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尚方寶劍權利有多大,真的可以先斬後奏嗎?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包龍星很期待家中所藏的尚方寶劍,母親第一次拿出來,卻是一條鹹魚,第二次拿出來時,又被定為前朝崇禎皇帝所賜,已失效。那麼真正的歷史中,尚方寶劍真的可以做到先斬後奏嗎?

古代的尚方寶劍權利有多大,真的可以先斬後奏嗎?

從歷史上來看,賜尚方寶劍以專殺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萬曆年間開始的。當時寧夏遭受蒙古部落將領拜的叛亂,朝廷賜予甘肅巡撫葉夢熊尚方寶劍以進兵討伐,葉夢熊得此劍支持,很快便平定了內亂之城,並將亂臣賊子壓赴京城斬首。

但事實上尚方寶劍第一次閃亮登場是在漢成帝時期,漢成帝是西漢末年的一個皇帝,整日沉迷酒色,無暇顧及朝政,朝政貪汙腐敗。這時出現了一個叫朱雲的官員,他請求陛下賜予尚方斬馬劍,殺掉一奸臣,來激勵其他大臣。皇上問他殺誰,他說是安昌侯張禹,此人正是皇上的老師,這下漢成帝勃然大怒命人將朱雲抓起來殺掉,朱雲的死死抱著欄杆不願就範,最後竟然把欄杆都折斷了,這也是成語“朱雲折檻”的誕生。

古代的尚方寶劍權利有多大,真的可以先斬後奏嗎?

之後尚方寶劍在很長時間裡都不具備先斬後奏的權利。到了元朝代表著皇權的尚方寶劍才出現,還被運用到政務和軍事上。明朝,尚方寶劍才真正被派上用場,而且它的確被允許可以先斬後奏,但是對於斬殺的對象僅限於監司,副將以下的低階官員,也就是說,對於巡撫、總兵以上的地方大員,均不能斬殺,最多可以就地免職,否則後果難以想象。

古代的尚方寶劍權利有多大,真的可以先斬後奏嗎?

古代的尚方寶劍並不代表了無限的權利,事實上這種御賜的寶劍一般只有欽差大臣才有,有劍在手,就如同皇帝親臨,地方官員必須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