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謙虛推辭之後人氣大增,王莽已經是不掛名的皇帝了!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幾番謙虛推辭之後人氣大增,王莽已經是不掛名的皇帝了!

因為新皇帝年紀太小,還不能處理政務,所以還是由太皇太后代理朝政。太皇太后年紀也不小了,她就把任務交給了侄子王莽,現在王莽不管論職位論威望,都已經不次於大爺王鳳當年的水平,那就先乾點大事,從後宮下手吧。

王莽指出,當年漢成帝的皇后現在的趙太后,涉嫌害死皇子導致漢成帝無後,還有漢哀帝的傅皇后,一直都是驕橫無禮影響極壞,要廢掉這二人。在二人被廢掉的一段時間之後,又被勒令自殺,這樣一來,後宮再也沒有人有資格挑戰王莽姑媽的權威了。

搞定了後宮,現在又開始清掃前臺了,大司徒孔光是有名的儒士,輔佐過漢成帝和漢哀帝,現在也是漢平帝的重臣,太皇太后對他都十分的尊敬信任,王莽特別的尊重這位老人家,還推薦孔光的女婿甄邯擔任了任侍中兼奉車都尉。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孔光那樣的待遇,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那兩位,推薦彼此做大司馬的何武和公孫祿,都被找機會免職了。還有當年漢哀帝重用的丁家和傅家的人,包括前任大司馬董賢的親屬,都陸續的被免職甚至流放。

王莽出手確實狠,不但是對別人,對自己王家的人,也同樣使出了十成功力。他的叔叔王立,雖然現在已經不當官了,只是在京城養老,可王莽總覺得自己背後不自在,又不方便親自動手,他就讓孔光做起了太皇太后的工作。

在王家得勢的時候,王立也是沒少幹了見不得光的事情,孔光就如實的向太后翻起了王立的舊賬,什麼大逆不道了,什麼徇私枉法了,什麼危害朝廷了,所以應該讓王立離開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國去。王政君雖然很尊重孔光,可她還是不想對自己的弟弟下手,這個時候王莽出面了。

太皇太后啊,這幾十年來,漢室是逐漸衰敗,接連幾代都沒有親生的繼承人,只好由您代替幼主執掌朝政,您可是責任重大啊。就算是您公正無私的去給天下人做表率,都怕有人會不服氣,如果您現在因為個人感情維護了叔叔,就怕那些大臣們會乘機生事,後果不堪設想啊。您不如先讓叔叔回到封國去,等這次風聲過去了,再找個機會讓他回來不就行了嗎。您看我現在不就挺好嗎!

王政君聽王莽這麼一說,也實在是找不出不聽的理由,只好讓王立回自己的封國去了。

按照以上的套路,王莽在朝廷內外不斷換牌,等他玩夠的時候,基本已經是順我者升,逆我者滾了。現在大家都聽話了,王莽就給下面做了點暗示。幾天之後,塞外的少數民族向漢朝進貢了長白毛的野雞。在當時,這可是稀罕玩意,王莽在請示了太皇太后以後,在宗廟之前,把白毛野雞獻給了劉家的列祖列宗。

隨後就有人向王政君進言,太皇太后,您英明果斷的委任大司馬王莽冊立新君,這才讓劉家江山安定下來,先前大司馬霍光最大的功績就是為大漢安邦定國,所以他被朝廷給予了極高的地位和豐厚的賞賜,現在大司馬王莽應該按照那個標準給予獎勵才對。

看大家這麼擁護自己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心裡是喜悅的,可多少還是有些不安,就詢問大臣們,你們這麼擁戴大司馬,是因為他真的有大功,還是因為他是我侄兒啊?

太皇太后詢問以後,群臣反響極為強烈,大司馬做的事情是有目共睹的,拋開這些不說,就說這些白毛野雞,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因為他的賢德聖明,才天降白毛野雞。現在要不是大司馬做了類似周公的事情,怎麼會有白毛野雞哪!

至於該怎麼獎勵大司馬王莽,其實可以參考周公的,周公因為功勞巨大,所以他在世的時候,就有資格用周朝的國號作為他的封號,現在王莽對漢朝同樣功勞巨大,應該封他為安漢公,除了給他漲工資以外,還要在他死以後,讓他的子孫原樣不變的繼承他的待遇。這樣從遠的說,符合周公的情況,近的說,也和霍光的條件一致。請大皇太后恩准。

看群臣都這麼說,太皇太后恩准了。

我們上回說過,在王莽的授意之下,群臣的鼓動之下,太皇太后決定封王莽為安漢公。可出人意料的是,王莽堅決不肯接受這個封號。他給朝廷上書說,擁立新君得事情,是我和孔光王舜甄豐甄邯一起做的,朝廷要獎勵,就獎勵他們好了,我官做的已經不小了,就不要算我的份了。

王莽這麼不配合,自然就有人站出來批評他了,你不能因為是太皇太后的親戚就這麼避嫌,否者以後國家怎麼賞罰分明啊?你就不要推辭了。

可王莽還是推辭,太皇太后就想親自去勸導他,那王莽就稱病不上朝。太皇太后有些不理解,就派人去勸王莽,那王莽還是不肯接受。去勸的人就回來告訴太皇太后,既然大司馬不肯接受,就不要勉強他了,還是先把另外四個人封賞了吧,這樣大司馬就會繼續工作了。

太皇太后就下了詔書,把孔光、王舜、甄豐、甄邯都封了好大的官。可奇怪的是,王莽還是不肯工作,大臣們又給太皇太后上書,大司馬雖然謙虛退讓,可朝廷該表彰的還是要表彰,否者會讓百官和天下失望的。

這時候王政君也搞不清楚狀況了,只好繼續下令,封王莽為安漢公,工資等級上調,還讓他兼職做太傅。為了讓王莽痛快的接受,朝廷還給他寫了一封策書。

在漢室危機皇位無人繼承的情況下,您挺身而出安定了朝綱,現在國家重任您一肩挑,文武百官的任免也由您主宰,您德高望重功勳卓越,這才有了國家的安定百姓的幸福,因為這些才會有白毛野雞的出現,這是老天對您行為做出的反應。所以朝廷才賜封你為安漢公,希望您能繼續輔佐皇帝,讓天下太平,就不要辜負朝廷的好意了。

面對朝廷這麼真誠熱情的召喚,王莽實在不好再推辭了,就接受了太傅和安漢公的封號。不過那些封賞和漲工資之類的待遇,他都推辭了,畢竟現在國家還不富裕,等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以後,我再接受不遲。

對於王莽的不貪財行為,大臣們又是議論紛紛,太皇太后只好再次下旨,安漢公以天下為己任,就聽他的吧。這樣,把他的待遇和賞賜都加上一倍,等老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的時候,我們再兌現這個事情。

對於這個好事,王莽再一次推辭了,他表示漲工資這個問題,就不要考慮我了,那些侯爺王爺們的後代,還有自漢高祖以來的功臣們的子孫,應該給他們多一些好處。還有那些尊老愛幼的人士,生活困難的百姓,應該給他們多一些獎勵幫助才是。

王莽的手段確實高,就這麼幾次玩下來以後,他在百官民眾中的地位更高了。這時有人給王政君上書了,太皇太后,我們以前的官員考核制度有問題,很多人都不怎麼稱職,應該讓安漢公辛苦一下,對他們進行一下考核。還有太皇太后年紀也大了,再操心這些瑣碎的事情太辛苦了,還是讓安漢公多幹點吧。

王政君本來也不太想管那些事情了,就下了一道詔書,現在皇帝年幼,由我帶他執掌朝政,可朝廷的事情太多,我年紀也大了,實在難以勝任了,為了國家考慮,以後我就不想參與這些事情了。之前因為擁立新君有功,封了幾個人為輔政大臣,從今以後,除了封爵的事情,其他的都由安漢公和四輔來處理,至於官員考核的事情,就由安漢公做吧。安漢公要辛苦了,給國家選出好的人才,你自己也能輕鬆一點。

這下子王莽的手伸的更長了,他一一的接見詢問那些參加考核的官吏,對他們噓寒問暖詳細瞭解,合意的就繼續幹,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上奏朝廷免去官職。這個時候的王莽,已經和皇帝沒什麼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