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必然伴隨受傷和風險

成功必然伴隨受傷和風險


'人生就像大海,風浪受傷都是不可少的'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大道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前期都必然會有很多磨難。成長必然會伴隨著受傷和風險。我們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只有接受挫折,才能走向成功。

如果我們一遭遇挫折或傷害就一蹶不振,那麼最終會一無所成。有句古話叫做'物隨心轉,境由心生'。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必然會有什麼樣的生活現實。心態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格,品格決定命運。貝多芬學拉小提琴的時候,技術並不高明,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個當音樂家的料。黃家駒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勞工家庭,他們一家七口住在九龍深水埗蘇屋邨徙置區內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單位。17歲時,黃家駒在鄰居搬家的時候撿來了一把木吉他,這把木吉他是他的第一件樂器。一次他去參加地下樂隊,遭到主吉他手的羞辱,這件事後,他開始勤練吉他。這些事對貝多芬,黃家駒來說,都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挫折,但是他們卻堅持學習音樂,最後成為音樂大家。人生由幸福和悲傷,成功和失敗,歡樂和痛苦交織而成,只有經受得住失敗的考驗,才能展示你真正的價值。

成功必然伴隨受傷和風險


我們要學會在逆境的時候厚積薄發。掌聲與鮮花,是我們每個人的嚮往,一旦得到的是噓聲,我們都會開始懷疑自己,可能因為這一次的失敗而傷感,可能因為自己的暗淡而自卑。新東方的創立者俞敏洪,遭遇的挫折不計其數,最後為什麼能夠成功呢?原因就在於在逆境當中,淡然面對,不斷積累經驗。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很有指導意義的。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受了什麼傷害,都要坦然面對,迎難而上。

我們要學會在'做人'。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做人'二字。做人,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生活的必修課!誰忽略它,誰就會失敗;反之,則能鑄造成功的人生。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時刻,都需要不斷地去校正自己的言行,讓自己以真、善、美的姿態融入到生活的舞臺上,待人誠懇而留有不盡之恩,御事忠厚而留有不盡之智,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社會、生活和他人的信賴。有人說,做人感性好。這樣你才會有魅力,才會開心快樂,才會拋棄世間所有凡塵雜念,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隨緣,一切順其自然,不會那麼多煩惱,努力地適應社會,而不是改造世界。人之所以稱為最高級的動物,就是因為有感情。如果為人做到不感情用事,對待所有的人都理智的權衡利弊得失,就會漸漸失去親情,友情和愛情,即使事業非常成功,他的人生也是蒼白的。也有人說,理性做人好。這樣你才會成熟,才不會犯錯誤,才能科學正確地作決定,才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結果。衝動每個人都會,機會也很大,但理性與冷靜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所以更加難得。其實,理性的思考是做人的關鍵,而人類獨特的感性,則是能起到非常大的輔助作用。對於情緒的把握,對於目標的追求,對於品質的塑造以及對於喜好的滿足,如果能夠利用好積極的、促進的一面,那麼,做人不可能不成功的。

成功必然伴隨受傷和風險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有得有失',我們遭遇了挫折,我們受傷了,但是我們前進了,就像海洋裡面遭遇風浪的船一樣,其航向依然是前方。其實,只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去看待遇到的挫折,就會發現挫折算不了什麼,相反,我們還能從挫折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