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发布实施,利用区块链打造监管3.0

2018年8月31日证监会印发《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下称《科技方案》),目标之一便是探索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手段为监管提供智能化应用和服务。

《总体建设方案》详细分析了证监会监管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挑战,提出了监管科技建设的意义、原则和目标,明确了监管科技1.0、2.0、3.0各类信息化建设工作需求和工作内容。

监管科技1.0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采购或研制成熟高效的软硬件工具或设施,满足会内部门和派出机构基本办公和特定工作的信息化需求,提升监管工作的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标准化程度。

监管科技2.0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丰富、完善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功能,优化业务系统建设,实现跨部门监管业务的全流程在线运转,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监管科技3.0阶段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监管科技3.0的工作核心是建设一个运转高效的监管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电子预警、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技术,围绕资本市场的主要生产和业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历史分析调查,辅助监管人员对市场主体进行全景式分析、实时对市场总体情况进行监控监测,及时发现涉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总体建设方案》中明确了五大基础数据分析能力、七大类32个监管业务分析场景,提出了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原则、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和监管科技运行管理“十二大机制”。

早在2018年5月证监会就开始了研究制定科技监管总体方案,并由16人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介绍,证监会的研究资本市场的大数据监管,也可以称为监管科技3.0,即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管力度。它是在传统信息技术之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传统技术手段的升级和完善,因此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转变。

“证监会花了很长时间对这个领域进行了调研,认真研究了全球范围内监管科技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科技3.0的总体实施方案。总体方案里包含了9个重点分析方向、32个应用场景,如拟上市公司画像、上市公司画像、内幕交易、财务舞弊分析等。在监管科技3.0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交易所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刘士余主席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重点工作亲自督办,希望在一两年内能够在监管科技运用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达到新的水平。”张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