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培訓班上,上海社區矯正貢獻五大「教科書」

9月3日至7日,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全國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工作培訓班。9月6日,市司法局黨委委員、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陳耀鑫應邀以“上海社區矯正工作改革與實踐”為題作詳細講解。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在上海市司法局司法行政改革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上海司法行政社區矯正系統全力推進司法部有關改革性文件、上海市司法體制綜配改革有關任務要求,堅持改革引領,堅定創新發展,不斷提升上海社區矯正工作系統性、集成度、顯示度,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陳耀鑫從打造集中執法的“上海模式”、提升矯正質量的“上海方案”、深化社會力量參與的“上海經驗”、優化規範執法的“上海標準”、增強高質量發展的“上海優勢”等五個方面,深入翔實地闡述了近年來上海社區矯正工作改革發展的經驗成果,受到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以及與會各省市同行充分肯定,反響熱烈。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那麼,上海社區矯正工作憑什麼受到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薦?報告有哪些亮點看點,引得大家頻頻舉起手機拍照記錄,甚至課後意猶未盡熱烈討論?“五個上海”都有哪些豐富內涵?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喜聞樂見的ppt課件

透漏一二……

(提示:可點擊查看大圖)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以選派民警集中執法為重點,強化選派民警隊伍管理,優化集中執法模式運行機制,形成集中執法的“上海模式”。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上海按照“統一名稱、統一標牌、統一用色、統一設施、統一功能”的要求,在16個區建成了22個標準化社區矯正中心,每個社區矯正中心配置選派民警10人左右,在區司法局的統一管理和安排下承擔社區矯正具體執法工作。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堅持“立足中心,輻射街鎮”的集中執法工作原則,集中配置使用警力,做強區社區矯正機構職能,發揮好區社區矯正中心在執法銜接、監督管理、教育矯正、應急處置、資源整合上的核心樞紐作用。把握“明確業務分組”和“明確崗位職責”這兩個關鍵點,按照業務條線對選派民警進行科學分組、合理定崗定責,在工作保障、黨建隊建、考核管理方面落實統一要求。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2014年上海市選派218名原戒毒民警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以來,實踐表明,選派民警是一支重要的社區矯正執法力量,起到了增強力量、規範執法、帶動隊伍的顯著作用。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為建設一支過硬隊伍,使選派民警能夠安心從事社區矯正工作,上海持續深化理順選派民警管理,在市司法局黨委的領導下,推進解決了一系列問題:打通晉職晉升通道,確定科職領導崗位等職數;實現選派民警編制統一掛靠;協調落實民警有關福利待遇;保障民警執法辦公條件及配備執法警車等。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與社區矯正中心建設和選派民警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相適應,建立社區矯正中心規範運行機制,明確社區矯正中心定位、人員配備以及承擔的執法管理工作規範。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根據“市屬、區用、共管”的定位,建立市社區矯正管理局與各區司法局對選派民警隊伍的共管機制。市社區矯正管理局制定了選派民警隊伍支部工作考核、民警個體考核和教育管理規範等三項制度,安排專人開展常態化督察考核。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明確區社區矯正中心16項工作職責以及街鎮司法所8項工作職責,形成區社區矯正中心、街鎮司法所“分工明確、各有側重、互為補充”的社區矯正工作良好格局。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以構建和發展“三分矯正”體系為重點,健全嚴格規範的日常監管體系,深化精準幫扶幫教工作,形成提升矯正質量的“上海方案”。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根據社區服刑人員矯正階段、犯罪類型、現實表現等,深入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需求,系統推進分段、分類、分級的“三分矯正”體系建設。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突出“一段一制”,實施規範化分段矯正。在全市層面統一了入矯、解矯階段的教育主題、教育指南、管理考核,同時在區層面統一教學教案、師資力量,形成了“流程統一規範、內容兼具特色、形式豐富多樣”的分段矯正特色。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突出“一類一項”,實施項目化分類矯正。針對同一類型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實效性矯正項目的設計與施行,不斷深化分類矯正項目科學內涵,起到對症下藥的攻心治本效果。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突出“一人一案”,實施個別化分級矯正。以社區服刑人員考核管理為基礎,對寬管、普管、嚴管等不同管理類別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分級矯正,落實“一人一案”的個別化矯正。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上海把分段、分類教育的重心放在區層面,由區社區矯正中心統籌規劃安排,便於調動區內較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對一定規模的對象群體開展更高質量、更有針對性的教育矯正活動;司法所重點落實個別化矯正措施,以矯正小組為載體,開展日常監管、教育、幫扶工作。市社區矯正管理局加強統籌指導,推進資料庫、個案庫、師資庫等“三庫”建設,在全市範圍內整合、推廣優質矯正資源。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嚴格監督管理,是社區矯正刑罰執行本質屬性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監管安全穩定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能起到法律應有的懲罰、威懾作用,促使社區服刑人員敬畏法律、避免重新犯罪。上海大幅提升電子監管運用,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嚴格執行電子監管規定;2016年制定《上海市社區服刑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嚴格日常管理;強化司法所、區社區矯正機構、市社區矯正管理局三級監管安全工作機制。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服務”的精準幫扶理念,整合共享“兩類人員”幫扶幫教資源、平臺,切實把有限力量、資源用在最需要幫助、救助、幫教的特殊群體對象上。通過思想上的關心、精神上的鼓勵、物質上的幫助、技能上的培訓等綜合性舉措,為社區服刑人員融入社會創造更好的條件,防止因基本生活保障缺失重新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以不斷拓展深化社會力量參與廣度深度為重點,推進品牌化建設,加強矯正小組建設,形成社會力量參與的“上海經驗”。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上海歷來高度重視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按照“政府主導推動、社團自主運作、社會多方參與”的思路,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強化法規制度保障,建立了一支較高專業素質的社會工作者隊伍,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發揮優勢專長幫扶幫教社區服刑人員。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上海著力以專業化帶動項目化,以項目化促進品牌化,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和資源聚合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力,提升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效果和水平。比如,市新航社區服務總站的“旭日新航”“心航訓練營”“愛滿新航”“心靈導航”“新航港灣”等豐富項目,以及市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2011年起連續舉辦八屆的“愛的黃絲帶”社會幫教活動月。

我們還注重深入拓展社會力量參與形式,去年以來,在三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做實做活矯正小組平臺,特別是注重以矯正小組為平臺充分發揮專職幹部核心作用,調動、帶動區域社會力量、專業資源參與矯正小組,如根據需要由法官、檢察官、公安社區民警、監獄民警、醫生等參加矯正小組;

二是推廣社區服刑人員家屬學校,讓社區矯正人員家屬熟悉、掌握社區服刑人員應當遵守的各項監督管理規定以及違反監管規定的後果,引導家屬參與幫教工作;

三是與職能部門共建教育基地,比如與公安局合作共建交通違法類教育基地,與稅務稽查局合作共建涉稅類教育基地,與婦聯、團委合作共建女性類、未成年類教育基地等。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以持續推進社區矯正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完善執法公開機制,構建工作指標評價體系,形成社區矯正規範執法的“上海標準”。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自2015年以來,上海承擔並積極推進國家級“上海市社區矯正管理標準化試點”,歷經部分試點、全面推開、中期評估、驗收通過等重要節點,今年8月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專家組評估驗收。

運用標準化簡化、統一、協調、優化的方法原理,持續開展科學嚴謹的流程再造,目前的標準手冊3.0版,包括96項標準,對社區矯正管理各個環節、細節實現了全覆蓋。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上海把社區矯正執法公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進行部署推進,於2015年制定《社區矯正執法公開工作方案》,2017年召開全市執法公開推進會並下發《社區矯正執法公開標準》,採取“標準化+執法公開”的方式,全面落實社區矯正執法公開。結合“8.16”依法治市日,每年8月開展全市集中開放日活動,鼓勵各區定期開展開放活動,進一步提升執法公開效果。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用好考核“指揮棒”,凸顯嚴格履職、嚴格監督、嚴格考核,每年對各區開展基礎性、成效性、創新性、否定性指標項目考核,統一和規範各區司法局對司法所的督導檢查工作,突出正負激勵作用。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以推動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為重點,高度重視制度供給,大力凝聚“四位一體”社區矯正工作力量,不斷增強社區矯正高質量發展的“上海優勢”。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推進信息化“三步走”,鞏固完善實時監控、全面推開網上執法流程督辦、探索大數據分析運用。當前,上海著重試點開發並初步運用了社區矯正信息指揮系統,打造集實時監控、業務督辦、集成分析、協同保障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臺。比如,楊浦區司法局作為我市試點單位,開發的網上執法流程督辦模塊,對調查評估、報到宣告、電子監管、走訪、病檢提醒、居住地變更等等共18個督辦點,根據工作標準及工作進程,進行自動化、精準化導示,實現執法流程“全程可視、全程留痕、全程監督、全程考核”,全面提升社區矯正工作水平。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初步建立起集基本制度、具體制度和配套制度為一體的制度體系,每年彙編制度手冊。特別是針對執法銜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近年來與公檢法監獄等先後會簽了電子監管、暫予監外執行、收監、請假外出、限制出境、規範調查評估及法律文書銜接、監獄與區司法局刑罰執行銜接配合機制建設、司法所派出所“兩所”對接等有關制度文件,為社區矯正執法奠定了有力的制度規範保障。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夯實崗位責任基礎,制定《上海市社區矯正工作崗位責任制》,與社區矯正集中執法模式相匹配,細化明確選派民警、專職幹部、社工、志願者四支隊伍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建立了“適度分離、職責清晰、互為補充”的崗位責任體系。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總結回顧近年來改革與實踐的歷程,我們感到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是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既要立足社區矯正總體和長遠發展,系統規劃頂層設計,也要充分調動各級部門積極性, 主動對接上級部署,同心協力、攻堅克難,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水平。

二是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既要注重增強改革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也要抓住影響全局的關鍵點,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三是堅持專職隊伍與社會力量相結合。既要建設一支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專職執法隊伍,牢牢守住社區矯正監管執法底線,也要充分運用社會力量參與,積極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發揮社區矯正最大優勢。

四是堅持規範管理與提升效率相結合。既要加強規範管理,切實維護國家刑罰執行的嚴肅性與權威性,確保文明、公正、廉潔執法,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抓住信息科技革命機遇,實現社區矯正質效“雙提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要求。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儘管當前社區矯正立法保障還有“最後一公里”,體制還不夠順暢,但毋庸置疑,社區矯正是一項蓬勃發展的“朝陽工作”。上海將繼續與全國社區矯正同行一道,迎難而上、久久為功,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進一步為社區矯正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司法部培训班上,上海社区矫正贡献五大“教科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