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爲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01.

搬家之前,我住在城中村,因為窮。

眾所周知,城中村房租便宜。

房租暴漲,買不起房子的租房族不得不選一個交通便利,生活設施相對較好的地段。

那城中村便是首選。

面對日益增長的房租,人們對房子的安全性、舒適性、是否有陽光等等要求,一一降低了,只要能住,房東不會變相漲房租便可以。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02.

鄰居是一個96年的年輕媽媽,人長得漂亮,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可謂美人一個。

生了一個女兒,兩歲的女寶寶很愛看《小豬佩奇》,但是從不笑。

我家孩子很喜歡跟鄰居小姐姐玩,因而我也常過去串門。

那是一間沒有陽臺、黑暗且不通風的一居室。我快要搬走的時候,建議鄰居搬到我這間來,至少是南北通透有光線充足的。

鄰居謝絕了我的好意,僅僅因為捨不得多花200塊房租。

是的,面對高額的房租,能省點便是一點,人們就租房的要求,一而再地降低:只要能住就行。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鄰居來自農村,夫妻倆都是一個地方的。丈夫平時開出租車,晚上上班,白天休息。

因為聊孩子的話題多了,就很自然地聊到二胎的話題上。鄰居全職在家自己帶孩子,以及做家務,累,是肯定的。她的婆婆從未幫她帶過一天孩子。

儘管如此,在孩子沒到一歲的時候,婆家人就開始催生二胎了。

因為一胎是女寶,他們想要男孩的心理太重,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一定要生個男孩才算後繼有人,才算傳宗接代,才算完成任務,哪怕家裡窮得叮噹響,房子還是剛剛修建的,欠了一屁股債。

鄰居當然不願意這麼快就生二胎,全程一個人帶孩子,有多累,只有全職媽媽才懂。

我以為這種在大寶還沒一歲的時候,就催生二胎要男孩的要求已經有點過了,想不到更加讓我大跌眼鏡的還在後面。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03.

和鄰居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的教育和將來是否孝順的問題上。

我說,孩子最多生一兩個就好了,關鍵在於教育好,孩子長大後,可以獨立生活了,將來自己也可以出去上班,你才22歲,年輕得很啊。

鄰居點點頭贊同我的觀點,卻說,老公不同意,要求生4個孩子。

什麼?你開玩笑吧?我情不自禁地反問道。

接下來鄰居說的話,讓我啞口無言。

“我老公想生四個孩子。”鄰居頓了頓。

“要是將來自己老了,一個孩子不孝順,還能指望另外一個。要是隻生一兩個孩子,大女兒出嫁了,就是別人家的,光靠一個兒子萬一不孝順,老了生病了不就只能等死了?”

鄰居說完一番話,我頓時不知該如何接話,只能愣在那。

這,生4個孩子,想想就壓力大。姑且不說光靠鄰居一個女人帶孩子有多累,也得想想家庭條件吧。光靠老公一個人開出租車養活一家人,六張嘴,想想都可怕。還有教育問題,上學問題,怎麼保證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教育?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04.

鄰居這番話,我才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原來,他們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更大的原因是為了自己將來的養老,女兒指望不上還能指望兒子。一個兒子指望不上,還能指望另外一個。抱著這種觀念的人不計其數,想想心中未免有點悲涼。

似乎生兒育女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將來的養老,而不是為了體驗一回做父母的過程,這也道出了農村家庭裡,為什麼拼了命也要生兒子,而且不僅只生一個兒子。

一為傳宗接代,二為將來養老。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按照法律規定,男孩女孩都有義務贍養父母,只是很多人的觀念依然陳舊,只認那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只有兒子才有義務養父母,女兒沒有的義務養老“的傳統迂腐觀念。

如今時代不同了,兒子女兒都有責任和義務贍養父母。養父母不僅是法律義務,也是是一種高尚的品德,無關性別。

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

和鄰居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生三四個孩子

今日話題,全面放開二胎後,你打算生二胎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