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申論熱點:個稅改革徵集意見 參與度極高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7月28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中國人大網站顯示,一個月來共收到意見數超過13萬條。社會公眾對個稅改革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之高,可見一斑。

2019國考申論熱點:個稅改革徵集意見 參與度極高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模擬預測題】

【大夥都提了哪些意見?草案自公佈以來,大眾的討論一直在持續,爭論的焦點都有哪些?】

起徵點有望一年一調?

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的第七次修訂,也是改動幅度最大的一次。《草案》將起徵點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6萬元/年),同時調整了稅率結構,擴大了中低稅率級距。

對於個稅起徵點,有網民表示,應該從8000元起徵。還有網民留言認為,起徵點無論定多少,都應該是平均工資以上才合理。

對此,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近日公開表態,“起徵點從5000元/月再往上調高一點是可能的,但不宜一下提到10000元/月。”公開報道顯示,也有部分專家直接建議將起徵點提高到8000元/月。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一場專題研討會上,多位專家還提出,起徵點應隨著生活基本費用及物價和消費結構的變化逐年調整。考慮到法律很難一年一修,《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應增加“生活基本費用的動態調整機制”的條款。即每年年初,由國務院根據物價水平、收入水平等,確定每一年的減除費用標準,在“兩會”期間,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准。

個稅法修正案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望在今年10月份審議這一草案。

各地設不同起徵點難度大?

在這次徵集意見中,不少網民提出各地起徵點應該不同,因為各地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差異較大。如網民“張芝故鄉人”就建議,“可不可以設置一個動態指標,每兩年或者三年按照工資的增長率向上調整。另外可不可以按照不同省份的平均工資設置不同的起徵點。”

針對部分人認為各地起徵點標準應該不同的看法,中國財科院張學誕研究員認為,各地實行不同起徵點的難度較大。

除了起徵點以外,中低稅率級距的擴大,也是一個直接降低稅負的體現。張學誕分析,《草案》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因此,大多數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稅負將會有明顯的下降。

單身群體多納稅存合理性?

“單身稅”說法的起因,源於我國現行個稅制度中僅規定了統一的起徵點,沒有考慮不同個體的支出差異,而《草案》增加了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5項專項附加扣除,即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不過,能享受到這些優惠的基本都是已婚人士,單身群體無疑會相對多繳一些個稅。

目前,許多準備生二胎的家庭對專項扣除有著較高的期待。北京白領孫女士告訴記者,“目前一個孩子的花銷就已經讓工薪家庭吃不消,課外班的學費花費動輒數千元,如果子女教育的支出能夠抵扣個稅,會給年輕夫婦減輕一些負擔。”她認為,相比單身群體和丁克家庭,生兒育女對社會的貢獻度更高,應該享受更多個稅優惠。

首都經貿大學財稅學院的丁芸教授分析:“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反映不同納稅人生活支出的差異性。草案中提到的5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尤其像住房租金、子女教育等項目,對很多有住房壓力、撫養子女壓力的已婚人群更有利,也是一項合理的設置。”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則建議,與其引入很複雜的專項扣除項目導致徵納成本很高且漏洞很多,還不如簡化稅制,將照顧特定群體的目標通過財政補貼等政策來實現,這樣可能更有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