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1978—2018。

40年前,一場以開放為風、改革為浪的變革如是啟幕,最終成風起雲湧、浪奔濤嘯之勢,改寫了中國廣袤大地的歷史。

40年,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驚鴻一瞥。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位於東南沿海的城市杭州,卻鐫刻下令人驚歎的鉅變——

無論是“一江春水穿城過”擁江發展的格局之變,還是一腳邁進“萬億元俱樂部”的發展之變;無論是因為“互聯網+”、大數據而翻天覆地的生活之變,還是人們內心從善如流的追求之變;無論是關乎宏旨的“高質量增長”,還是關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實事”……都勾勒出了改革開放40年杭州勇立潮頭的英姿。

見微可知著,見端能知末。回首40年曆程,驚鴻鉅變的背後,是一段段改寫的命運,是一個個風雨兼程的故事。從西部山區裡那個悄悄召集大家“把田給分了”的公社書記,到飛到紐交所敲鐘的“首富”馬雲;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企改革,到“最多跑一次”的政府自我革命;從“姓資還是姓社”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到讓杭州站上國際舞臺的“G20 峰會”。正是這些敢闖敢試的勇毅,開啟了通向更加光明未來的大門,鋪就了書寫光榮與夢想的改革開放之路。

今天,我們正站在40年的新起點之上。我們用鏡頭、用文字捕捉改變歷史的一個個瞬間,尋找充滿時代烙印的人、事、物,共同彙集成這一冊“驚鴻鉅變40年·杭州改革開放成就錄”。

讓歷史告訴未來——2018,改革開放再出發。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1991年8月

哇哈哈兼併國企

杭州罐頭食品廠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改革風勁滿眼春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江南,而1991年的那個夏天,註定不平凡。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兼併國企杭州罐頭食品廠,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這場發生在改革開放歷史背景下的“小魚吃大魚”的改革措施——打破隸屬關係、等級差別,完全遵循經濟規律,堅持優勝劣汰,實行企業組織的重新組合,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促進產品結構調整的全新兼併機制,不僅對杭州、對浙江,乃至對全國整個國有企業的改革都具有深遠意義。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時任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沈者壽

不一樣的愁雲

1991年,我國出現了“市場疲軟、經濟滑坡”的不景氣狀態,杭州市區(縣)的財政越來越拮据,甚至機關不得不靠銀行貸款發放幹部工資。那年夏天,市委決定搞活大中型企業,重點主攻虧損企業,並排出全市虧損額最大的10家企業,要求市委常委和副市長們各自“認領一家”,分工負責扭虧轉盈。

時任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的沈者壽認為,這是市委的決定,是大局,便義無反顧地認領下了杭州罐頭食品廠。同時,他又聽說娃哈哈營養食品廠風景獨好,便前去探訪。

當時,娃哈哈是一家僅100多名職工的校辦小廠,上年卻創利2200萬元,當年產值達2億元,利潤3000萬元,銀行存款已達4000多萬元。這個創利水平在今天並不稀罕,但在當年杭州國營大廠都望塵莫及。另一方面,娃哈哈當年因場地窄、規模小,產品供不應求,廠長宗慶後急於擴容上規模,也向市計委打了立項報告,要求審批土地新建廠房。但沈者壽認為,審批蓋房,沒有兩年根本無法實現,那就會錯失商機。沈者壽想到了前一年去蕭山調查總結6家企業兼併的經驗,心中有了個譜。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1991年9月5日,《杭州日報》頭版刊登兩廠兼併消息和沈者壽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的文章。

1991年8月16日,宗慶後接到了來自杭州市委辦公廳的通知,市委常委、秘書長沈者壽請宗慶後前去談談改革方面的事。沈者壽沒有一句客套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娃哈哈兼併杭罐廠的設想,以此解決擴容上規模的燃眉之急。宗慶後聽後眼睛一亮,沒有立即表態,要求自己先實地去看一下杭罐廠再作定論。

那天,他坐著廠裡的白色桑塔納,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去了杭罐。車子在寬敞的廠區內兜了一大圈,佔地整整100畝的廠區,還有6萬平方米的廠房,宗慶後看得心潮澎湃。

因為對於當時只有1500平方米廠區面積的娃哈哈來說,杭罐的廠區實在是太壯觀了。一心急於想把企業做大的宗慶後回去後,幾乎未加思索地就給沈者壽打了個電話:“只要市裡有決心,我願意幹!”

沈者壽在確認了宗慶後的意願後,先後向時任杭州市市長盧文舸、市委書記吳仁源彙報了由娃哈哈兼併罐頭廠的主張。

“太好了!這段時間我正在思考如何出臺震動杭州企業界的改革措施,但苦於一時無策。如果娃哈哈能兼併國有杭罐廠,將迫使國有企業領導增強危機意識促進結構調整。”盧文舸“嚯”地站起來,興奮地用手指擊打了一下辦公桌。

時任市委書記吳仁源也充分肯定:“這個思路是好的,是可行的,可讓市政府牽頭,組成領導班子具體負責”。次日下午,他又趕到娃哈哈進行了實地調查。

市委領導支持改革的態度和精神令宗慶後大受感動,熱血沸騰的他當即表示願為市委、市政府分憂解難,他主動要求接收杭罐廠的全部員工,還立下軍令狀:一定在半年之內實現扭虧,決不拖債權銀行的後腿。

“要兼併就應該清產核資、明晰產權、徹底兼併,否則舊賬不清,企業是很難放開手腳發展的。”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宗慶後充分展示出了他的魄力和果敢,他態度堅決地說:“我不怕吃眼前虧,債務我有信心償還,員工我也有能力安置。”

新舊觀念的論爭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

不過,相當自信的宗慶後心裡卻有自己的一本賬:在這項兼併改革中,各種輿論壓力是不小的,一旦真正實施起來,來自企業員工的阻力肯定會更大,現在我必須主動表現得高姿態一些,才能從市領導那裡、從杭罐員工那裡、從社會各界贏得更多的好感和支持。只要能順利實施兼併,和我們娃哈哈的優勢互補起來,那蛋糕就能成十倍百倍地做大,別說幾千萬債務,就是背上再大的包袱也是划算的。

不料,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即使宗慶後表現出了這樣的高姿態,可當娃哈哈要兼併杭罐廠的消息傳到杭罐幹部職工當中後,還是引起了空前激烈的反應。

1991年8月29日,由杭州市委、市政府派出的工作組進駐杭州罐頭廠。這天下午,召開全體職工大會,目的是傳達市裡作出的兼併決策,可是關於兼併的決定還沒念完,會場裡就亂成了一鍋粥。會場外,“誓與企業共存亡!”如此充滿悲壯的標語,赫然出現在了廠區最醒目的地方;揭露企業被出賣、反對企業被兼併的大字報,張貼在了廠區的公告欄中;護廠隊、生產自救委員會在部分員工中醞釀成立。

同時,社會上也有人議論說:“中央不是說要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嗎?可他們偏偏卻把一個國有大企業給搞死了!”“這種兼併,不等於是在搞和平演變、搞資本主義復辟嗎?”

得知要去兼併那家負債累累的虧損大企業,娃哈哈的員工們也不樂意了。“這麼大個虧損企業,幾千萬的債務哪,咱們好端端的一個企業還不被他們給拖垮了?”“咱們吃苦受累創下這份家業,現在倒好,一下子要來那麼多虧損企業的職工跟我們分食,他們憑什麼?”“兼併可以,承擔債務我們也認了,但是那麼多員工我們不能要!”

這場由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的改革舉措,眼看著就要在各方的強烈反對下功虧一簣。緊急時刻,沈者壽決定和關鍵人物宗慶後挺身而出,站到前臺。

“小魚”成功吃“大魚”

8月31日下午,“杭罐”廠會場座無虛席,室內沒有空調,氣溫又熱又悶, 200多名骨幹大汗淋漓。而會場內彷彿炸開了鍋,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下午2點半,沈者壽和宗慶後準時出現在會場上。在臺下一片鬧哄哄的議論聲中,宗慶後開始了他的演講。

“我今天來這裡,不是來救你們的……”宗慶後張口第一句話,就把臺下的杭罐員工們給鎮住了:“沒有人能夠救杭罐廠,除了你們,2000多名杭罐人。”

臺下的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兼併者有點特別,似乎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傲氣和霸道,而且他的話還是比較實在、比較中聽的。宗慶後接著談起了娃哈哈營養食品廠的基本情況,他用充滿自豪的語氣重點介紹了娃哈哈幾個令人驕傲的數據:

“去年一年,我們娃哈哈146名職工實現年產值1個億,創利2224萬元,經濟效益在杭州市名列第2位,在浙江省列第6位!主導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已經先後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類金獎、大獎20多項,銷售狀況和資金回收情況都非常良好,目前企業不僅沒有任何欠債,而且在銀行裡有一筆吃吃利息就足夠支付全廠職工工資的存款!”他要讓心存擔憂的杭罐職工明白,娃哈哈並不是人們想象當中的小企業,從經濟效益看,娃哈哈才是真正的強者!臺下一時鴉雀無聲的杭罐職工們,已經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了羨慕與渴望的神色。

看到自己的開場白起到了效果,宗慶後話鋒一轉,談起了娃哈哈面臨的難處:“按照我們的發展趨勢,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實現規模化經營。但是,我們的生產場地十分有限,發展因此受到嚴重製約。市計委給我們批了30畝的用地計劃,可整整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項目卻還沒有批下來。眼看著大好的形勢就在面前,可我們卻無法擴大優勢乘勢而上,我心裡著急啊!”說到這裡,觸到痛處的宗慶後聲音有點哽咽了。

會場裡的氣氛開始有了悄悄的變化,大家都被臺上這位娃哈哈掌門人的坦率給感染了。如此坦蕩,杭罐職工們終於發現,他們遇到的是一位真正難得的治廠人才,有他的帶領,前途一定會光明。最後,宗慶後大聲問大家:有沒有信心一起創造美好的明天?全場齊聲回答“有!”雷鳴般的掌聲,在會場裡一陣又一陣地響了起來。

在宗慶後講話後,沈者壽也接過話頭,針對幹部職工中的幾種模糊認識,逐一作了思想理念上的澄清:一是認為被兼併後“企業降級,人降格”;二是感到兼併後寄人籬下,嘴上講不響,面子上不光彩;三是認為在“杭罐”廠工作二三十年,現在被兼併感情上難以接受。到會骨幹們同樣以熱烈掌聲正面回應了沈者壽的這席講話。

當天,杭罐廠第七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同意由娃哈哈兼併杭罐的決議,杭州罐頭食品廠的員工們終於作出了自己的正確選擇。

一場大會,千人歸心。這之後,宗慶後帶領“杭罐人”用28天拉起了娃哈哈口服液生產線。3個月後,事實開始說話。新組建的娃哈哈集團比兼併前新增利潤222萬元,原“杭罐”廠終於摘掉多年虧損的帽子,首次盈餘了32萬多元,扭虧為盈。

此後,全廠的工作氣氛煥然一新,“杭罐廠”徹底融入了娃哈哈。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記者手記

小魚吃大魚!27年前娃哈哈的這一舉措,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筆

杭州,商賈如雲,百物翔集,市聲若潮,至夜不休。這是一個還沒有老去的時代,這場兼併,不僅僅是一個鮮活的商業故事,更是深化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宗慶後曾說過:“改革並不一定能給任何人以利益,但是給任何人自主選擇、自我拼搏的相同權利和機遇。”

在採訪中,談起這段往事,宗慶後和沈者壽都歷歷在目。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積極推動國有經濟發展。而發展是硬道理。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首要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因為只有不斷創造社會財富,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方向明,改革興。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如今,國有企業實現了由國營生產單位到公司制企業的轉變,完成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政策文件頒佈實施,使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迎來新時代、開啟新徵程。而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認準方向、激流勇進,新時期的企業改革一定會直掛雲帆濟滄海。

視頻 攝影/法鑫 王毅

策劃: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杭州日報

杭州電視臺

中共杭州市老幹部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