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堡”有三種讀音,在西北多是讀“bǔ”,指有城牆的村鎮。最著名的當屬銀川鎮北堡影視城。

在歷史上,寧夏山川四野,大小堡寨林立,難以盡數,是寧夏作為西北邊塞地區的一大歷史景觀。現在鄉鎮及村莊的古地名,均為古代大小城堡名稱的異名。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大小城堡的名稱或異名被保留下來了,但絕大多數的古代城堡卻因功能的喪失而被拆除,退出了歷史舞臺。有數的保存下來的古城堡,已經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一些更為古老的城堡遺址、廢墟,依然在歷史風雨的剝蝕中,默默地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鎮北堡影視城

寧夏堡寨,又稱堡子、城子、寨子、宅子


、莊子、營子。大凡在寧夏有上述稱呼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曾在歷史出現過高牆厚壁的堡寨建築。甚至在今銀川古城內,建國初期還遺存有臨街分佈、用夯土版築為高牆的五處堡子,所謂“大城套小城”。至於在寧夏山川各地,除了有限的可以稱之為縣城的所謂“大城”外,凡是有人聚居的地方,都是堡寨。大體上沿農村公路散點佈局的現代意義上的村莊,在寧夏曆史上是不存在的。一出“大城”,就是農村,滿眼望去,除了空曠的田野荒地,就是遠近有別、大小各異、形制大同的堡寨建築

著名的永寧縣納家戶,原來就是一座垣崇壁厚的堡寨。堡寨名稱就叫“納家戶”,東西闢有券型堡門。在1958年拆除前,住有納姓回族120多家,人口近1000口。更為著名的河東吳忠堡,是以明代遊擊將軍吳忠命名的城堡,據1947年出版的《寧夏紀要》載,堡內住戶有3000口,大多數是回民。

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著名的大話西遊就是在鎮北堡影視城拍攝的

至於延續至今的寧夏鄉鎮古地名,毫無例外地全是古城堡的名稱,有的以地貌、地物命名,有的以人名命名,有的以功能命名。如紅山堡、清水營以地處紅山、址在清水河命名;張政堡、李俊堡、王洪堡以人名命名;平羌堡(平吉堡)、鎮北堡、定戎寨以功能命名等。而如今村級單位,凡為古地名者,都是歷史上民間建築的大小堡寨所在地,且多以堡主姓氏命名,如馬家堡子、張家寨子、范家莊子、李家營子等等。

寧夏各地的堡寨建築,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代。漢武帝元狩初年,中原漢民大批徙居包括今寧夏北部銀川平原在內的河套地區,移民以充實邊地,開渠以屯田殖穀。素為北方遊牧民族活動之區的寧夏平原,開始先後出現了大大小小安置移民的屯田城堡,在城寨內建房以居,有高牆屏蔽,避風沙侵襲、少外界干擾,安全可靠,百姓樂居其間。在以後的各朝各代,有些堡寨發展為城邑,而絕大多數的堡寨則為躲避頻繁的戰禍、防禦如麻的土匪而被保留下來,成為寧夏各族百姓賴以生存的家園,成為寧夏集中民居建築的依託。以至在寧夏形成一種建築傳統而被延續下來。

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堡子內部景象

到了回族形成的明代,寧夏戰事頻仍,因軍事需要,除了歷史上保留下來的遍及山川各地的堡寨建築外,又修築了大量用於駐軍防禦的小城堡,且多以文武官員的姓名為堡名。至於民間堡寨,更是難以盡數,又多以堡主姓氏為名。到後來,城堡失去了軍事防禦的功能,當地百姓便在堡城內營建矮牆院落以及民宅,入居其間。而在這些大小堡寨內所建築的土屋則仍然是寧夏民居的主流。後來因戰事紛擾,在明洪武初年盡徙其民於陝西關中後,寧夏平原星羅棋佈的堡子、寨子、營子、莊子盡為空穴。但不久戰亂平息、百姓迴歸後,這些堡寨仍然為民所居,為寧夏回漢民居提供了賴以存在的空間。在一座堡子裡,有回漢雜居者,也有純漢民居住者,更有純回民居住者,故有了“回回堡子漢人住,漢人堡子有回回”的民間俗語。

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納家戶清真寺

到了清代,寧夏地區回漢族聚居之所仍在堡寨內營建房舍。所謂海城縣(今海原縣)“五十六大堡”、“平羅三十八堡,金靈五百餘寨”、“寧夏(今銀川地區)九十七堡”即是清代中後期寧夏堡寨建築狀況的生動寫照。

由夯土版築高牆圍合的堡寨建築,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現在寧夏山川各地保留下來的“老堡子”及其遺址廢墟,則不足百座。

寧夏怎麼有那麼多“堡子”、“營子”?如何形成的?

紅寺堡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