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山西贫困学生再也不用发愁学费啦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因贫辍学,是党和政府的责任。8月14日,省教育厅召开山西省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新闻通气会,会议详细说明了我省实施学生资助政策的相关方面。

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山西贫困学生再也不用发愁学费啦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资助政策的同时,积极扩大资助范围,建立起全面的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目前,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政策层面上,实现了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级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

二是从资助手段上,形成了“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

三是以政府为主体,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学生受益”的资助工作理想格局。

目前,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学前教育阶段。

按照《山西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实施方案》规定,对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按照1000元/生·年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受助儿童覆盖面达到在园幼儿数的15%。

义务教育阶段。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落实和完善“两免一补”政策,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城乡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安排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对21个集中连片贫困县的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在校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为4元/生·天。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在校生免学费全覆盖,同时,对全省中职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2000元/生·年的标准发放助学金。

普通高中教育。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免学杂费对象为全省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在校生安排助学金,资助覆盖面约为在校生人数的20%,资助标准为2000元/生·年。

高等教育阶段。2017年,全省累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62万人次,资助金额33.38亿元。其中,本科阶段58万人次,资助金额303201.8万元;研究生阶段42549人次,资助金额30630.86万元。资助方式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校内勤工助学等。

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山西贫困学生再也不用发愁学费啦

“绿色通道”制度指针对被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入学、家庭贫困的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予以资助。确保新考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部门与高校共同设立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通过学校或生源地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期间各项费用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奖学金政策根据学历不同分为两类,即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政策和研究生学生奖助学金政策。在这两种学生奖助学金政策中又同时各自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类。

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

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中,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3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

学校在校内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机会,逐步形成以校内“服务、助研、助管、助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校外创新实践基地为主要板块的勤工助学格局。

今后,我省学生资助工作仍将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理念不动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狠抓落实,不断强化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切实落实资助育人政策,丰富政策宣传渠道和手段,提高资助系统应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和水平,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更高、工作更扎实。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人生梦想,造福国家与社会。

本报记者 王旻

●关注山西法制报官方微信,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号:sxfzbwx(长按复制)

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山西贫困学生再也不用发愁学费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