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中国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竟然还被婆媳问题困扰

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已经在全世界举足轻重了。而且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我们这些年不仅有很多项世界一流的发明专利,而且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一个高科技的国家,不仅能够送宇航员去太空,也能用便捷的手机支付购买任何东西。中国的科技产品销往全世界。中国人真的是很聪明。可是,这么聪明的中国人,却总是被婆媳问题困扰。这是不是很堵心呢?

揪心!中国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竟然还被婆媳问题困扰

婆媳矛盾在亚洲文化里比较凸显

婆媳问题好像也就在亚洲文化里比较凸显,甚至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婆媳问题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在欧美地区较少听说婆媳矛盾能像中国人这样严重的。那么婆媳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且听小编给各位分析。

婆媳问题,从字面上看,是婆婆—儿媳之间形成了一个二元关系。

二元关系,指的是在关系的构成里,只有婆婆和儿媳两极,在二元关系里,是非此即彼的

揪心!中国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竟然还被婆媳问题困扰

母婴之间就是二元关系

这就感觉有些意思了。平白无故的,这两个女人,是怎么构成了二元关系的呢?很显然,如果没有妻子和丈夫的婚姻,这两个女人怕是八辈子也不会住进一个屋檐下的。因此,这个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另一个人——儿子/丈夫——联系起来的,这个男人是连接起两个女人的桥梁。因此,实质上的婆媳关系并不是一个二元关系,而是一个三角关系。是婆婆——丈夫——妻子三者构成的三角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个三角关系,又怎么会形成了婆媳矛盾的呢?

这就要提到另一个二元关系——母子关系了。

丈夫是婆婆的儿子,这是一个真正的二元关系

母子之间的二元关系,是在孩子一出生就建立的。在生命之初,这个二元关系对于婴儿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婴儿的生死存亡。而随着孩子日渐成长,这个婴儿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关系之外的第三方——爸爸。于是,二元关系开始变成三角关系。婴儿也开始走上他的独立人生之路。

那么,说这个,和婆媳关系的联系在哪里呢?

主要是,有些家庭里,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以至于母亲一辈子都难以帮助婴儿独立。丈夫也不能从母子之间的关系里独立出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婆婆如果是个懂得心理学的人,会早早让自己的儿子独立,去成为一个男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一个丈夫。可是,中国的文化有个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如果婆婆的夫妻关系不好的时候,她会把儿子当做自己的情感支柱。结果造成的现象是,很多婆婆不能允许儿子独立,最典型的咒骂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在这样的牵扯之下,这个男人无法从二元关系里独立出来,更无从谈起以一个独立的人走进婚姻了。他带进婚姻的,就是个母婴关系。

而妻子是需要一个独立的男人作为丈夫的。

如果男人不能独立成为自己,他就只能成为一个儿子进入婚姻。于是婆媳之间的争夺战开始了。一方面,是要继续维系早就该断掉的母婴关系,另一方面,需要一个独立的男人进入婚姻关系。

在婚姻中,夫妻关系是面对一切家庭问题的基石。

如果这个男人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应该在婚姻中作为一个独立人存在,就会主动调节自己和婆婆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家庭中,以夫妻二人的关系为重点,站在妻子一方维护好家庭的氛围。如果男人能够坚定站在妻子一方,那么家庭矛盾就会很快化解。反之,这个男人的力量不足以让他从原初的二元关系里脱离,他没办法以一个独立的人做决定,要么他就会帮着婆婆,压制妻子,要么就会一躲了之,于是家庭纷争就会升级。

中国的大多数婆媳矛盾都是这样来的。

揪心!中国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竟然还被婆媳问题困扰

夫妻关系才是婚姻的核心

那么,作为妻子,如果很不幸,嫁了一个这样没长大的“巨婴”,也不用悲观。积极做好沟通,帮助丈夫认识到一个重要的核心:“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才是最重要的”,并且逐渐将丈夫拉到自己一边,帮助丈夫从二元关系里分离出来,婚姻还是会有希望的。

作为丈夫,正好遇到家里的老母和老婆之间的战争,要先反思一下啦。自己到底在这个家里是以儿子的身份为主,还是以丈夫的身份为主呢?

祝大家幸福美满,欢乐常伴!

揪心!中国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竟然还被婆媳问题困扰

祝大家笑口常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