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自从冥王星被贬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当初的“九大行星”说法也被迫改了名号,成为后来的八大行星。虽然国际天文联会在2006年通过第5号决议,将曾被列为行星的冥王星降级,重新定义为“矮行星”,但关于这件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最近,又有一系列天文学家正式发表论文,要求重新赋予冥王星行星的头衔。他们提出,使冥王星降级的原因是无效的。

201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更新了定义行星的标准后,冥王星被正式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关于行星的新定义要求:(一)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即太阳轨道);(二)有足够的质量使其自身引力,保持流体静力学平衡(近似圆形);(三)轨道附近区域已清除,无更大天体。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第三个标准意味着行星必须是其轨道路径中的主导体,其质量足以“招募”或撞击该区域内的任何其他太空岩体。

虽然冥王星已经达到作为一颗行星的前两个要求,但它并没有清除其轨道。很多人知道,它与一大堆柯伊伯带的天体共享轨道。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然而,来自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天文学家在2018年8月底发表在《Icaru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最后这条标准并未得到科学文献的支持。

在回顾了过去200年的相关论文资料后,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只有1802年的一份出版物中使用了清除轨道这种标准来对行星进行分类和定义。而这仅仅来自推理,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他们指出,对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实际上没有任何天文学家在研究中那种概念。而且因此,我们把太阳系中第二复杂且有意思的星球给丢开了。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最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自伽利略时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遵循着惯例,将那些卫星称为“土星的泰坦”,或者“木星的欧罗巴”等等(注:此处为英文的表达法)。

在以往文献中,他们找到了100多个例子,行星科学家使用“行星”一词时都不满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新定义。天文学家们这样做是因为那确实有道理。

他们在论文中写道:“这是一个草率的定义......他们并没有说明清除轨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从字面上看,那么就没有所谓的行星了,因为没有行星能够清除它的轨道。”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当IAU在2006年做出改变时,他们声称轨道清理是科学家用于区分小行星与行星的条件。然而情况恐怕并非如此。

共同作者,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柯比表示:“我们已经展示出这是一个虚假的历史性主张。因此将相同的推理应用于冥王星是错误的。”

该团队还认为,行星应该基于内在属性来定义,而不是那些可以变化的参数,比如其轨道的动态。

“动力学不是恒定的,它们在不断变化。因此,这不是关于天体的基本描述,而只是天体在当前时代的状态。”

相反,他们建议简单地根据行星的大小来分类,即天体的重力能否使它变成球形。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这并非一个武断的定义,”首席作者梅茨格说,“事实证明,这是行星体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当它发生时,其内部也开始了活跃的地质学变化。”

冥王星包含着地下海洋,多层大气,有机化合物,以及古代湖泊和多个卫星的证据。

“它比火星更具活力,唯一超过它并拥有更复杂地质学的行星就是地球。”

当然,相关的讨论无法很快结束。反面的意见似乎也有其道理。

天文学家最新申诉:冥王星就应该属于行星,九大行星!

正如天体物理学家和福布斯科学专栏作家伊桑·西格尔去年所写的那样,问题不仅仅是冥王星是否能够清除它的轨道,而是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当谈到行星状态时,地球物理学是不够的。在天文学中,房地产的三个规则也适用:位置,位置,位置。”

“我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使得地球成为行星而冥王星不是行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对太阳系和行星数量足够诚实,那么很显然,有八个天体与所有其他天体是不同的。”

辩论还在继续,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