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国外如何监管网约车?印度:司机需开具核查报告

域外|国外如何监管网约车?印度:司机需开具核查报告

点击上方“中国审判” 可以订阅哦!

文 | 本刊记者 沈洋

域外|国外如何监管网约车?印度:司机需开具核查报告

网约车出现之后,平台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困扰国内外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安全监管便成了一个全球性话题。出于各种安全和行业标准等因素考虑,一些国家对网约车监管可谓严格。“国外网约车的管理,遵循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能力与共享经济的逻辑,着重考虑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安全。”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教授对本刊记者说。

美国:应用程序一键直通911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Uber作为最具价值的出行软件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天完成1500万次出行,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优步平台上也经常出现司机对女乘客实施性骚扰、乘客被抢劫甚至被杀的事件。

CNN调查美国20个主要城市的警察报告、联邦法庭记录和地方法院数据库后称,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在过去4年里被控对乘客行为不轨。其中至少有31名Uber司机因强行触摸乘客、非法拘禁、强奸等罪名被定罪,数10起刑事和民事案件尚未处理。统计未包括还处于投诉状态的案件,这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性侵事件。

2017年,Uber公司因为允许有犯罪记录或机动车违法记录的人注册成为平台司机,被科罗拉多州罚款890万美元。该州的公用事业委员会称,Uber平台上近60位司机有重大违反交通规则的记录,存在着安全出行的隐患。这一系列事件令Uber的安全认证漏洞彻底地暴露在公众面前。

无独有偶,Uber的竞争对手来福车(Lyft)也同样存在司机性侵乘客的问题。报道称,一名Lyft司机涉嫌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以ride-hail网约车平台司机的身份强奸至少4名女性而被逮捕。

“奥兰多·维尔兹·拉佐,现年37岁,来自加州圣马特奥市,他涉嫌通过ride-hail网络平台,将使用网约车的妇女们接上车后,把她们带到另一个位置,并性侵她们。”旧金山警察局负责调查的指挥官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外介绍:“这正是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担心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杭平对本刊记者表示,美国是网约车的发源地,但对网约车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比如,主要的两家网约车公司Uber和Lyft均不要求司机录入指纹,也未按照法律要求对司机进行彻底的背景调查或进行当面审查。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乘客受侵害事件层出不穷。有网站统计,截至目前,因这两家公司司机不当驾驶造成51名乘客死亡,被报道出的性侵案件则高达384起。

“美国执法部门正在尝试加强对网约车公司的监管。例如,上文提到的科罗拉多公共事务委员会对Uber罚款890万美元的举动就是旨在推动Uber加强对司机的背景调查。”陈杭平对本刊记者说。

记者梳理相关报道还发现,在日益增长的公共危机下,2018年4月,Uber公司专门制作防性侵视频在其官网上播放,并称将在全美举办50场社区宣传活动。

Uber首席法律官托尼·韦斯特(Tony West)表示:“我们正在应用程序中推出一个新的应急按钮,可以自动将汽车的位置传递给911中心。”他还表示:“我们加强了对司机的检查,我们承诺每年都会主动重新进行犯罪背景和机动车检查,并正在投资新技术,以便在司机参与犯罪活动时‘通知’我们。”

英国:运营车辆申请执照才能“上岗”

对待网约车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英国监管机构的态度没有停留在“口号式创新”,而是合理约束自己的权力边界——设定开放的准入标准、取消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让市场在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有关的法律争议则交由司法机关判断。

在伦敦,私家车车主要想从事载客服务,需要就车主本人运营的车辆向交通局申请执照,交通局也会严格审查。只有拥有执照的人和车才可以从事这一行业。

据报道,伦敦交通局不禁止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运营,但对网约车司机执照的要求颇高。申请条件包括申请时需年满21岁(但没有年龄上限要求);持有英国有效的驾驶执照,且具有3年以上驾龄;申请人必须有权在英国合法生活和工作;还要有良好的品行。

此外,申请参加网约车的司机还需要通过一个强化版的犯罪记录审查和专业机构主持的地理能力评估,包括看地图和规划路线的能力。并且,他们还必须没有道路违法记录以及其他犯罪记录。

日本:网约车被法律明令禁止

在日本,网约车属于违法营业,被禁止了。类似的叫车服务系统,日本几大出租车公司共同开发了一个“全国出租车”软件,这个叫车系统还有中英文版,只要下载App,在东京就可以使用。那么,为什么网约车在日本没发展起来呢?

记者采访获悉,日本法律规定,必须要考取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才能载客。要考取这个驾照并不简单:加入出租车公司的司机需3年无违章违规记录;个人出租车要求更高,需10年无违章违规记录。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在日本被分为第二类驾照,又被称为“生命驾照”,因为是运输生命的,而不是货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果乘坐没有取得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的车,不但安全难以保证,万一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也只会对出租车理赔,不对乘客理赔,那么司机本人可能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或者赔偿费,乘客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据有关人士介绍,禁止网约车运营还能保护正规专业的出租车市场。日本的出租车司机不需要交“份子钱”,出租车公司会给他们基本工资,再加上载客的收益分成,收入比较有保障,那么司机就能给乘客提供更舒适安全的服务。所以很多人说,日本的出租车干净、没有异味,出租车司机服务规范。

新加坡:每家出租车公司均有App

在新加坡,几乎每家出租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App打车软件,乘客需要支付一定的预招费用。这些软件比较成熟,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但缺点是只能预约该公司旗下的出租汽车。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也推出了一款打车软件,可以提供全新加坡2.8万余辆出租汽车的空车和位置情况。但它只是标示了打车人的位置和周围出租汽车的情况,却没有预约叫车功能。

新加坡出台的规范打车软件的措施主要包括要求司机必须持有出租汽车驾照,且车辆已经注册为出租汽车。所有提供第三方叫车服务的司机和车辆必须要提前在陆路交通管理局申请注册,申请成功者将获得有效期达3年的资质证书。

印度:网约车司机需开具核查报告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4年,印度发生了一起Uber司机性侵案件。受害者是一名25岁女性,她在车上睡着时,被32岁的Uber签约出租车司机载到新德里的偏僻地区性侵,导致Uber被当地市政府下令封杀。次年,该司机被判无期徒刑。后经警方查明,该司机有犯罪前科,通过提供虚假资料,成功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从而成为了Uber司机。

对此,2015年10月,印度道路交通部发布了《网约车监管指导意见》。按照这份指导意见的要求,网约车平台的所有车辆不能巡游揽客,即将约租与巡游分类进行管理。同时,要求这些平台须具备足够的服务能力,如必须设置全天候的呼叫中心、必须建立司机培训项目(包括行业法规、交通安全、劳动法、服务技能等)。

此外,载客的私家车辆必须拥有在运营区域的营运许可、包括第三者责任险的商业保险、车辆定位设施、通用认证计量设施(道路交通部另行制定技术标准确保不同平台、不同地域间可以通用)。同时,车辆必须携带急救箱,地方有要求的应安装紧急安全按钮。定位设施要能记录司机的驾驶时间以确保安全驾驶,平台不得强制最低上线和驾驶时间,但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据了解,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在新德里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司机必须获得运营驾驶从业资格或其他法律规定的资质(如公共服务许可),公安部门开具的司机核查报告、司机2名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

记者梳理后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约车行业普遍存在各类顽疾,这些顽疾不仅影响着网约车的声誉,同时也威胁着乘客的安全。作为一种改写行业秩序的新兴服务,网约车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或可带来一些有益启发。

“针对网约车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应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加强监管。首先,确保相关的司乘人员的数据信息全程可监测可追溯可锁定;其次,建立完善的与公安部门的报警系统的联动机制,来确保警情讯息及时得到反馈和快速处理,最大限度保护个体生命与财产安全。”薛军说。

“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背景调查,并制定法规、规章,明确相关法律标准。”陈杭平还建议,在网约车App上插入防受侵害的视频,也能够让相关的司乘人员对常见潜在危害行为予以警示。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促进网约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实现网约车与传统交通业态的相辅相成,国外监管或许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注“中国审判”微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