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01

自盡的“殺魚弟”是誰?

2010年11月,孟凡森成了網紅。在那個讓他成名的視頻裡,小男孩在自家魚攤上手持菜刀,熟練將一條條魚開腸破肚。純熟的殺魚技巧,倔強犀利的眼神,讓網友戲稱他為“殺魚弟”。

孟凡森是山東蒼山縣人,從小輟學,8歲就在父母的水產小店裡幫忙。

“殺魚弟”走紅後,有好心人資助他重新讀書。但不久後,他的父親就認為讀書無用,讓他回來繼續殺魚。還直接把自家水產店改名成“殺魚弟水產”。

時光飛逝,網紅的光環,逐漸消退,“殺魚弟”逐漸長大,因為長期呆在殺魚店,圈子狹窄,“殺魚弟”沒有什麼朋友,性格變得暴躁孤僻,他和父母的矛盾,也開始越來越多。

最嚴重的衝突,據說,是在2013年。“殺魚弟”疑似遭父親毒打,眼睛嚴重受傷,差點被摘除。幾天前,與家人發生爭執後,“殺魚弟”服下了幾乎100%致死的農藥百草枯。

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殺魚弟”的故事讓人唏噓,你從中看到了什麼?我看到的是,貧窮,真的會毀掉一個人。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個很火的詞叫“感謝貧窮”。

文章作者王心怡考上了北大,是屌絲逆襲的典範,可是,你有沒有看到光環的背後,是一個農村家庭頂著巨大壓力的供養和支持。

如果可以有錢,以王心怡的心智和能力,完全可以去哈弗;如果可以有錢,殺魚弟又怎麼會小小年紀輟學殺魚;如果可以有錢,誰TM要感謝貧窮。

02

貧窮,讓人鼠目寸光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共通。貧窮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讓你只顧眼前,不顧未來和長遠。

有網友說,“殺魚弟”本可能有一個美好的逆襲結果:

在被媒體關注後,他重返課堂,然後發奮讀書。憑藉網紅的身份和自己的努力,他最後不一定就能考取很好的大學,但人生必定可以一步步往上走,無需再過上終日殺魚的苦累生活。

但一切的可能,被“殺魚弟”的父親毫不留情扼殺了。他把“殺魚弟”重新叫回了水產店,把店名乾脆改作了“殺魚弟水產”。

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殺魚弟”的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他覺得,讀書暫時看不到賺錢的可能,而消費“殺魚弟”的網紅名氣,卻能迅速獲利。

他不知道的是,“網紅”也有湮沒於人群的一天,會變得毫無經濟價值。只有不斷為自己賦值,才能越來越值錢,才能讓整個家庭過上好日子。

這些,“殺魚弟”的父親不懂。很多貧困家庭的父母也不懂。

“殺魚弟”的悲劇,更是眾多貧民子弟的真實寫照。

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上面這張圖,就是中國版的《56up》,名字叫《出路》。農民子弟馬百娟,小鎮青年徐佳和家境優渥的袁晗寒。

直接說最後結果吧,馬百娟被父親逼迫退學,嫁作人婦,與階層上升無緣;袁晗寒自己退學,扛起相機成了文藝青年,最後在父母的資助下,有了自己不錯的生意;徐佳三次高考,最終實現了階層的跨越,跳出貧門,成了大城市裡最普通的中產。

不一樣的起點,真的就是不一樣的人生。

03

幼時貧窮,卑微會一生相隨

看“殺魚弟”的新聞,很觸動我的一個細節是:

面對父親的家暴,他竟然很少選擇反抗。就算現在17歲了,面對父母責罵,他也幾乎沒有回嘴,而採取了最決絕的那種方式。

怎麼會這樣?

是因為他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家庭壓力巨大,父親收入不高,卻脾氣暴躁。貧窮讓他變得逆來順受,這種卑微感,從9歲伴隨到他的今天。

這不是誇張,許多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人,都有這樣的普遍感受。

就算是以後生活變好,平常日子裡,你也會小心翼翼,不會輕易反抗,也很少去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認識一個女生,她小時候家裡特別窮,是親戚裡最窮的。有一次,她去舅舅家,舅舅剛搬了新房子,鋪了地毯。

她不知道地毯是要脫鞋的,無意間就踩上去了。舅媽一聲尖叫,一把把她從地毯上扯了出去。

她嚇壞了。

舅媽還一直諷刺,嘖嘖,髒死了,鞋上還有泥呢……一塊地毯多少錢,你知道嗎。舅媽當時那一副遇到老鼠般的表情,是她最大的童年陰影。

此後,哪怕她長大了,哪怕她年薪幾十萬了,她去別人家做客,看到鋪的是地毯,第一反應都是害怕的。

04

貧窮能嚴重降低你的抗壓力

“殺魚弟”的故事,之所以能再起波瀾,原因不是偶然的。

一是,他曾經的網紅身份;

二是,就算作為普通人,你也很難想象,在今天,還會有人因為一兩句爭吵,就服毒自盡。

貧窮讓人變得卑微,也大大降低了一個人的抗壓能力。不僅“殺魚弟”,曾經的徐玉玉也是這樣。

兩年前,剛剛被大學錄取的徐玉玉,遭遇電話詐騙,被騙走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傷心欲絕,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9900元會讓一個花季少女傷心欲絕?

要知道,如果挺過這一關,以後,她能賺到許多個9900元。

我能夠理解這種說法。但站在徐玉玉的角度,家境窘迫,這9900元是上大學的費用,是她改變命運的全部希望。

這9900元被騙去,讓她感覺到的是無邊無際的絕望,絕望下,悲劇註定要發生。

因為窮,所以不堪一擊。

一次爭吵,一次不經意的聚會,一次突然到來的騙局,都可能把他們推向深淵。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網紅“殺魚弟”自盡:永遠不要感謝貧窮

05

永遠不要去感謝貧窮

這始於他父母的短視;更始於貧窮對一個家庭的佔領,讓他們漸漸變得“沒有愛和不被關心”,直至釀成今天無法收拾的結局。

十八九歲的王心怡未經世事,不懂世故炎涼,要是你當真,就真是無病呻吟。永遠不要去感謝貧窮,因為他會壓縮你的格局和視野,讓你變得卑微,和不堪一擊。

祈願奇蹟能眷顧“殺魚弟”,讓他康復。而你我都請記住:

如果家境優渥,請不要忘記奮鬥的初心;

如果家境貧寒,請努力賺錢,不要安貧樂道。

只有這樣,你才能給家人好些的生活,才能一起看得到遠方。

有些事情,沒有富過,你不會懂。

有些生活,沒有刻骨銘心的窮過,你也永遠不會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