學語文欄目,與今秋要使用的部編教材同步,並且有專門的一年級識字部分。軟件以點讀的形式,有跟讀、解釋、演練、遊戲測驗等多個環節,學練結合,寓教於樂,還有書寫指導,識字和寫字結合。

在部編教材改版的背景下,對於即將上初中的孩子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焦慮:“小學沒接觸過文言文,孩子上初中跟得上嗎?”其實,家長們不必這樣焦慮,家長可以下載文言文APP,讓孩子先行接觸一下文言文。

文言文APP覆蓋了小學至高中的教材內容,並且收錄古文觀止的古文內容。目前,軟件支持離線功能,可以隨時隨地查學用。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小學的文言文讀起,讀一些故事性的淺易短小的文言文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雖然新教材還有這樣那樣的變化,但無論怎樣變,孩子養成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部編教材專治不讀書,倡導多讀書,讀整本的書。孩子的閱讀興趣需要激發,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需要交流。一米閱讀APP,是一款適合小學、初中生使用的閱讀APP。

一米閱讀把書分成若干章節,以朗讀的形式呈現給聽者,不僅給孩子們帶來比較專業的朗讀,還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聽讀中讓孩子瞭解故事情節,熟悉內容,特別適合認字不多的小學生使用。讀書也需要交流。

一米閱讀中的“我思考”“我行動”欄目中由專業老師提出問題,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回答交流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孩子深入閱讀,理解作品內容。

開學季|小一與初一家長,部編教材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家長如果有時間最好還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親子共讀,部編一年級新教材就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親子共讀既能促進孩子的閱讀,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所以,我認為雖然部編教材來了,帶來了不少變化,但只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心中有數,就能從容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