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少事兒越大:2019年全國新農合被城鄉居民醫保取代!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鍵關注:三農世界

近幾年新農合的繳費標準年年上漲,從2015年的50元漲到2018年的180元,由於地方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沿海省市的費用甚至已經超過300元。

2019年全國範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全面啟動實施。

字越少事兒越大:2019年全國新農合被城鄉居民醫保取代!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從統籌城鄉的角度,對城鄉居民醫保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體現了國家醫保局職能整合和相關部門銜接過渡。

個別地方2019年再無新農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國統一

國家醫保局近日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推進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建立。各地要抓緊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工作。未出臺整合方案和尚未啟動運行的地區要抓緊出臺方案並儘快啟動實施;已啟動運行的要實現制度深度融合,提高運行質量,增強保障功能。

整合過程中,要結合全民參保計劃,鞏固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面,確保穩定連續參保,實現應保盡保,避免重複參保;完善新生兒、大學生以及已取得居住證的常住人口等特殊人群參保登記及繳費辦法,確保及時參保,杜絕發生參保空檔期。

據可靠消息,南京出臺《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將於2019年1月1日實施,屆時,“新農合”將正式說“再見”。

此辦法的出臺,標誌著南京正式建立了城鄉一體化的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2019年1月起實行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和大病保險待遇,真正實現覆蓋範圍、籌資政策、待遇保障、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統一”。

字越少事兒越大:2019年全國新農合被城鄉居民醫保取代!

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新增40元

通知提出,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提高。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準在2017年基礎上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90元。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220元。

其中,中央財政對基數部分的補助標準不變,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和中部地區60%的比例安排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省級財政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力度,進一步完善省級及以下財政分擔辦法,地方各級財政要按照規定足額安排本級財政補助資金並及時撥付到位。

通知要求,各統籌地區要科學合理確定具體籌資標準並劃分政府和個人分擔比例。年人均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水平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的地區,在確保各項待遇落實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合理確定2018年籌資標準。

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新增財政補助中的一半(人均20元)用於大病保險,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因病因殘致貧返貧等特殊貧困人口,完善大病保險對貧困人口降低起付線、提高支付比例和封頂線等傾斜支付政策。

交還是不交?農民這麼想

農民對於繳費主要有兩種態度:

不交!

1、如今,農村老弱病殘人員很多,他們大多都捨不得花錢,更不願意將閒錢亂花;

2、農民工出外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大多數農民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很少使用新農合看病拿藥,所以這些人繳納新農合的積極性並不高;

3、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一般擁有5口人(夫妻、公婆、一個子女),按照每人180元這一繳費標準來計算,一年就需要900元;如果子女多或是某些家庭已達到四世同堂,那麼繳費金額很可能達到2000元以上。

字越少事兒越大:2019年全國新農合被城鄉居民醫保取代!

一兩千元錢在農村並不是個小數目,農民種一畝地玉米的純收益大概在300~400元錢,所以這兩年,不少農民表示繳納新農合有點吃力了。

其實這一類農民朋友抱有一種“賭”的心理,在他們的觀點中如果這一年不生病就省下了這900元錢,如果生病了那就認命。曾經看到過一條非常霸氣的百度問答:新農合到底用不用交?答:只要保證自己不用去醫院,就可以不用交!

交!

這一類農民則認為健康更重要,繳費180元能給身體買個醫療保障,這錢花的還算值得。

下一次的新農合繳費,你準備好了嗎?

《更多關於三農的資訊請“關注”三農世界》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